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争

资深行业分析师
2025年河北廊坊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突出两大主导产业引领,培育做强五大重点产业[图]
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背靠京津,面向雄安,地处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黄金三角”核心腹地,是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素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称。近年来,廊坊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现代商贸物流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引领,培育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文旅康养、食品和现代化农业五大重点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取得新成效。
2025年广东佛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夯实增厚制造业当家实力[图]
佛山是广东省辖地级市,经济基础好、家底厚、韧性强、潜能大。“十四五”期间,佛山市加快建设“2+2+4”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个“2”是装备制造、泛家居两个规模超万亿元产业集群,这一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2”是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两个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规模均突破5000亿元;“4”是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新材料、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四个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规模均突破3000亿元。
研判2025年!全球及中国光交换机行业市场动态、应用现状及研发方向分析:光交换机在数据中心应用前景广阔[图]
谷歌证明了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大规模部署 OCS 的可行性和优势。通过在基于 MEMS 的交换、定制收发器和网络架构方面的创新,谷歌提供了灵活、低功耗和高性价比的连接解决方案。随着数据中心带宽需求在 ML 和云计算的推动下不断增长,OCS 技术将在扩展和优化这些网络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光交换机需求增长,2023年全球光交换机出货量达1万台,2024年出货量约1.3万台。
2025年重庆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图]
重庆是大工业和大农业、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复合型城市,是以主城区为依托,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层级式现代城市群。重庆有着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以及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2023年9月,重庆市发布了《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部署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研判2025!中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发展背景、相关政策、市场动态及规模分析:技术不断突破,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图]
目前,全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市场已具备一定的规模,2023年市场规模达1亿美元,2024年市场规模超2亿美元。未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扩大、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无线充电技术有望加速普及,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无线充电市场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浙江温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做大做强“5+5+N”现代产业集群[图]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2024年,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进中育新,产业动能焕新升级,创新驱动形成标杆,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实现新的跃升。近些年,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主导产业培育,温州构建起了“传统+新兴+未来”的“5+5+N”现代产业体系。
研判2025!中国智慧储能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趋势分析:智慧储能已成为企业布局重点方向之一[图]
智慧储能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储能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使其能够根据能源供需情况自主调节充放电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当前,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储能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智能化变革,智慧储能成为储能领域重要发展方向,市场规模迅速扩张,2024年中国智慧储能市场规模超50亿元。
研判2025!中国氢能商用车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技术瓶颈不断突破,产业发展将迎来“黄金”时期[图]
氢能商用车,指以氢作为能源的商用车。相比于乘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更适用于里程长、排放大、补能要求高、路线相对固定的商用车。 从技术上来看,氢能商用车动力总成模块采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或氢内燃机,氢燃料电池在能效和环保性上更具优势,而氢内燃机技术门槛较低,更易与传统内燃机产业兼容,是传统车企快速切入氢能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5年江西抚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初步构建了工业“2+4”产业和县(区)“首位+主导”产业布局[图]
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近年来,抚州以全市“2+4”六大主导产业和县区“1首位+1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链式发展为导向,以链群融合为基础,做大产业规模,做强链主企业,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构建抚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建设现代产业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抚州市“2+4”六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064亿元,同比增幅超10%,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75%。
研判2025!中国NOA行业渗透率、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NOA 加速普及,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图]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便捷性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驾驶技术,尤其是高阶智驾技术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高阶智驾已经迈过“尝鲜期”,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到2024年乘用车城市NOA渗透率达16.8%,高速NOA渗透率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