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产业百科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商业模式
1、生产模式
2、营销模式
3、研发设计模式
三、行业政策
四、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2、经销渠道壁垒
3、研发和创新壁垒
4、质量控制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八、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脱毛仪

摘要:作为形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脱毛已经成为了众多精致女性在早春时期的头等大事。随着直播和社交媒平台的安利种草,脱毛仪从美容院逐渐走向家用场景,凭借着自身小巧便捷以及无痛等特点逐渐走俏,深受爱美女性的青睐。相对于脱毛蜡纸、脱毛膏等脱毛产品带来的复杂以及疼痛体验,家用脱毛仪在使用体验上要更为亲和许多,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脱毛带来的痛感,而且对于皮肤过敏、毛囊刺激等风险也大幅降低,坚持使用还能够达到其他脱毛方式无法实现的长久除毛的功效。近年来,中国家用脱毛仪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据统计,中国家用脱毛仪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65%。未来,在“懒人经济”盛行的消费背景下,家用脱毛仪将继续凭借其便捷省事的特点,给消费者们带来了舒适的使用体验,进而促进脱毛仪市场的正向发展。


定义及分类


脱毛仪,是指通过激光、强脉冲光等技术作用于毛囊的美容仪器。脱毛仪的原理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即特定波长的光能被毛囊中的黑色素吸收,转化为热能后破坏毛囊结构,从而抑制毛发再生。按照核心技术维度,可将脱毛仪大致细分为激光脱毛仪、IPL强脉冲光脱毛仪、HPL宅脉冲光脱毛仪等。

脱毛仪的分类


二、行业商业模式


1、生产模式


脱毛仪行业主要采用ODM/OEM与自主品牌并行的生产模式。具备研发实力的脱毛仪企业通过自主设计核心光学模块和控制系统,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多数厂商则依托专业代工厂完成生产制造,重点把控产品品控和认证标准。随着脱毛仪行业成熟,部分头部品牌开始自建智能化生产线,整合光学引擎研发与整机组装,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把控,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正逐渐成为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关键路径。


2、营销模式


脱毛仪企业的营销模式主要包括直销和经销。直销渠道主要是品牌专卖店、连锁电器商城、大卖场、商场等,经销渠道包括产品批发商、终端经销商等。根据消费者购买脱毛仪产品的地点,可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下渠道包括大卖场、百货商场、电器连锁商城等,线上渠道包括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的品牌旗舰店、互联网代理商、电视购物等。在脱毛仪营销渠道方面,百货商场、大卖场、电器连锁商城等传统渠道仍占主流;而新兴的线上渠道由于其便利性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


3、研发设计模式


随着消费者对于产品使用舒适度、操作便捷性以及设计个性化要求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脱毛仪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各脱毛仪品牌厂商纷纷在产品的外观和细分功能的研发设计投入较大精力,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鉴于产品研发设计的重要性,脱毛仪品牌厂商大都自行组织产品功能的研发,以便把握消费潮流,部分品牌制造商可能将部分产品的款式设计外包给代工厂商。


、行业政策


目前脱毛仪主要有美容院用和家用两种。美容院的通常是激光脱毛仪,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家用类通常是IPL强脉冲光脱毛仪,一开始并不属于医疗器械。2018年5月,国家药监局明确将强脉冲光脱毛仪归为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医疗器械行业相关政策,在大力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为家用美容仪器特别是脱毛仪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鼓励国家与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协同开展涉及生产企业的注册现场检查与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对同时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合并检查。2025年4月,国家药监局印发《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提出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以及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按照规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自查的,自查报告还应当包括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中国脱毛仪行业相关政策


、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经过市场多年发展,消费者已对脱毛仪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意识,购买产品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飞利浦、松下等外资厂商进入脱毛仪领域较早,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其产品在设计和质量上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得到了消费者较为广泛的认可,品牌优势较为突出;少数国内脱毛仪企业经过多年积淀,通过准确的市场地位、合理的营销策略以及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壁垒。消费者对于特定品牌的认知和接受需要较长的时间,对于新进入脱毛仪行业的品牌而言,较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稳固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2、经销渠道壁垒


脱毛仪厂商不仅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还需培育优质的渠道终端将产品有效地展现和传递给消费者。脱毛仪具有产品单价较低、购买量小的特点,因此生产厂商自建销售平台的成本较高,大都借助于外部的经销渠道。对于脱毛仪行业新进入者而言,经销渠道属于相对短缺的资源,一方面开发经销渠道、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期投入成本高,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品牌积累的新进入者而言,渠道的管控能力也相对较差,不利于市场开拓。


3、研发和创新壁垒


相对于其他小家电,消费者对于脱毛仪产品的外观时尚度、使用舒适度、设计人性化及前瞻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产品推陈出新、更新换代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对产品的外观、性能有着更高的期望。脱毛仪厂商需要具备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引领市场消费趋势。脱毛仪厂商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主要源自对市场需求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产品功能、特性的深刻理解,需要长期的技术沉淀和人才积累,新进入者较难在短时间内具备研发创新能力。


4、质量控制壁垒


脱毛仪在使用时要贴近人的身体,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给使用者造成意外的损失或伤害,还会影响脱毛仪企业的品牌价值。当前,影响脱毛仪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材料质量、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工人熟练程度、管理水平、检验水平等,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需要较高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较多的资金、设备投入。对于新进入脱毛仪行业的企业而言,要达到可靠的质量水平是个缓慢的过程。


、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脱毛仪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主要包括激光发射器、滤光片、电路板、芯片、塑料、金属、电池等。产业链中游为脱毛仪制造环节,涉及研发设计、组装生产等工艺流程。产业链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专卖店、美容院、电商平台等,终端为消费者。脱毛仪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脱毛仪产业链
激光发射器
福建中科光汇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润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弈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名扬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滤光片
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瑞森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东田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田中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奥普特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晶吉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
深圳市点成电路板有限公司
东莞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鑫盛联电路板有限公司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上游
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千誉科技有限公司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游
专卖店
美容院
电商平台
下游
消费者
终端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剃须刀等个人护理电器、生活电器及厨房电器等智能时尚电器的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历经26年的快速发展,公司在个护电器领域已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占率,是国内个护电器行业的著名品牌。近年来,公司围绕“研发创新”、“品牌运营”两大核心竞争力和“时尚、简约、科技”的产品设计理念,全面搭建多维产品创新矩阵,打造科技创新产品。公司基于95后、00后年轻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以科技、经典、潮流、IP文化四大方向推动产品研发智能化、时尚化、年轻化升级,满足年轻消费者彰显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态度的需求。目前产品包括个人护理电器、生活电器和厨房电器三大类。数据显示,2024年飞科电器个护电器产品营业收入为39.56亿元。

2020-2024年飞科电器个护电器产品营业收入


(2)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有消费类电子、半导体业务、PCB业务等。其中,公司的消费电子业务主要由多媒体业务和白电业务构成,公司多媒体业务面向全球市场,主要有内销彩电业务、外销彩电业务,内销彩电业务主要以B2B和B2C两种业务模式为主,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公司、经营部和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营业利润来源于彩电产品成本与销售价格的价差;外销彩电业务以B2B为主开展业务,营销范围遍布亚太、中东、中南美以及东欧等多个区域市场,营业利润来源于产品成本与销售价格的价差。公司白电业务主要经营冰箱、洗衣机、空调、冷柜等产品,业务模式为B2B和B2C,主要面对国内市场,通过产品差价盈利。据统计,2024年深康佳A消费电子行业营业收入为101.37亿元。

2022-2024年深康佳A消费电子行业营业收入


、行业现状


作为形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脱毛已经成为了众多精致女性在早春时期的头等大事。随着直播和社交媒平台的安利种草,脱毛仪从美容院逐渐走向家用场景,凭借着自身小巧便捷以及无痛等特点逐渐走俏,深受爱美女性的青睐。相对于脱毛蜡纸、脱毛膏等脱毛产品带来的复杂以及疼痛体验,家用脱毛仪在使用体验上要更为亲和许多,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脱毛带来的痛感,而且对于皮肤过敏、毛囊刺激等风险也大幅降低,坚持使用还能够达到其他脱毛方式无法实现的长久除毛的功效。近年来,中国家用脱毛仪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据统计,中国家用脱毛仪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65%。未来,在“懒人经济”盛行的消费背景下,家用脱毛仪将继续凭借其便捷省事的特点,给消费者们带来了舒适的使用体验,进而促进脱毛仪市场的正向发展。

2019-2024年中国家用脱毛仪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消费升级提升和改善性需求强劲,推动产品需求增长


居民收入及家庭总资产的迅速增长,使得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日益重视,进一步提升了小家电产品的增长空间。尤其对脱毛仪行业而言,随着消费者对个人仪表形象的愈发重视,以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得便捷、时尚的脱毛仪产品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升。此外,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差旅频率的增加,也使得消费者对脱毛仪的细分功能需求有所增加。


2利好政策频出


脱毛仪作为医疗器械的一种,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医疗器械监管新规,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等,这些政策举措不仅优化了医疗器械行业监管体系,更通过完善分类管理和质量规范,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使脱毛仪产品在安全性能和功效体验上持续升级,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产品创新的力度提高,助力行业升级转型


当前脱毛仪市场正经历着显著的消费升级趋势,消费者对产品的舒适体验、智能操作和时尚设计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为响应市场需求,脱毛仪制造商加速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同时通过人机工程学优化和个性化功能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这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正推动脱毛仪行业持续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品向智能化、环保化、个性化方向转型,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节奏明显加快。


2、不利因素


(1)脱毛仪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顾虑


脱毛仪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灼伤、过敏等安全隐患,尤其部分低价产品为压缩成本而降低质量标准,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机制。脱毛仪行业虽已建立基础安全标准,但市场监管仍存在盲区,导致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消费者对安全问题的担忧直接影响购买决策,脱毛仪企业需投入更多成本进行安全认证和临床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扩张速度。


2脱毛仪产品同质化严重


当前脱毛仪市场功能趋同,多数产品集中在IPL(强脉冲光)技术赛道,缺乏差异化创新。外观设计、能量调节、智能功能等方面相似度高,导致价格战频发,脱毛仪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品牌虽尝试引入激光或射频技术,但普及率较低,尚未形成技术壁垒。同质化竞争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优劣,最终影响脱毛仪行业整体升级。


3脱毛仪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脱毛仪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吸引大量企业涌入。头部脱毛仪品牌通过营销抢占用户心智,而中小厂商则依赖低价策略生存,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随着资本介入,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缺乏核心技术的脱毛仪企业面临淘汰风险。激烈的市场竞争虽推动脱毛仪产品迭代,但也导致资源过度消耗,部分脱毛仪企业为求生存牺牲长期研发投入,从而影响脱毛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竞争格局


当前国内脱毛仪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以Ulike、JOVS、奥克斯、飞科、飞利浦等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韩国品牌Ulike凭借完善的产品矩阵和多年积累的市场口碑持续领跑,而本土品牌JOVS则通过创新推出的多功能Venus系列脱毛仪成功打破行业同质化竞争僵局,实现快速崛起。其他品牌如慕金、amiro等品牌也在各自细分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共同推动着市场向多元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中国脱毛仪行业代表性品牌及相关介绍


、发展趋势


中国脱毛仪行业未来将向智能化升级、设计轻量化、技术多元化和功能复合化四个方面发展。在智能化升级方面,脱毛仪将深度融合AI算法,实现肤质自动识别与能量精准调节,通过智能APP记录护理周期,提供个性化脱毛方案,提升使用便捷性。在设计轻量化方面,产品趋向便携化与高颜值设计,采用航空级材质减轻重量,优化握持体验,同时融入时尚元素,契合年轻消费者审美偏好。在技术多元化方面,IPL、激光、射频等多技术路径并行发展,产品向高效低痛方向迭代,满足不同部位、肤质的多样化需求,推动细分市场创新。在功能复合化方面,脱毛仪将整合美白嫩肤、冰敷镇静等多功能模块,从单一脱毛向“脱毛+护肤”一体化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用户体验。

中国脱毛仪行业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