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部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烟草制品业
- 纺织业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医药制造业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金属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汽车制造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其他制造业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精密冲压
精密冲压技术是在普通冲压工艺上发展起来的冲压工艺,它是通过提高冲床和模具的导向精度、减小凸凹模的配合间隙、增加反向顶出压力和V形环压边圈压力等工艺措施,在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下,实现精密冲压,或精密冲压与其他复合成形工艺相结合,获得比普通冲压尺寸与表面粗糙度更高的精密冲压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精密冲压行业的设计水平、加工制造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随着世界先进国家制造技术的引进以及我国精密冲压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精密冲压的生产技术成熟度也不断提高,其中,冲压工艺已较为成熟,在硅钢片等基础材料的研究、检测技术、专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
协作机器人
受益于传感器技术、计算能力等方面的科技进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人机协作共融逐步成为市场趋势,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据统计,2024年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32.6亿元,同比增长23.04%。
焊线机
近年来,中国制造阔步前行,发展势头强劲。同时,电子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和技术不断进步推动封装行业快速发展。焊线机是现代电子封装和制造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行业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对高精度、高效率的焊线设备的需求推动了焊线机的进口增长。随着中国本土焊线机制造商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开始向全球市场出口焊线机。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国内品牌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焊线机进口数量8856台,进口金额5.09亿美元;出口数量1849台,出口金额0.43亿美元。2024年,我国焊线机进口数量10873台,进口金额6.36亿美元;出口数量2510台,出口金额0.62亿美元。
履带起重机
履带起重机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有较大的起重能力,在平坦坚实的道路上还可负载行走,更换工作装置后可成为挖土机或打桩机,是一种多功能机械。但履带起重机行走速度慢,对路面破坏性大,在进行长距离转移时,应用平板拖车或铁路平板车运输。尽管中国履带起重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中国逐渐成为履带起重机生产大国,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至国外。
蝶阀
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对蝶阀强劲的需求,以及各行业自动化趋势凸显,蝶阀整体市场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全球蝶阀市场规模约为113.4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蝶阀市场规模约为119.07亿美元。在中国,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对配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和建筑物内的HVAC系统中的蝶阀产生了巨大需求。2019-2024年我国气动高性能蝶阀行业增速约10%,预计2025-2030年我国气动高性能蝶阀行业增速约15%。
窑炉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工业窑炉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窑炉市场规模约为182.52亿元。2024年约为197.35亿元。我国窑炉行业在传统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进。例如在窑炉的热工效率方面,通过改进窑炉的结构设计和燃烧系统,一些窑炉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传统的砖瓦窑炉,过去热效率较低,现在通过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和优化的通风设计,热损失有所减少。
微通道换热器
中国微通道换热器行业在材料、制造工艺、设计优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在材料方面,新型金属合金、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提升了换热器的性能和寿命。制造工艺的进步体现在精密加工、自动化生产以及3D打印和激光焊接技术的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优化方面,微型化、集成化和流道结构的改进,使得微通道换热器更加紧凑、高效。智能化方面,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和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维护便利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据中心的扩张、智能城市的建设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对高效热交换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微通道换热器市场的增长。
抛光打磨机器人
抛光打磨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时代的关键支撑,对于现代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其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特点,使得抛光打磨操作更加精确、稳定且高效。相比之下,传统人工打磨存在工作效率低、打磨质量不稳定、受人工体力及情绪影响大等问题,同时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会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速推进、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抛光打磨机器人正逐步成为市场的焦点,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8年以来中国抛光打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涨,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6.5亿元,同比上涨19.74%。
高通量换热器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和商业领域对高效换热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高通量换热器以其高效节能、占用空间小等优点,满足了这些需求,因此在化工、石油、制药、能源和环保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通量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使得高通量换热器行业具备更大的市场潜力。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视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为高通量换热器等高端设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高通量换热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08亿元,同比上涨12.5%。
流体控制设备
中国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作为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历史悠久,涵盖了泵、阀、管道等众多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流体控制设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传感器、电子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对流体的物理、化学等状态和参数精准控制需求的提升,精密流体控制设备行业逐渐成为流体控制设备行业的一个新兴专业领域,其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6-2023年中国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从130.3亿元增长至37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17%,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52.2亿元左右,同比上升9.10%。
汽油机
汽油机一般指汽油发动机,是以汽油作为燃料,将内能转化成动能的发动机。汽油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在汽车上,特别是小型汽车上大量使用。汽油机的种类繁多,按气缸数目可分为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按工作循环可分为二冲程汽油机和四冲程汽油机;按进气方式可分为自然吸气式汽油机和增压式汽油机;按燃油供应方式可分为化油器式汽油机和喷发式汽油机。汽油机作为我国内燃机的主要类型,销量占比稳定在85%以上。
焊接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是指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属于智能制造以及工业4.0领域的重要设备之一,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编程来精确执行焊接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基于不同作业原理划分,焊接机器人主要包括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激光焊接机器人以及其它焊接机器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焊接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120亿元,同比增长3.35%。未来,钢结构行业、船舶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为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带来新一轮的增长空间。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指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近年来,随着能源、交通运输、冶金、化工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大量机械装备朝着大型、重载、高速的方向发展,对滑动轴承的需求不断上升,不断推动着滑动轴承工业的飞速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滑动轴承市场规模为173.71亿元,同比增长5.2%。
柴油机
柴油机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柴油机属于压缩点火式发动机,又常被称为狄塞尔引擎。柴油机分类方式繁多,包括工作循环、冷却方式、进气方式、转速、燃烧室、气体压力作用方式、气缸数目、用途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以气缸数目和用途来分类。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柴油机销量372.55万台,同比下降2.76%。主要是商用车销量下滑,因柴油机在商用车领域有广泛应用,商用车销量的下滑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销量,2024年前三季度,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6%至289.2万辆。
钢丝绳索具
钢丝绳索具是由钢丝绳经过加工和组合制成的起重用具,广泛用于起重、吊装、牵引和固定等领域。它通常由钢丝绳、连接件和其他附件组成,通过各种编织或压制方式形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的索具。钢丝绳索具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磨损、柔韧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苛刻的操作条件。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钢丝绳索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3.9亿元。未来,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海洋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持续投资,未来市场规模有望逐步回升。
多功能一体机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多功能一体机行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空间巨大。整体来看,国内多功能一体机市场仍主要由惠普等外资品牌占据,国产多功能一体机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自身竞争力有待增强。近年来,随着联想等国产多功能一体机企业掌握的技术迭代升级,国产复印机产品正朝着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性能更优、质量更可靠的方向发展。2019年以来,受不可抗力影响,我国多功能一体机等办公设备市场应用需求大幅收缩,对国内多功能一体机行业规模扩容造成较大影响。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功能一体机将实现更多智能化功能,如远程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