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125.62万辆,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产业链压力传导,市场格局趋向集中[图]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意义

    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坚定支持的战略方向。虽然行业盈利会受到补贴政策退坡的短期影响,但长期扶持的政策导向不变,产业政策从直接补贴向间接扶持过渡,“双积分”、限购限行、基础设施优化、安全核查、电池后处理推进等促进措施将长期推动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7万辆和6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8%和59.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2.8万辆和1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6.9%。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15万辆和125.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0.14%和61.6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56万辆和98.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9%和50.8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28.33万辆和27.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1.33%和116.72%。

2011-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情况(万辆)

年份
新能源汽车产量
新能源汽车销量
纯电动汽车产量
纯电动汽车销量
插电式混合动力产量
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
2011年
0.84
0.82
0.57
0.56
0.27
0.26
2012年
1.26
1.28
1.12
1.14
0.13
0.14
2013年
1.75
1.76
1.42
1.46
0.33
0.30
2014年
7.85
7.48
4.86
4.50
2.99
2.97
2015年
34.05
33.11
25.46
24.75
8.58
8.36
2016年
51.60
50.70
41.70
40.90
9.90
9.80
2017年
79.40
77.70
66.60
65.20
12.80
12.50
2018年
127.15
125.62
98.56
98.37
28.33
27.09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从保有量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全年增加107万辆。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与2017年相比,增加107万辆,增长70.0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1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06%。从统计情况看,近五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50万辆,呈加快增长趋势。

2014-2018年新能源汽车及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统计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7-2018新能源补贴政策对比

续航里程(km)
2017年国补(万元)
2018年国补变化(万元)
100-150
2
0
150-200
3.6
2
200-250
2.8
250-300
4.4
4
300-350
4.5
>=350
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无论是纯电动车型还是插电混动车型在2018年均得到快速发展。分城市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排名第一的为深圳市,销量达8.42万辆;上海市以8.05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以上两个城市推广数量领先全国。随后为广州、北京两地,2018年累计销量均在6.2万辆以上;杭州、合肥分别为5.64万辆、5.25万辆;郑州、天津、柳州、南昌进入全国前十。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城市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三、后补贴时代,行业加速出清,格局趋向集中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2018年行业CR562%,其中比亚迪市场份额27%,北汽新能源市场份额19%,上汽集团市场份额12%、吉利汽车9%。此前,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之下,诸多企业参与到了新能源造车的浪潮之中,主要分为传统车企、获得牌照的造车新势力(15张牌照)以及互联网造车势力。随着补贴退坡,缺乏产品竞争力的车企将快速出清,高市场份额企业有望享受2021年以后行业高增长的红利。

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万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锂电池及中游材料:产业链压力传导,格局面临出清

    1、锂电池正极材料

    中游材料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低,存在一定的价格压力,随着补贴退坡,价格出现下降。现阶段环节竞争格局也在不断优化,。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和动力电池需求增长,锂电池关键材料出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8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分别为27.5万吨,同比增长28.5%。

2014-2018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统计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以来正极材料的价格有所下跌,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价格较2018年年初下跌41.76%至4.95万元/吨,NCM523价格较2018年年初下跌29.41%至15.00万元/吨,较2018年峰值(24万元/吨)下跌37.50%。

    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总出货量为27.5万吨,同比增长28.5%,其中杉杉能源的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11万吨,同比增长21.26%,市占率为由8.37%下降至7.67%,排名滑至第二位。

主要正极材料企业产能及客户单位:万吨

公司
现有产能
规划新增产能
规划总产能
主要客户
杉杉能源
5
15
20
ATL、比亚迪、LG、力神电池、哈光宇等
宁波容百
1.7
20
21.7
比克、三星SDI、LG、ATL等
当升科技
1.6
11.8
13.4
比亚迪、三星、LG、比克、孚能、卡耐等
厦门钨业
2
3
5
松下、CATL、三星SDI、LG等
格林美
1.2
3.3
4.5
三星SDI、ECOPRO、桑顿、容百科技、振华、捷威等
天津巴莫
2.5
/
/
比亚迪、力神电池、三星、LG、哈光宇、维科精华等
长远锂科
3.6
7.9
11.5
比亚迪、CATL、力神电池、创明、亿纬锂能
北大先行
2.5
/
/
CATL、ATL、哈工大、力神、维科精华等
振华新材料
3
4
7
ATL、CATL、比亚迪、微宏动力等
科恒股份
1.7
/
/
CATL、优特利、格林德等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智研咨询整理

    磷酸铁锂是目前最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但随着补贴政策标准的更新以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要求的逐渐提高,目前大多数新能源乘用车已经转向使用三元材料电池。

    目前,行业主流的NCM型号包括333、523、622和811四种型号。三元正极材料主要是通过提高镍含量、充电电压上限和压实密度使其能量密度不断提升,高镍正极通常指镍相对含量在0.6(含)以上的材料型号。

三元正极材料基本情况介绍

型号
电池模组能量密度
性能特点
应用领域
NCM333
150wh/kg
兼具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及安全性能
消费电子、汽车、高倍率电池
NCM523
165wh/kg
高容量和热稳定性,工艺成熟
电动车、电动工具等
NCM622
180wh/kg
加工性能好
电动车、高端笔记本电脑
NCM811
>200wh/kg
高容量,循环性能好
电动车,消费电池
NCA
>200wh/kg
高容量,循环性能好
电动车,主要特斯拉在用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达230亿元,同比增长33.72%。

    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市场呈现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车用动力电池、3C电池的低钴化、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NCM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2014-2018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3至2018年国内三元材料企业数量逐年呈增长趋势,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计拥有83家三元材料企业;同时,各大正极材料企业纷纷研发布局高镍三元材料、扩大产能、布局三元前驱体以提升竞争力。

2013-2018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开始我国三元材料企业数量增长还是放缓,多数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深耕,但整体行业集中度依旧没有出现明显的集中趋势。

2018年国内三元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目前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中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当升科技、杉杉能源、振华新材、长远锂科等,在高镍领域,容百科技全球领先。

    国内主流厂商的三元材料总产能已超过14万吨/年,但正极材料市场格局整体分散度较高,截至2018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能为33.67万吨,较2017年新增12.93万吨,增量来自于湖南杉杉,北京当升,天津巴莫,厦门厦钨,荆门格林美,宁波容百,贵州振华,四川科能,江苏翔鹰,中化河北,湖南邦普,宜宾锂宝等企业。

    五、动力电池的制造中心,出货超过全球一半

    根据电池中国数据,2014年国内有78家动力电池企业,2015年起补贴刺激加大,到2016年接近150家企业从事动力电池业务。从2017年补贴加速退坡开始,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锐减,从2016年的150余家,下降到了2018年的93家左右,以及未来行业洗牌有望加速。在2018年,实际从事动力电池业务且有装机的电池企业约30多家,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企业,其份额占比超过了60%。

2015-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单位: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28/37/57GWh,同比增长分别为85%/34%/54%。2016-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2/60/97GWh。相应可以看到中国动力电池占到了全球的65%/62%/59%,份额过半。

2016-2018年国内外动力电池出货/装机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动力电池按照不同正极材料分为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电池。

2018年不同正极材料动力电池产量占比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六、电解液、负极材料市场格局

    电解液行业中,天赐材料、新宙邦居前两位,负极行业中,贝特瑞、上海杉杉、贝特瑞规模较大。

2018年中国电解液行业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负极行业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七、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分析

    我国隔膜产量也由2012年的0.98亿平方米增长到2018年20.2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达到54%。但在湿法隔膜领域,国内隔膜企业受限于工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产品水平还较低,生产设备主要依赖进口隔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比较明显,前几大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产能较大的隔膜企业主要有: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兴新材、天津东皋、湖南中锂、苏州捷力、河南义腾等,产能均在2亿平方米以上。

    随着新增产能逐步投产,我国锂电池隔膜市场或将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到那时,锂电池隔膜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惨烈价格战或不可避免,市场毛利率将大幅度下降。

2018年隔膜企业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八、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情况

    2018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新增量为8.6万台,2018年年末,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增至29.98万台。

2018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2018年全国充电站总量2.06万座,其中全国前十省份达到15051座,占全国充电站总量比例的73%左右。

2018年全国充电站总量前十省份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九、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在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欧美、日韩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电池、电控技术,电机方面。电池方面我国主要存在高端电池材料供给不足、制作工艺不成熟、生产技术落后等,以上原因导致我国生产的电池在产品均一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性方面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

    2、基础配套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环节决定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讲,充电站或充电桩的商业开发及运营模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保障运行安全和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决定了产品推广的程度。当前国内对充电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一个长远发展、科学系统的总体方针,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桩45万多个,车桩比低于4:1,而且充电桩多数分布在一二线城市,面向三四线城市还没有设置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停车设施配电充电方案,这样出现了“有桩无车,有车无桩”的局面。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以上关于基础配套设施缺失等问题,大大阻碍了消费者的购买,同时,增加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如充电站、制氢加氢站以及氢气运输管道等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时增加新能源汽车维修网点,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汽车保险、消费信贷等为主的现代汽车服务业,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好坚实保障。

    3、消费引导不足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其中的纯电动汽车无论是在养车成本还是在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比燃油汽车有较大优势,但是截止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燃油汽车的1:22,这除了配套设施跟进不足外主要还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识及消费引导不足有关。加强消费引导例如多方位向消费者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利用新的营销模式,让消费者多方式体验新能源汽车,让他们了解、逐渐到爱上、最终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仅仅靠企业本身那可以用步履维艰来形容,要想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我国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涉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期目标和任务。然而,这些政策都没有足够的战略高度,我国仍缺少一个整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新能源车辆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退坡40%,补贴力度锐减对消费意识还没跟上的中国市场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资金投入使用中没形成对应要求,应该专款专用,再有税收方面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没有侧重减免。总之,没有发展重点,没有发展路线,没有针对性的政策优惠倾向,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模糊,产销难有大的突破。

    十、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的对策

    1、加强投资,攻克技术壁垒

    国家层面深入向欧美、日韩等一些新能源汽车发展强国全面系统地调研,不断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并尽早出台整套新能源汽车国家技术标准,给相关企业提供一个可供遵循的规范。在明确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研发的前提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把经费分配给真正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也是经过了不断摸索、探讨的过程。中国不是汽车强国,必须向汽车强国学习,例如:向日本学,以混动技术为突破口;向美国学,以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为落脚点;向德国学,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总之,别人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学习及发展的方向。

    2、全面推广,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全面推广,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光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必须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完善相关设施布局,尤其是着手高速公路配套工程的开展,以便给予新能源汽车更高的活动范围,且必须做到数量合理,布局科学,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用电实施优惠与补贴,并增加充电桩的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度的基础上提高充电效率。把相关配套设施纳入到新建社区、楼盘、写字楼的规划中,尽可能的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

    3、强化宣传,引导消费潮流

    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首先需要引导消费潮流,多方位,多渠道宣传相关知识,让消费者真正知道消费新能源汽车给自己、给社会带来的极大好处;另外国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补贴力度,让消费者购车成本得到降低,这样会极大的促进消费需求;再有就是限制燃油汽车的生产特别是大排量汽车的生产。

    4、强化投入,保障政策稳定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国家相关政策支持那将会有质的飞跃,特别在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探索阶段,政府更应该发挥它的主观能动性,加大扶持新能源产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管理,体制应重新审视,初步借鉴国际经验,在法规和标准上引导企业,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给企业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最科学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补贴制度。

本文采编:CY231
10000 106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线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线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线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4-2030年新能源汽车线缆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新能源汽车线缆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