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9 月1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以下简称《标准》),主要内容涉及提升产品能力表现、强化安全保障要求、规范系统使用方式三个维度。
事件评论
L2 标准有望明确,为智能驾驶产业提供关键技术依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 至7 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 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为62.58%,较上一年增加了6.5 个百分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已经成为市场新车型的亮点和消费者选购的重要考量,但受感知方案、控制策略及交互逻辑差异影响,不同车企产品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在混合交通、占道施工等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稳定性差距显著,既易致用户误判功能边界、形成过度依赖,也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随着《标准》的发布,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有望确立,为后续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相关政策持续出台,智驾标准有望逐步明确。近年来,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多项标准,以约束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表现,促进提升产品安全能力。除此次公布的《标准》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 版)》等文件中均明确对于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提出相关标准化要求。随着相关标准的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在我国的落地或将逐步加速。
随着技术进步及标准落地,智能驾驶等级或逐步提升。当前,现有国家标准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成L0 至L5 六个等级,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都处于L2 级,即汽车仅可在限制条件下自动转向、加速和刹车,方向盘不可脱手。L2 级离完全无人驾驶(L5 级)还有“有条件的自动化”(L3 级,驾驶员需在规定时间内接管驾驶)和“高度自动化”(L4级,自动驾驶功能不能继续时,乘客在提示下接管汽车)需要跨越。在智能驾驶技术进步的同时,相关法规的落地将有助于产业加速发展,向更高等级的智能驾驶演进。
L2 级辅助驾驶国家标准有望确立,智能驾驶产业或加速发展。此次《标准》的出台不仅有望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将引导智能驾驶产业链聚焦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进而加速产业发展,惠及全产业链。建议关注:1)智能驾驶算法提供商;2)智能驾驶相关硬件提供商;3)Robotaxi 运营平台。
风险提示
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2、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转自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宗建树/陈耀文


2025-2031年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五章,包含中国重点城市辅助驾驶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分析,中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辅助驾驶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