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产业百科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2、行业相关政策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3、行政许可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五、行业现状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七、竞争格局
八、发展趋势
1、行业集中度提升
2、天然来源的增稠剂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增稠剂

摘要:增稠剂在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医药、化妆品、涂料、油漆、胶黏剂等。在食品行业中,增稠剂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肉类加工等领域,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与质地;在医药行业中,增稠剂用于制剂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控制;在化妆品中,增稠剂用于改善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这些广泛的应用领域推动了增稠剂产量的增长。同时,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与生物科技的发展,增稠剂的品种不断增加,性能持续优化,使得增稠剂产品受到更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进一步推动了产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4年全球增稠剂行业产量从21.6万吨增长至22.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0.84%。


、定义及分类


增稠剂又称胶凝剂,是一种能增加胶乳、液体黏度的物质,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增稠剂可以提高物系黏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大多数增稠剂兼具乳化作用。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洗涤剂、乳胶、印染、医药、橡胶、涂料等领域,以满足产品对质地、稳定性或加工性能的需求。


增稠剂的种类有很多,最常使用的增稠剂约有40余种。现行国标《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共收录的增稠剂有55种,其分类有以下多种方式。按增稠剂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分类,可将其分为多糖和多肽两大类;按增稠剂的离子性质也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离子增稠剂和非离子型增稠剂;按增稠剂的来源可分为天然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两大类;按增稠剂相对分子质量分类,有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

增稠剂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增稠剂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牵头组织统一规划体系建设。负责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


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它是经国家批准注册登记的全国性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行业唯一的全行业组织。该协会业务范围包括按照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总方针,结合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行业的特点,调查、研究行业的重大课题,向政府提出有关改革、发展、产业政策、经济与技术政策、立法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受国家政府部门授权或委托,参与制订行业规划和计划,对新办重点企业和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前期咨询和调研、论证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建议等。


2、行业相关政策


增稠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功能性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企业登记、生产、经营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及控制,为增稠剂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如2023年6月发布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其中提出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活动,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安全。2024年7月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中,提到引导地方统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市场容量及“双碳”目标,加大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间产业转移对接合作,积极延伸布局精细化工产业。其中,西南地区重点发展氟硅材料、磷系新材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胶黏剂、分离介质等。

中国增稠剂行业相关政策


、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增稠剂行业技术要求高,产品研发涉及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需掌握独特的配方与生产工艺。以天然增稠剂为例,从植物、海藻中提取有效成分需精密技术;合成增稠剂则依赖复杂化学反应控制。此外,行业技术迭代快,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以不断推出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性能,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对新进入者构成显著障碍。


2、资金壁垒


增稠剂生产需购置专业设备、建设厂房并采购原材料,初始投资规模大。同时,生产过程中需持续投入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升级、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例如,为满足环保法规,企业需投入资金建设废水处理系统;为保持技术领先,需定期投入研发经费。这些资金需求对新进入者形成较大压力。


3、行政许可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应当具备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随着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相关行政许可审批也将越来越严格,对增稠剂行业也将构筑更高的行政许可壁垒。


、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增稠剂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海藻种植、化学原料、生产设备等;中游生产加工企业负责将原料加工成各种增稠剂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则包括食品、医药、化妆品、涂料、油漆、胶黏剂等多个行业。

增稠剂行业产业链
海藻种植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海珍海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原料
中国石化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恩捷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设备
上游
浙江天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特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绿新亲水胶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阜丰集团有限公司
中游
食品
医药
化妆品
涂料
油漆
胶黏剂
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浙江天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天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结冷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食品级、工业级结冷胶。公司商业模式可具体分为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模式。公司设由独立的供应部门,专门负责生产与研发所用的原材料、设备采购,主要采购模式为以产订购。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工厂整体产能、生产经营计划,来组织安排生产。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采用直销和经销并行的销售模式,其中内销以直销为主,外销以经销为主。公司研发模式主要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公司已有十多年的结冷胶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经验,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实验室和应用中心,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并已经在产品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和肯定。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2.62万元,同比增长3.06%;归母净利润1474.7万元,同比增长25.06%。

2020-2024年天伟生物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2)青岛特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特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加工配料供应商,主营产品复配水分保持剂、复配增稠剂、天然复合香辛料、生物保鲜剂等产品。特斯特拥有高质量的技术团队、全套欧洲进口设备的应用研发室做为技术保障,为众多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定制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客户对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的要求。目前,特斯特已成为食品加工配料行业的有名企业,是双汇、金锣、得利斯、龙大、喜旺、波尼亚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0.04%;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26.27%。

2020-2024年特斯特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五、行业现状


增稠剂在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医药、化妆品、涂料、油漆、胶黏剂等。在食品行业中,增稠剂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肉类加工等领域,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与质地;在医药行业中,增稠剂用于制剂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控制;在化妆品中,增稠剂用于改善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这些广泛的应用领域推动了增稠剂产量的增长。同时,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与生物科技的发展,增稠剂的品种不断增加,性能持续优化,使得增稠剂产品受到更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进一步推动了产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4年全球增稠剂行业产量从21.6万吨增长至22.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0.84%。

2017-2024年全球增稠剂行业产量及增速

 2017-2024年全球增稠剂行业产量及增速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下游需求扩张带动行业发展


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中用途广泛,能充当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等多种角色。随着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对增稠剂的需求持续增长。例如在乳制品、饮料、糕点、肉制品等领域,增稠剂的使用已成为提升产品品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除了食品行业外,增稠剂还在医药、化妆品、涂料、油漆、胶黏剂等多个行业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不断扩张,增稠剂市场需求将持续上涨。


(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食品添加剂出台了多项政策,而增稠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受益于这些政策的影响。如2025年5月,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发布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中,提到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进一步强化全链条监管,全面加强农业、工业、海关源头治理,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规范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环节使用监管,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和标准体系。在政策的作用下,增稠剂行业有望持续健康发展。


(3技术进步为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增稠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分子生物学、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进步,可以开发出更多高效、安全、环保的增稠剂产品。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增稠剂的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其广泛应用‌。


2、不利因素


(1)环保政策趋严


随着环保法规的收紧,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改造和升级,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这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净化、固体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投入,导致生产成本显著增加。若企业因环保不达标,可能面临减产或停产等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


增稠剂的生产通常依赖于特定的化工原料,如丙烯酸、苯酐、醇类等。当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时,增稠剂的生产成本会随之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后,增稠剂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往往会提高产品的出厂价格。这种价格传导机制会导致市场上的增稠剂价格上涨,进而导致企业销售量不断下降。


(3)国际贸易风险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增稠剂行业的出口带来了挑战。企业需要加强国际贸易风险的管理和应对能力以保障出口业务的稳定发展。汇率波动也可能影响企业的出口收入和成本水平。企业需要关注汇率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竞争格局


增稠剂行业因其高壁垒和技术要求,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功能性食品和环保型增稠剂领域,凭借独特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逐步赢得市场份额。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浙江天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绿新亲水胶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阜丰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鑫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

中国增稠剂行业相关企业


、发展趋势


1、行业集中度提升


随着增稠剂行业持续扩容与迭代升级,市场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行业整合与并购浪潮渐成趋势。在此过程中,技术储备薄弱、规模效应不足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可能因难以适应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及环保合规等要求而逐步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头部企业凭借资金实力、研发能力及品牌优势,正通过战略并购、技术合作及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加速资源整合,构建规模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天然来源的增稠剂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回归天然绿色、安全性高的品质消费观念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偏爱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天然来源的增稠剂因其安全、健康的特点,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这种趋势促使食品制造商倾向于使用天然性的植物基亲水胶体来替代传统动物源明胶,进一步推动了增稠剂行业的发展‌。

中国增稠剂行业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