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中国仿生手行业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生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行业向智能化、低成本方向发展。2024年,中国仿生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58亿元,同比增长110.54%。技术突破是核心引擎,其中,以强脑科技、月泉仿生为代表的企业在脑机接口、高精度仿生手领域取得突破,如Revo 2仿生手实现0.01N力分辨率及ROS系统兼容,应手Y-Hand M1支持38自由度运动与0.04mm指尖定位精度。
相关上市企业:拓斯达(300607)、兆威机电(003021)、汉威科技(300007)
相关企业: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脑陆科技有限公司、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仿生手、仿生手市场规模、仿生手行业现状、仿生手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仿生手(bionic hand)又称“肌电智能假手”,是一种利用生物电信号控制、力求在结构与功能上模拟人手的高级假肢。它通过表面电极采集残肢肌肉的肌电信号,经算法解码后驱动内置电机,实现手指张开、闭合及不同抓握模式,从而帮助截肢者完成日常精细操作。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仿生手行业历经六十余年发展,从196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罗永昭团队开创肌电控制假肢研究先河,经1980年代北航、哈工大突破三指/四指技术,1992年上海科生推出首款肌电控制前臂/上臂假肢引发国际关注,到2014年杭州团队研发出抓取精度0.1毫米、成本仅进口1/5的首款五指仿生手,2015年强脑科技成立并推出Revo系列实现“意念控制”与触觉反馈突破,2016年灵巧手团队获香港科大百万奖金冠军标志技术领跑,2020年强脑仿生手获美国FDA认证(握力5kg、寿命8年),2022年上海科生8自由度仿生手支持手机APP切换24+动作模式,2023年《“十四五”医疗装备规划》将脑机接口列为前沿技术并获政策扶持,强脑科技完成3000万美元融资、产能达1.2万台/年,直至2025年Revo 2实现0.01N力分辨率、53:1握重比及ROS系统兼容,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产业化的完整路径,奠定全球仿生手领域重要地位。
三、行业产业链
仿生手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金属与合金(如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高分子材料(如硅胶、TPU、PVC等),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仿生水凝胶等),驱动系统(如空心杯电机、微型伺服电机等),传感器(如肌电传感器、力/触觉传感器、三维力传感器等),控制芯片(如微控制器、AI芯片、脑机接口专用芯片等)等。产业链中游为仿生手研发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为主要包括医疗康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空心杯电动机属于直流永磁的伺服、控制电动机,也可以将其归类为微特电机。2024年,中国空心杯电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9亿元,同比增长11.52%。一方面,人形机器人、无人机、高端医疗仿生手进入放量期,对≤20 mm 空心杯电机的功率密度、响应速度提出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国产供应链成本优势显现,鸣志、鼎智等厂商报价较低,加速进口替代,使内资品牌市占率提升,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单位成本,形成正向循环。作为仿生手执行系统的核心部件,空心杯电机凭借高精度、低噪音、快速响应特性,在医疗康复、工业灵巧手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仿生手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四、行业现状
以人手为模型,仿生手结合了刚性和柔性假手的优点,同时增加了触觉传感和神经形态能力,可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安全、灵巧地纵物体。中国仿生手行业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生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行业向智能化、低成本方向发展。2024年,中国仿生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58亿元,同比增长110.54%。技术突破是核心引擎,其中,以强脑科技、月泉仿生为代表的企业在脑机接口、高精度仿生手领域取得突破,如Revo 2仿生手实现0.01N力分辨率及ROS系统兼容,应手Y-Hand M1支持38自由度运动与0.04mm指尖定位精度。
在仿生手迈向“类人感知”的竞赛中,多层神经形态触觉感应仿生手指成为2025年最亮眼的突破。2025年3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研究人员受人类手指启发,提出了一种天然的假肢手,结合了软体机器人的柔顺性和刚性机器人的强度,并嵌入了三层神经形态触觉传感系统,以模拟人类手部的感知和抓取能力。其设计的假手采用刚性内骨骼和软性关节相结合的结构,手指由3D打印的聚乳酸(PLA)材料组成骨架,而关节则由Dragon Skin 10 硅胶制造,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而这款假手的指尖,内置了三层触觉传感器,最外层就像皮肤的表皮,能感受轻轻的触摸和低频振动;中间层和内层就像皮肤的真皮层,能感知变形、高频振动和瞬间压力。该技术通过模拟人类皮肤的多层神经结构,集成压力、纹理、温度等多维度触觉传感器,结合神经形态芯片实现类生物神经系统的信号处理,使仿生手指能够感知并区分物体表面的细微特征,如材质软硬、表面粗糙度甚至温度变化。
而上述的仿生手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大脑”,就是神经形态编码。这种方法借鉴了人类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机制,通过Izhikevich 神经元模型,将传感器获取的触觉数据转换为脉冲信号(spike train),类似于生物神经元在处理外界刺激时的方式。随着该技术的成熟,可结合肌电(EMG)控制,让假肢佩戴者能够通过意念或肌肉信号控制假手,同时获得实时触觉反馈,大幅提升仿生手的实用性。同时,这也为手部神经损伤患者提供真实触觉反馈,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手部感觉和运动控制能力。此外,该技术用于手术机器人、智能机械手臂、人机交互设备,提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操作能力。然而,目前的技术仍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假手的最大抓取力仍不及人手,并且触觉传感器尚未覆盖整个手掌,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能存在不足。因此,未来研究仍需优化材料和结构,提高抓取力,并结合闭环神经反馈技术,使仿生手真正具备“触觉感知”能力。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仿生手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技术分层+场景聚焦”特征,形成以强脑科技、月泉仿生、优必选等为代表的头部矩阵。强脑科技凭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Revo系列仿生手实现“意念控制”与触觉反馈突破。月泉仿生则以高精度灵巧手技术见长,应手Y-Hand M1支持38自由度运动,指尖定位精度0.04mm,适配工业精密装配场景。优必选、宇树科技聚焦人形机器人整机与工业级仿生手,通过AI算法与运动控制集成,推动特斯拉Optimus等量产应用。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领军者,强脑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率先实现智能仿生手的量产化突破。其中,BrainCo智能仿生手,是一款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高度整合的智能产品。这款仿生手可通过检测佩戴者的神经电和肌肉电信号,识别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并将运动意图转化为智能仿生手的动作,从而做到灵巧智能,手随心动。
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神经接口与机器人技术,其傲翼™(OHand™)智能仿生手作为中国首台量产智能肌电控制假肢,采用无创肌电神经信号传感器阵列、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算法、新型人机交互技术等核心技术。仿生手机械部分结构精密,由280 多个零件构成,内置5 个超微型马达,可独立控制每个手指的运动。传感器可感知用户的手势动作意图,可主动自然切换,模拟人手实现精准的抓取操作。
六、行业发展趋势
1、多模态驱动与材料革新突破物理极限,实现类人自适应抓取
中国仿生手抓取力提升正通过“电机-材料-算法”三维协同实现。北京达奇月泉仿生应手Y-Hand M1采用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高强度钛合金骨架,配合无框力矩电机扭矩密度提升至15Nm/kg,单指握力达28.7kg,适配工业芯片焊接等高负载场景。未来,随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仿生手自重将降低30%,同时抓取负载能力突破50kg,满足特种作业需求,推动从“精密操作”向“重型任务”拓展。
2、多维感知与神经形态芯片融合,完全具备触觉感知能力
中国仿生手已实现从“功能替代”向“感知增强”跨越。强脑科技Revo 2采用纳米材料复合触觉传感层,压力分辨率达0.01N,可精准识别抓握力度;月泉仿生应手Y-Hand M1通过38个独立驱动单元与多层触觉传感阵列,实现0.04mm指尖定位精度。神经形态芯片的引入使仿生手具备毫秒级信号处理能力,支持“意念控制”与触觉反馈实时同步。例如,北京团队研发的F—TAC Hand可感知压力、纹理、温度三维度信息,并通过脑机接口实现“直觉控制”,在医疗康复中帮助截肢者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操作,在工业场景适配芯片焊接等精密装配任务,推动人机交互向自然化演进。
3、规模化生产与国产替代双驱动,驱动成本下降
国产关键零部件突破使仿生手研发制造成本不断下滑。其中,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绿的谐波微型减速器、海昌新材超小模数齿轮等价格仅为进口1/5-1/3,直接把整机成本迅速下滑。同时,3D打印与模块化设计进一步压缩制造费用——钛合金晶格指骨、TPU弹性关节一次成型,把个性化定制周期由4周缩短到48小时,库存周转提升。随着国内供应链一体化等规模效应释放,未来我国仿生手平均出货价将持续下滑,真正进入“万元级”大众消费时代,为人形机器人、3C装配、远程医疗等多场景爆发奠定成本基础。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仿生手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仿生手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仿生手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仿生手行业标杆案例分析,仿生手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测算,中国仿生手行业研究总结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