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山东东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实现破局发展[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东营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石化、橡胶、石油装备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实现破局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2024年,东营市7个化工园区实现营业收入6617. 8亿元,占全省化工园区营业收入的32%,同比增长17. 8%,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


上市企业:国瓷材料(300285)、石大胜华(603026)、宝莫股份(002476)、海科新源(301292)、维远股份(600955)、华泰股份(600308)


相关企业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齐成(山东)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科控股有限公司、山东齐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金岭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胜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万通海欣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山东昌丰轮胎有限公司、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山东东营市;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东营市各地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目标


东营宏观经济分析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处于连接京津冀和胶东半岛的枢纽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近年来,东营市经济运行稳健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东营市生产总值43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6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561.0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0.01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为4.6:59.4:36.0。

2020-2024年东营市生产总值


工业是东营立市之本、强市之基。2024年,东营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543.26亿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7%,制造业增长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8%。

2020-2024年东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东营市投资稳增长,2024年东营市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320个省市重点项目、23个“两重”项目完成投资1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5%。东营市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2024年“四新”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21.3%,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7.8%,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2022-2024年东营市“四新”经济投资增速


东营产业结构分析


东营市抢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锚定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围绕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特色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生物制药、航空航天两大未来产业,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起以绿色和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模式和发展格局。

东营市“5+2+2”产业体系


近年来,东营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如2023年发布了《东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市35%左右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到两化融合集成提升阶段(工业3.0),实现制造模式、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层变革,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4年发布了《东营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较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到两化融合集成提升阶段(工业3.0)占比35%左右,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5%。

东营市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


山东省公布了多批次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其中东营市先后有东营高新区高端石油装备、东营港芳烃与丙烯特色产业集群、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软件信息特色产业、利津县高端树脂新材料特色产业等8家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

东营市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各市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制定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垦利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落实“链长制”,发力主攻生物医药、新能源、 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化工等五大“产业链”。东营区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而且工业基础雄厚,依托油田这个最大的发展优势,形成了石油装备、石油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广饶县培育形成了高端造纸、橡胶轮胎、化工、机电汽配、纺织、食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产业的壮大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

东营市各地主导产业


东营石油化工产业分析


依托胜利油田的资源优势,东营市逐渐成为地炼企业的聚集地。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东营地炼企业迎来了扩张期。石油化工产业是东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东营市是全国炼化产能第一大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同时,东营市也是全国重要的氯碱化工基地,氯碱产能位居省内首位。近年来,东营市围绕化工产业发展,以“链长制”为牵引,聚焦烯烃、芳烃两大方向,加快推动基础炼化向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转型,打造绿色循环能源石化基地。2024年,胜利油田全年生产原油2359.16万吨、同比增产14万吨,天然气8.83亿立方米。

2021-2024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


东营市化工园区实现稳健发展,园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东营市7个化工园区实现营业收入6617. 8亿元,占全省化工园区营业收入的32%,同比增长17. 8%,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其中,东营港化工产业园、利津滨海新区化工产业园、广饶化工产业园、垦利胜坨化工产业园、东营市东营区化工产业园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均入围中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且全部位于前50强;东营港化工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1892.3亿元,居全省化工园区首位,居全国化工园区30强第4位。园区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成效明显,东营港化工产业园、广饶化工产业园、东营市东营区化工产业园、东营河口化工产业园获评中国智慧化工园区;东营港化工产业园、广饶化工产业园获评中国绿色化工园区;东营港化工产业园入选“低碳化工园区”名单,全国首批仅5家园区获选,为全省唯一。

2023-2024年东营市化工园营业收入


东营橡胶产业分析


橡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为社会提供了日常生活和工业所需的橡胶制品。“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山东,山东轮胎看东营”早已成为业内共识。目前,东营市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子午胎生产基地、全国橡胶轮胎出口基地、山东省外贸转型升级(轮胎)专业型示范基地,被誉为“中国轮胎之都”。橡胶轮胎产业已成为东营市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东营市市规模以上橡胶轮胎企业及配套企业72家,实现营业收入638.9亿元。子午线轮胎年综合产能达到1.94亿条,其中全钢子午胎4445万条、半钢子午胎14950万条。2023年,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15780.9万条,其中子午胎产量达到14381万条,占全省产量的1/3、全国产量的1/6,轮胎子午化率达到91.1%。2024年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保持增长态势。

2020-2024年东营市橡胶轮胎外胎产量


目前,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形成了以橡胶轮胎为中心,集钢丝帘线、炭黑、橡胶助剂、轮胎模具、帘子布、轮胎胶囊、轮胎机械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全生产要素的产业格局。在空间布局方面,已初步形成“一个核心、一个集聚区”的产业布局,核心功能区为广饶县,集聚区为垦利区。

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空间布局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东营市发布了《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将东营市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橡胶轮胎产业基地。规划提出到2028年,橡胶轮胎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集中力量培育3—5家领航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橡胶配套企业,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橡胶轮胎产业基地。

到2028年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发展目标


五、东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


近年来,东营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石化、橡胶、石油装备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实现破局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未来,东营市将继续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培优塑强。深化实化“链长制”,发力主攻链条经济,巩固提升橡胶轮胎、石油装备、有色金属等产业竞争优势。深入推动未来产业突破发展。聚焦CCUS、人工智能、氢能、新一代电子材料等产业,规划建设新质生产力产业园、未来产业先导区。

近年来,东营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石化、橡胶、石油装备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实现破局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未来,东营市将继续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培优塑强。深化实化“链长制”,发力主攻链条经济,巩固提升橡胶轮胎、石油装备、有色金属等产业竞争优势。深入推动未来产业突破发展。聚焦CCUS、人工智能、氢能、新一代电子材料等产业,规划建设新质生产力产业园、未来产业先导区。

本文采编:CY353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