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共享头盔”式创新引导 可以多一些

    自“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以来,头盔一直是个热度不减的话题。就在近日,在“安全头盔”大幅涨价的情况下,四川宜宾南溪区推出“共享头盔”,当地民众可以无需押金免费借用,使用期限为7天,此举得到舆论广泛认可。

    无独有偶,6月2日,湖北武汉江夏区交通大队,也推出了“共享头盔”免费使用服务。民警现场教市民使用头盔的方法,驾驶人登记信息后可免费使用头盔一周,归还后民警会对头盔消毒处理。

    这两地采取的举措无疑颇显人性化。任何政策措施的推行,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涉及大众生活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纠偏。这就需要一个耐心引导、循序渐进的过程。宜宾南溪区和武汉江夏区的做法,便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柔软的缓冲带。

    行为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个行为坚持21天以上,就可以成为习惯。这个说法不一定精准,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习惯,确实需要时间来兑现。比如,在初期,肯定有人出了门之后,才发现自己忘了戴头盔,或者直到被交警拦下才意识到。这个时候,如果有“共享头盔”来应个急,不失为一种善意的提醒。

    另外,在借出头盔的同时,民警也可以顺便给市民普及安全知识。很多时候,安全意识的缺乏,正是因为安全知识接收不充分、认知不到位造成的。

    无锡市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该市电动自行车事故数占全市事故总数的30%,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市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36.20%。在整个江苏省,2019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致死人员中,因颅脑损伤致死的比例为69%,在无锡这个数据更是高达87%。

    而在“一盔一带”倡议提出后,5月14日,南京交警部门曾透露,该市骑乘电动车佩戴头盔安全管理措施实施两周以来,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头盔率已提升到近80%。与去年同期相比,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下降68%。

    由此可见,一起交通事故中,戴头盔和不戴头盔,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骑车戴头盔,无盔不骑车”,这句话应像“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记在每一个人心中。通过“共享头盔”的方式,也可以顺便把这种安全知识和意识更进一步传达出去。

    推出“共享头盔”的新举措,既方便了民众出行,又为民众节约了经济开支,短期内还能缓解所在地“一盔难求”的局面。到头来,此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那份小小的柔性关怀,更是通过一种让人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敦促”很多人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当然还要意识到,最终的安全,不能只靠政策或者交警来守护,还是要在内心真正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毕竟头盔可以免费,但生命是无价的;头盔可以共享,但生命是自己的,且只有一次。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