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自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实施“工业强市”四大行动,驱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升级[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自贡市深入实施"4+3"产业建圈强链战略,通过"勇争先、善作为、谋新策、出实招"的务实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湖南省衡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以“稳五进三”战略创新领航,衡阳新质生产力驶入发展快车道[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衡阳正加速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转型,以"制造立市"为核心战略,多措并举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2025年福建漳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焦“9+5”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图]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几年,漳州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为抓手,聚焦“9+5”产业集群、“三头六臂”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9+5”产业集群即:着力打造食品工业、石油化工、海洋经济、装备制造、建材家居、冶金新材料、建筑业、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绿色纸业、医药健康、新能源、数字服务等5个五百亿以上产业集群。2024年,“9+5”产业集群中工业九大产业合计增加值增长7.5%。2025年1-3月,漳州市九大工业产业增加值增长8.8%。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以链式集群构建产业生态,莆田新质生产力加速集聚[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莆田市以“产业强基、创新赋能”为主线,深度锚定新材料、智能化、新能源等前沿赛道,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深度耦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年福建宁德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分析:构建“432”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德工业发展的路径逐渐明晰。宁德市正致力于构建“432”产业体系,目前宁德市基本形成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构筑支撑宁德市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现代工业产业体系。2024年,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产值接近5500亿元大关,形成了两个产值超两千亿、一个超300亿、一个超百亿的产业集群现代工业体系。
2025年安徽省芜湖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构建“鸠兹科创湾”等创新载体,新质生产力规模持续扩大[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芜湖市以十大产业开发区为战略支点,系统构建“4+10+6”梯度化工业体系,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
2025年湖南岳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深入推动“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核心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图]
近年来,岳阳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从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围绕“1+3+X”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渐丰盈“血肉”。目前,岳阳市已形成层次清晰、梯度合理、交融赋能以及集群增效的良好格局,现代化工、港口物流、绿色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2025年河南省许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中原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许昌市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十大战略”,以“优势再造战略”和“换道领跑战略”为引领,持续巩固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撑。
2025年浙江台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打造以“5+5+6”产业为核心的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图]
台州市是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近年来,台州市以“链长制+主平台”为抓手,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年”行动,加快打造以“5+5+6”产业为核心的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5+5+6”产业稳步发展,台州市经济发展呈现“盘整加固、筑底企稳”态势。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构建“3+2+6”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鄂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鄂州作为一座因钢而兴的传统工业城市,正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江苏盐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全力打造“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图]
近几年,盐城市全力打造“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坚持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延伸“服务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攀登”、新兴产业“向新发力”、未来产业“向前而行”,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全面起势,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2024年1-10月,23条重点产业链实现实时开票5243.8亿元,入库税收104.8亿元。其中,12条产业链实现正增长。2024年盐城“5+2”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全部超千亿。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链长制强基、新质能跃迁,菏泽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进入“加速期”[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菏泽市深入推进工业经济“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10条重点产业链实现集聚集群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
2025年江苏扬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巩固提升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攻坚突破13条新兴产业链[图]
当前,扬州市正在聚焦“613”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攻坚突破13条新兴产业链。6大主导产业集群为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13条新兴产业链为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电网、晶硅光伏、储能、氢能、高性能合成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型食品。“613”产业体系是扬州市工业经济的基本盘。近年来,扬州市工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613”产业体系的扩量提质。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围绕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三大新赛道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南充市推动“链长制”推动集群发展,针对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以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施“一链一策”,设立8个产业链专班,为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浙江绍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重点打造“10+2”产业集群[图]
绍兴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II型大城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近年来,绍兴市坚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主阵地,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积极探索“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之路。在政策大力支持下,绍兴市“10+2”重点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绍兴市现代纺织产业集群产值2598.9亿元,同比增长9.5%;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产值为1134.1亿元,同比下滑1.8%。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焦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图]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济宁市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以"工业经济倍增计划"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