
-
全部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烟草制品业
- 纺织业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医药制造业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金属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汽车制造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其他制造业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焊线机
近年来,中国制造阔步前行,发展势头强劲。同时,电子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和技术不断进步推动封装行业快速发展。焊线机是现代电子封装和制造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行业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对高精度、高效率的焊线设备的需求推动了焊线机的进口增长。随着中国本土焊线机制造商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开始向全球市场出口焊线机。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国内品牌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焊线机进口数量8856台,进口金额5.09亿美元;出口数量1849台,出口金额0.43亿美元。2024年,我国焊线机进口数量10873台,进口金额6.36亿美元;出口数量2510台,出口金额0.62亿美元。
办公椅
办公椅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办公椅消费群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居民家庭用户等,现阶段以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为主。随着我国现代写字楼建设的快速增长,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商务型酒店数量的持续增加,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和人们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的促进下,国内办公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液冷连接器
中国液冷连接器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市场爆发的关键阶段。在政策驱动方面,国家“双碳”目标及“东数西算”工程强制推动液冷技术应用,要求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2以下,直接刺激液冷连接器需求。2024年,中国液冷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50.11亿元,同比增长38.62%。
汽车电子后视镜
中国汽车电子后视镜行业正处于政策驱动与技术迭代的关键发展期。2023年7月实施的GB 15084-2022标准正式允许电子后视镜(CMS)替代传统光学后视镜,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后视镜行业市场规模为27.02亿元,同比增长13.72%。技术端,CMS已从单一显示设备进化为智能感知终端,集成ADAS预警、V2X通信、AR导航等功能,例如远峰科技CMS可实现车道偏离预警与盲区监测联动,提升产品附加值。
轨交设备
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正稳步推进,以“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为骨架,计划总规模约4.5万公里。截至目前,该网络已完成约80%,另有15%正在建设中。国家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铁路发展目标:《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提出,至2035年全国铁路网将达20万公里(《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高铁达成7万公里)。2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实现铁路连接,5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通达高铁。同时,计划形成全国范围内的1-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1-3天快速货物物流网络。此外,中国高铁技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了显著的国际化发展。
LED碳化硅载盘
中国LED碳化硅载盘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的关键阶段,呈现出国产化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加速的双重特征。2024年,中国LED碳化硅载盘行业市场规模为6.77亿元,同比增长16.52%。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已实现从4英寸向8英寸载盘的规模化跨越。浙江六方半导体通过CVD碳化硅涂层技术,将载盘热导率提升至150 W/m·K以上,满足Mini/Micro LED外延片生长需求;湖南德智新材则凭借无压烧结工艺,使载盘致密度达98%,抗热震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材料。
紫外激光器
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精密化方向加速转型,紫外激光器凭借其优异的加工精度和能量控制特性,在半导体、消费电子及生物医疗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随着器件特征尺寸持续微缩至纳米级,对制造工艺的精度和能效要求日益严苛,紫外激光器因其独特的短波长优势,在晶圆检测、精密切割、微细加工等关键工艺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技术。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紫外激光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3.08亿元。未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落地,紫外激光器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履带起重机
履带起重机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有较大的起重能力,在平坦坚实的道路上还可负载行走,更换工作装置后可成为挖土机或打桩机,是一种多功能机械。但履带起重机行走速度慢,对路面破坏性大,在进行长距离转移时,应用平板拖车或铁路平板车运输。尽管中国履带起重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中国逐渐成为履带起重机生产大国,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至国外。
离子注入机
离子注入机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核心工艺设备,其通过将特定种类离子以精确控制的能量和剂量注入半导体材料,实现对材料电学性能的精准调控。作为现代集成电路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标准设备,离子注入机在掺杂工艺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特性来构建晶体管等基础器件结构,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近年来,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带动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直接推动了离子注入机市场的快速增长。据统计,中国离子注入机市场规模已经从2016年的23.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1.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39%。
硅胶
硅胶是一种常见的橡胶材料,由于其耐热、耐寒、耐腐蚀、绝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汽车、医疗、电子等。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增多,中国硅胶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硅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08亿元。在硅胶众多的下游应用领域中,建筑、电子电器、纺织、个人护理等仍将是硅胶的主要应用领域,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3D打印、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他新兴领域将是硅胶材料未来的市场增长点和突破点之一。未来,受益于硅胶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巨大需求潜力,中国硅胶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电机控制器
电机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的核心组件,电机控制器负责精准调控电机的旋转速度、方向和加速度。其内部集成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确保了电机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细的动力输出。电机控制器不仅控制了电机的基本运行参数,还通过优化电压和电流分配,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机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我国电机控制器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28%,位列全球第二,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机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1亿元。
竹纤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天然健康产品的偏好增强。竹纤维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无污染、无毒无害等特点,符合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同时,在“以竹代塑”政策的作用下,竹纤维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目前,竹纤维已经从单一的纺织品扩展到纸制品、建材装饰品、餐具和容器制品等领域。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竹纤维生产。据统计,2024年中国竹纤维行业产量达到10.4万吨,同比上涨5.05%。
增稠剂
增稠剂在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医药、化妆品、涂料、油漆、胶黏剂等。在食品行业中,增稠剂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肉类加工等领域,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与质地;在医药行业中,增稠剂用于制剂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控制;在化妆品中,增稠剂用于改善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这些广泛的应用领域推动了增稠剂产量的增长。同时,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与生物科技的发展,增稠剂的品种不断增加,性能持续优化,使得增稠剂产品受到更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进一步推动了产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4年全球增稠剂行业产量从21.6万吨增长至22.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0.84%。
蚊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环保的重视,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安全、环保的驱蚊产品。电热蚊香液和电热蚊香片因其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的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盘式蚊香。此外,随着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盘式蚊香生产长期依赖以天然林木为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盘式蚊香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转数计
近年来,转数计在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国内转数计生产厂商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应用需求增速减缓,我国转数计行业供大于求的情况日益凸显。因此我国转数计企业正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使得全国转数计行业出口数量长期高于进口数量。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转数计进出口数量分别为26.43万个、269.41万个,同比变化率分别为-5.82%、-11.33%;2025年1-4月,国内转数计累计进出口数量分别为9.17万个、79.95万个,同比变化率分别为-1.51%、-6.29%。
游泳衣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身材塑性等话题愈来愈关注,参与游泳这项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人们对于游泳衣的需求就逐渐增大。叠加近几年,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旅游业持续繁荣以及人们对时尚装扮追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全球游泳衣市场迎来了空前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游泳衣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07.3亿美元攀升至273.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