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产业百科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三、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2、品牌壁垒
3、资金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2、挑战
八、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1、技术升级与标准化
2、高功率化与大规模应用
3、智能化与网络化

液冷超充

摘要:近年来,液冷超充技术凭借其高效的散热性能和卓越的充电效率,逐渐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的关键技术,这一技术不仅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还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得益于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中国液冷超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液冷超充设备的建设和布局,推动其在各大城市的加速落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用户对快速、便捷充电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液冷超充技术在市场中迅速普及。与此同时,液冷超充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充电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定义及分类


液冷超充是一种将液体冷却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新能源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液冷系统高效地带走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充电效率和速度。液冷超充桩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设置了专门的液体循环通道,通道内加入冷却液,通过动力泵推动冷却液循环,将热量带出,实现大功率充电。液冷超充技术主要分为半液冷超充方案和全液冷超充方案两类。

液冷超充分类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中国液冷超充行业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的大力支持。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公路沿线新能源车辆配套基础设施,探索超充站、换电站、加氢站等建设。该政策将加速液冷超充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中国液冷超充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中国液冷超充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2019年至2022年的萌芽期,这一阶段是液冷超充技术的初步探索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快速充电的需求日益增长,液冷超充技术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在此期间,众多企业纷纷推出并部署多样化的液冷超充技术,功率覆盖从40kW的小型模块到高达800kW的大型系统。这一阶段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和小规模试点应用,为后续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至今的启动期,从2023年开始,液冷超充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宁德时代、极氪、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发力,发布并部署了高效能的液冷超充技术及配套设施。例如,华为推出了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架构,并计划于2024年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这一阶段,液冷超充技术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还在市场推广、标准制定及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液冷超充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液冷超充行业面临显著的技术壁垒。液冷超充技术涉及到电力电子、热管理、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对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目前,市场上能够推出并实际部署全液冷充电桩及模块的企业并不多,这些企业需要在充电效率、热管理、安全性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此外,液冷超充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也需要高精度的工艺和设备支持,这对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技术壁垒的存在使得新进入者难以快速切入市场,形成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2、品牌壁垒


品牌壁垒是液冷超充行业的另一大挑战。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充电设施的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逐渐提高。市场上知名的液冷超充品牌,如华为、英飞源等,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新进入者需要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液冷超充行业的品牌忠诚度较高,用户一旦选择了某个品牌,往往会持续使用,这也增加了新进入者的市场难度。


3、资金壁垒


液冷超充行业还存在资金壁垒。液冷超充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技术研发费用、生产设备购置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同时,液冷超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以保持竞争力,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液冷超充行业还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变化大等风险,这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资金壁垒的存在使得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液冷超充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具体涉及冷却液、热交换器、高压电缆、充电模块、接触器、继电器、连接器等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链中游为液冷超充设备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终端主要包括充电站运营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最终用户。

液冷超充行业产业链
冷却液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车仆汽车用品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电缆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接触器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蔚来集团
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游
充电站运营商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最终用户
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液冷超充领域的发展主要围绕其汽车业务展开。2024年3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正在筹建小米超级充电站,采用600kW液冷超充方案,首批规划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杭州。这一方案的核心是通过液冷技术实现高功率充电,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问题。小米的液冷超充技术能够支持15分钟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能,例如小米SU7的Max版搭载871V高压平台,15分钟可补能510km。小米作为科技领域的知名品牌,其进入液冷超充领域不仅提升了自身品牌影响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普及。2024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总营收为2569亿元,同比增长29.94%;毛利为541亿元,同比增长29.25%。

2020-2024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经营情况


(2)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连接器及线束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液冷超充领域,永贵电器掌握大功率液冷充电枪的核心技术,能够实现最大电流600A、额定电压1000V的充电场景,并已率先在国内市场实现量产供货。永贵电器独家掌握液冷管路密封与散热材料工艺,其产品兼容性达到华为超充协议的最高标准。同时,公司是华为超充联盟的核心供应商之一,2024年在华为超充站配套供应体系中的市占率超过30%,位列液冷充电枪细分市场第一梯队。2024年前三季度,永贵电器营业收入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35.56%;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11.80%。

2018-2024年前三季度永贵电器经营情况


六、行业现状


近年来,液冷超充技术凭借其高效的散热性能和卓越的充电效率,逐渐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的关键技术。这一技术不仅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还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中国液冷超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速迅猛。2024年,液冷超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78.84亿元,同比增长49.11%。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液冷超充设备的建设和布局,推动其在各大城市的加速落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用户对快速、便捷充电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液冷超充技术在市场中迅速普及。与此同时,液冷超充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充电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从800kW的高功率充电模块到4C电池技术的量产,液冷超充行业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充电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更可靠的充电体验。

2018-2024年中国液冷超充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1)市场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快速充电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液冷超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液冷超充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提供高效、安全的充电服务,显著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此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其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液冷超充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


液冷超充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液冷系统通过高效的热管理,解决了大功率充电过程中的散热问题,提升了充电效率和设备寿命。例如,华为推出的全液冷超充架构,具备高功率、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特点,能够实现10年的使用寿命。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冷超充系统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性。


(3)产业链协同发展


液冷超充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设备制造商以及下游充电站运营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等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液冷超充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各环节企业的紧密合作,液冷超充行业的成本将逐渐降低,效率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2、挑战


(1)高昂的投入成本


液冷超充行业面临高昂的投入成本挑战。液冷超充技术的研发和生产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支持,这使得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液冷超充站的建设和运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租赁费用、设备购置费用、运维费用等。高昂的投入成本使得液冷超充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市场与基础设施挑战


液冷超充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液冷超充桩的建设和布局需要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相匹配,但目前800V高压平台车型的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另一方面,液冷超充桩的大规模建设需要解决电网接入、土地资源等基础设施问题。例如,华为全液冷超充桩的最大功率可达600kW,对电网的接入容量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外,液冷超充桩的高功率特性可能导致电网负荷不均衡,需要通过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因此,行业需要加强与电网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液冷超充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建设。


(3)技术与标准化挑战


液冷超充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足,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目前,液冷超充系统在冷却液配方、散热效率、高压防护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不同企业的产品兼容性较差,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运营风险。此外,液冷超充技术的复杂性也对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冷却液的泄漏风险、电池寿命受温度影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行业需要加快标准化进程,推动技术的规范化和统一化。


八、竞争格局


中国液冷超充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目前,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有蔚来、极氪、英飞源等新兴势力。其中,华为作为科技领域的佼佼者,也在液冷超充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其展出的超级液冷充电站全液冷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高达600kW,能够适配主流车型,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充电解决方案。

中国液冷超充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1、技术升级与标准化


未来,液冷超充技术将进一步升级,特别是在冷却效率、系统集成和智能化管理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液冷超充系统的标准化程度将逐步提高,这将有助于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设备兼容性和市场推广效率。例如,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液冷超充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以解决当前不同企业产品兼容性差的问题。


2、高功率化与大规模应用


中国液冷超充行业未来将朝着高功率化和大规模应用的方向发展。随着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对快速充电需求的提升,液冷超充桩的功率将不断提高,以满足更快速、更高效的充电需求。同时,随着液冷超充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其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形成完善的充电网络体系。


3、智能化与网络化


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液冷超充行业未来不可或缺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液冷超充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采用环保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等措施,液冷超充行业将为实现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将加大对液冷超充行业绿色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液冷超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扩展阅读
2023年中国液冷超充行业全景速览:大功率直流充电成为技术趋势,光储一体化超充建设加速[图]
2023年中国液冷超充行业全景速览:大功率直流充电成为技术趋势,光储一体化超充建设加速[图]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10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同比增长68.9%至795.4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同比增长50.3%至252.5万台,占总保有量的31.75%。现阶段市场新增新能源汽车量远大于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的增量,未来市场对高效充电桩市场需求强劲,液冷超充市场前景较好。

液冷超充 2024-01-07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