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烟草制品业
- 纺织业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医药制造业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金属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汽车制造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其他制造业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有机颜料
随着未来环保工艺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有机颜料市场将持续保持稳步发展,截至2022年我国有机颜料产量为23万吨。
高分子材料助剂
近年来,我国塑料助剂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塑料助剂行业市场规模达78.65亿美元。我国橡胶助剂产量近年来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橡胶助剂产量达到137.49万吨。
水性印花胶浆
从2019年至2022年,中国水性印花胶浆合计用量从28.2万吨上升至29.2万吨。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以及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水性印花胶浆市场需求将逐渐扩大,且将带动水性印花胶浆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目前,水性印花胶浆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肥料
2023年随着国内市场活力持续回升,肥料产品的国际贸易也明显增多,进出口数量均出现上涨。我国肥料进口数量为1309万吨,同比增长46.42%,出口数量为3150万吨,同比增长26.71%。随着国内肥料产品品质不断升级,肥料出口数量还将继续上涨,而进口数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农药
2022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中国农药行业百强榜,销售总额已由2012年的79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275亿元,农药百强企业入围门槛已由2012年的2.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6.62亿元。绿色农药是我国农药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复合肥
除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复合肥使用量小幅降低以外,我国复合肥使用量呈上涨趋势,2022年我国农用复合肥使用折纯量达到2368.68万吨。
催化剂
2018-2022年,全球催化剂市场规模由210.56亿美元增长至252.9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7%。随着催化剂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以及催化剂下游产业规模不断增加,未来全球催化剂市场规模将呈持续增长态势。
通用塑料
2023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为7488.5万吨。未来,环保政策的趋严以及消费者对环保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将推动塑料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带动通用塑料行业加快绿色化、高端化、多功能化转型升级。
甲醇
根据2023年的甲醇需求结构,烯烃占比高达53%,燃料占比提升至18%,甲醛、MTBE、冰醋酸和二甲醚合计占比20%,BDO占比首次超过2%。
氮肥
2022年全国氮肥(折含N 100%)产量为3821万吨,同比增长0.63%。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正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氮肥行业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氮肥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电解液
2023年全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14万吨,同比增长27.72%。现阶段,中国电解液行业面临着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内电解液生产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普遍较低,企业利润受到挤压。借此,政府推出政策,加强电解液企业与锂电池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工业副产氢
2022年在我国制氢工艺的结构占比中,化石能源制氢的占比达到67%,工业副产氢的占比在30%左右,预计到2030年我国工业副产氢的占比预计会下降到23%。
碳纤维
2022年我国碳纤维产量及需求量分别为4.5万吨和7.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0%和19%。
烧碱
2023年我国烧碱产量为4101.4万吨,累计增长3.5%。目前,我国烧碱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中泰化学的烧碱产量居于行业龙头地位,但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左右。
油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印刷市场之一,因此油墨需求巨大。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和包装、印刷领域的不断创新,油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油墨行业产量约为88万吨,需求量约为85.93万吨。
聚氨酯
2022年中国聚氨酯产量已达16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此外,伴随国内聚氨酯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行业规模化、集中化趋势加强,产能预计将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产品品质及标准不断提升,高端产品输出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