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IMF大幅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111


IMF:大幅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9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WEO)报告,IMF将中国2025年的增长率较4月WEO预期上调了0.8个百分点,达到4.8%。IMF称,这一上调反映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活动强于预期,且中美实际关税仍比4月预期的低很多。IMF并称,此前公布的中国实际GDP年增长率超出预期。这主要是由出口推动,中国对美国的销售额下降被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强劲销售所抵消。此外,这在较小程度上,还受到财政措施支持的消费所推动。IMF将中国2026年的增长率也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4.2%。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波兰总理称,美国关税可能导致波兰损失超20亿美元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周二表示,据初步估计,美国对欧洲产品征收的新关税可能给波兰造成约 80 亿兹罗提(合 21.6 亿美元)的损失。


他在社交平台 X 上写道:“大西洋两岸都将遭受重大损失,但一项艰难的贸易协议总比盟友之间无意义的关税战要好。”


美国周日与欧盟达成框架性贸易协议,对大多数欧盟商品征收 15% 的进口关税 —— 约为此前威胁税率的一半,从而避免了这两个占全球贸易近三分之一的盟友之间爆发更大规模的贸易战。


波兰直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并不多,但预计将受到连锁影响,因为波兰企业往往是分包商,例如向德国出口汽车零部件,而德国再将成品汽车出口到美国。


美国 15% 的基准进口关税涵盖汽车,而汽车是中东欧出口的支柱产品。尽管这一税率低于此前威胁的 27.5%,但相较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1 月重返白宫后开始宣布全球关税政策之前 2.5% 的税率,已是大幅上调。


中东欧其他国家也表示,该协议消除了扰乱跨大西洋贸易的不确定性,但称预计新关税将带来冲击。


捷克财政部周二援引初步估计称,美国关税将使捷克今年剩余时间的经济增长放缓 0.2 个百分点,2026 年放缓 0.39 个百分点。


土耳其与哈萨克斯坦讨论推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


新华社安卡拉7月29日电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9日在首都安卡拉与到访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双方寻求在能源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并讨论推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


埃尔多安和托卡耶夫当天共同主持两国高层战略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见证一系列合作文件签署。埃尔多安在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说,双方就军工、能源、交通、科技等多领域合作交换意见,讨论了经由土耳其向欧洲乃至全球市场出口哈萨克斯坦石油的可行性问题,以及推动和完善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具体方案。


托卡耶夫在记者会上说,土耳其是哈萨克斯坦在经贸投资领域的重要伙伴之一,去年两国贸易额达50亿美元。哈土两国在交通、物流领域合作空间巨大。他表示,目前欧洲与中国之间绝大部分陆路货运经过哈萨克斯坦,因此发展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尤为重要。哈萨克斯坦已启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以推动里海航运发展。他邀请土耳其投资者积极参与其中。


双方在会谈中均强调要加强能源领域合作。据悉,现阶段,每年约140万吨哈萨克斯坦石油经由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输往土耳其。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还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一管道的运输量。


托卡耶夫28日晚抵达安卡拉,开始对土耳其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


联合国报告:全球饥饿人数下降 但实现“零饥饿”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


新华社罗马7月28日电 联合国粮农组织28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全球面临饥饿的人口数量较前一年减少1500万,整体饥饿形势有所缓解。然而,非洲和西亚部分国家粮食不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全球实现“零饥饿”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官网上发布的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期间正式发布2025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约8.2%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较2023年的8.5%和2022年的8.7%有所下降。从人口规模推算,2024年约6.73亿人遭遇饥饿,较2023年减少1500万人,较2022年减少2200万人。


报告指出,东南亚、南亚和南美洲的改善趋势是推动全球饥饿人数下降的主要因素。但与此同时,非洲和西亚多个地区饥饿状况持续恶化,尤其是在陷入长期粮食危机的国家,饥饿人口仍在增加。


报告认为,全球在应对粮食不安全方面距离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仍有差距,更难以在2030年前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


报告特别指出,自2020年底以来,食品价格高涨已成为全球各收入群体面临的关键挑战,加剧了粮食不安全和儿童营养不良的风险,低收入国家和弱势群体更是首当其冲。在低收入国家,健康膳食的成本上涨幅度远高于中高收入国家,使无法负担健康饮食的人数由2019年的4.64亿上升至2024年的5.45亿。


报告强调,尽管当前全球饥饿形势略有改善,但粮食获取不平等、营养不良、儿童饮食健康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亟需国际社会持续投入和进行结构性改革。

报告强调,尽管当前全球饥饿形势略有改善,但粮食获取不平等、营养不良、儿童饮食健康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亟需国际社会持续投入和进行结构性改革。


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欢迎有意愿国家参与筹备


据新华社报道,7月26日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这是中国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合作的重要举措。该组织总部初步考虑设在上海,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发展和全球治理。


这一倡议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具体行动。中方表示,成立该组织是为了响应全球南方国家的呼声,助力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发展,造福全人类。


中方提出了该组织的三大目标:一是深化创新合作,释放智能红利。通过打造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各国间人工智能务实合作;二是推动普惠发展,弥合智能鸿沟。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确保其在智能化浪潮中平等受益;三是加强协同共治,确保智能向善。推动建立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


中方强调,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尊重各国主权和政策差异,支持联合国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发挥主渠道作用。该组织将采取开放包容态度,践行真正多边主义,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有益补充。


中方表示,热忱欢迎有意愿的国家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上海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地,将为该组织提供有力支撑。


华为放大招:新一代 AI 计算系统,与英伟达顶级产品同台竞技


2025年7月26日,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揭幕现场,华为首次向全球公开展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系统(Atlas 900 A3 SuperPoD)。这个被业界称为“算力核弹”的庞然大物,由384颗昇腾910C NPU与192颗鲲鹏920 CPU组成,通过华为自研MatrixLink高速网络实现全对等互联。


当参数显示其密集BF16算力高达300 PFLOPs——达到英伟达旗舰GB200 NVL72系统的1.7倍时,专业观众中爆发出持续惊叹。


外媒:OpenAI 计划在 8 月推出 GPT-5


据路透社援引The Verge报道称,OpenAI计划最早于8月初发布新一代大模型GPT-5。与此前单一架构版本不同,GPT-5将整合o3推理模型及多项内部技术,形成一个可同时处理文本、代码、图像与工具调用的统一系统,从而取代现有的o系列与GPT系列并行格局。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今年2月曾公开表示,GPT-5将“把o3和其他技术打包到一个更简洁的产品中”。此次升级旨在让用户无需在聊天、推理、插件调用等场景间切换模型,而是直接获得“一站式”体验。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内部已将该版本定位为“全任务引擎”,目标是在同一对话循环内调用搜索、代码执行器、图像生成器及第三方API等全部可用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OpenAI过去多次因服务器扩容、安全测试或竞争对手动态而推迟既定发布日程。报道亦提醒,8月窗口仍可能因技术或运营因素后移。


目前,OpenAI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外媒还称,微软作为OpenAI的主要投资方与云算力合作方,预计将继续为GPT-5提供Azure基础设施支持。


构建通用机器人大脑!Skild AI推出适用于所有机器人的AI模型


美东时间周二,亚马逊、软银支持的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正式发布名为“Skild Brain”的通用人工智能(AI)模型,号称可驱动从流水线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的几乎所有类型的机器人。


据Skild AI介绍,Skild Brain模型赋予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的思考、导航与应变能力,它的推出标志着行业正加速从“单一任务专用”向“多场景通用”的人形机器人跃迁,具有了跨任务、跨硬件的泛化能力。


在演示视频中,搭载Skild Brain的机器人在楼梯攀爬、外力推搡后保持平衡、杂乱环境中拾取物品等任务中表现流畅,显示出空间推理与实时适应的能力。


该公司强调,Skild Brain模型内置功率上限,可防止机器人输出破坏性的力量。


训练路径上,Skild Brain先在仿真环境与人类操作视频中完成预训练,再借助每台联网机器人的真实运行数据进行微调,这可以为客户提供可直接落地的解决方案。


Skild AI认为,通常所谓的机器人基础模型缺乏可落地的物理常识,难以应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Skild AI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eepak Pathak表示,其训练方法有助于解决机器人独有的数据短缺问题。Pathak解释称:“语言和视觉模型可在互联网海量数据上直接训练,但机器人没有现成数据,传统生成式AI方法行不通。”


客户部署的机器人实时回传数据给Skild Brain,以持续提高其技能,任何机器人都可共用一颗大脑。目前LG集团IT方案子公司LG CNS及多家物流与工业公司已接入。


Skild AI表示,周二公司先行发布了2024年的研究成果,集中呈现早期可扩展性与鲁棒性里程碑。下个月,将详细展示预告片中提到的各项功能,并用实际测试证明其基础模型的能力。


Lightspeed Venture合伙人Raviraj Jain指出,软件可以快速扩张,机器人则需在物理世界部署,花费时间更长,而Skild AI使得机器人能够迅速在不同领域实现新功能的应用。


据悉,成立仅两年的Skild AI已吸引了特斯拉、英伟达、Meta等科技巨头的核心人才加入。去年公司完成3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为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Menlo Ventures、Khosla Ventures、红杉资本、亚马逊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个人基金。


微软正就继续使用OpenAI技术进行深入谈判


彭博新闻周二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微软正就一项协议进行深入谈判,该协议将使这家 Windows 操作系统制造商未来能继续使用 OpenAI 的关键技术。


报道称,两家公司已讨论新条款,即便 ChatGPT 的开发商 OpenAI 宣布实现了通用人工智能(AGI,即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微软仍可使用其最新模型和技术。


微软与 OpenAI 当前的合同中有一项条款规定,当 OpenAI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后,这家软件巨头将失去使用该初创公司先进技术的部分权利。


彭博新闻报道,谈判双方已定期会面,协议可能在几周内达成。


微软和 OpenAI 尚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OpenAI 完成向公益公司的转型需要获得微软的批准。数月来,双方一直在谈判修订投资条款,包括微软未来在 OpenAI 持有的股权比例。


上月,《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微软和 OpenAI 在通用人工智能条款上存在分歧。


此外,OpenAI 还面临埃隆・马斯克的诉讼。马斯克于 2015 年与山姆・奥特曼共同创立了该公司,但在其声名鹊起前离开。他指控 OpenAI 偏离了创始使命 —— 为人类福祉开发人工智能,而非追求企业利润。


微软定于周三公布 6 月季度财报,其与 OpenAI 的关系成为焦点,因为 OpenAI 正转向竞争对手谷歌、甲骨文和 CoreWeave 获取云服务能力。

微软定于周三公布 6 月季度财报,其与 OpenAI 的关系成为焦点,因为 OpenAI 正转向竞争对手谷歌、甲骨文和 CoreWeave 获取云服务能力。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在苏州揭牌

7月28日,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在苏州成功揭牌,并举行工作会议。该分会是联合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而成立的国际合作平台,旨在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秘书长杜娇主持。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分会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国内与国际的“联动枢纽”:一是深入解读政策导向,精准传递企业诉求,推动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二是深化与国际组织、海外商会协会的合作,组织更多“走出去”的活动,助力企业融入全球生态;三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生力军。


分会指导委员会主任贡森在会上指出,企业出海除了供应链产业链的大变局影响,还有内卷式竞争导致利润率极低等原因。面对企业利益,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要汇总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好桥梁和管道作用;同时,还要做好全球产业信息的搜集、分享,做出专业评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事业健康发展。


随后,分会副秘书长老杳发布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工作条例、工作方案、2025-2026年度工作计划,并表示:“将做好企业国际合作的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会议最后,中国电子企业协会秘书长曾继新代表协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分会作为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所属的分支机构,工作一定要坚持合规有序开展,希望分会成员大力支持分会的工作,多提建议,随时监督,并伴随分会发展获得更多的机会。


未来,分会将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为核心战略目标,遵循“资源汇聚、能力融合、多方共建、应用牵引、协同创新”原则,建立国际对话机制,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全方位助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融入全球生态、提升国际竞争力。


总投资7000万美元,越南岘港VSAP先进封装技术实验室项目启动


7月28日,位于越南岘港市第二软件园区的VSAP先进封装技术实验室项目(Fab - Lab)正式宣告启动,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当地半导体领域迎来新的里程碑。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8万亿越南盾,折合约7000万美元。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充分展示了项目各方对先进封装技术研发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心。先进封装技术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芯片性能、降低功耗以及实现系统级集成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VSAP先进封装技术实验室的选址经过综合考量,最终落户岘港市第二软件园区。该园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产业生态,而岘港市在人才和科研实力方面也表现突出,为项目的推进和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实验室将专注于前沿封装技术的研究,涵盖系统级封装(SiP)等多个领域,有望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半导体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的启动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带动作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高端人才,研发成果的转化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岘港市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的布局已久,此次VSAP先进封装技术实验室的启动,无疑是该市在这一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岘港市有望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节点,也预示着越南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台积电在美先进封装布局启动


台积电在美国启动先进封装(AP)建厂规画浮上台面,首座先进封装预计明年动工。据悉,已有承包业者开始招募CoWoS设备服务工程师,将派驻美国亚利桑那州。供应链透露,台积电美国先进封装会以SoIC(系统整合单芯片)、CoW(Chip on Wafer)为主,后段oS(on Substrate)预计将委由Amkor进行。


在AI需求强劲带动下,台积电加大对美投资,总金额高达1,650亿美元,规划兴建6座先进制程厂、2座先进封装厂及1座研发中心,其中首座晶圆代工厂已正式量产,良率与台湾本地厂并驾齐驱。


AMD执行长苏姿丰更透露,将于今年底收到首批由台积电美国厂生产的芯片。目前P2厂完成建设,P3厂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


台积电美国先进封装厂进度亦开始明朗,承包商已为未来CoWoS进机与机台维护业务进行准备。据悉,亚利桑那州AP1厂将与P3相连接,率先导入SoIC技术。半导体业者指出,SoIC是透过仲介层整合芯片,目前已应用于AMD的MI350产品,未来苹果M系列晶片亦将采用,提前导入SoIC旨在因应日益多元的客户需求。


IC设计业者分析指出,AMD下一代EPYC处理器「Venice」将采用台积电2nm制程,并搭配SoIC封装技术;英伟达(NVIDIA)预计明年推出的Rubin平台也将导入SoIC设计,其中GPU与I/O Die将分开制作,前者采N3P制程、后者则以N5B制程制造,透过SoIC封装整合2颗GPU与1颗I/O Die,以异质整合方式达成效能与成本兼顾。


至于CoWoS封装,将依客户需求区分为S/L/R版本,供应链指出,后段oS制程将委由外部封测厂负责,美国先进封装则专注于CoW段,不足部分再由中国台湾厂支援。不过包括先进封装在内的核心技术仍会优先于台湾量产,待成熟后再转移至美国,CoPoS(Chip-on-Panel-on-Substrate)技术仍待观察其成熟度。


厂务业者表示,随着P3厂建设加速,美国AP1封装厂将紧接启动,预计于明年下半年动工,依照时程推估,相关机台最快将于2029年进行移机与安装。业界看好,SoIC堆叠所需之湿制程设备与CoWoS相似,弘塑、辛耘、万润等设备商有望同步受惠,抢攻下一波高阶封装商机。


特斯拉AI6芯片下单三星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28日证实,已与三星签署165亿美元(约新台币4,865亿元)合约,特斯拉下世代全自动辅助驾驶(FSD)芯片“AI6”将交由三星代工,“我将亲自视察产线,以加快进展”,并暗示日后下单金额可能增加。


特斯拉先前FSD芯片都由三星操刀,最新刚完成设计的FSD芯片“AI5”首度转至台积电(2330)生产,如今AI6又回到三星怀抱,引发关注。惟韩媒爆料“台积电2纳米产能太满无法再接单,特斯拉才转至三星下单。”


据悉,AI6芯片以三星2纳米生产,是三星晶圆代工历来最大订单,特斯拉更是三星2纳米首家浮出台面的大客户。


三星28日稍早宣布,已和某家全球企业签下22.8兆韩元(约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合约,引发关注,马斯克随后在社群平台X发文证实特斯拉就是与三星签约的企业。三星股价闻讯大涨,终场劲扬4.6%,台积电昨天则收平盘价1,145元。


马斯克并在另一则贴文中表示:“三星在德州的工厂将生产特斯拉新一代AI6芯片,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三星生产AI4芯片。”“台积电将生产刚刚完成设计的AI5芯片,初期在台湾生产,之后在亚利桑那州。”


马斯克说,三星已同意让特斯拉协助将制造效率最大化,“这一点至关重要,我将亲自视察产线,以加快进展。而且这座晶圆厂离我家不远,地理位置很方便”。


三星与特斯拉的合约将至2033年底。马斯克透露,这次签下的165亿美元合约“只是最低金额”,暗示后续日后下单量与金额会再增加。


韩媒则爆料,特斯拉最初与台积电就AI6芯片的生产进行洽商,台积电因订单满载“生产困难”,特斯拉转而选择三星。


韩媒《MK News》报导,半导体业内人士透露,此次三星与特斯拉的供货合约并非短时间内达成。特斯拉在今年元月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会期间与三星电子进行接触,并在上周敲定最终合约。


报导认为,这份合约也将成为三星泰勒厂的重要转捩点,该工厂自2022年动工以来,已有四年多未投入运营,AI6芯片将成为其首款量产产品。一位三星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没有产品订单,我们无法确认具体的制程或设备,但这份来自特斯拉的订单标志着第一步。工厂动工四年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曙光。”


对于三星获得特斯拉芯片代工大单,研调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分析师乔安认为,这显示三星在改善2纳米稳定性上的努力日渐有成效。


复旦大学获复旦微电350万元技术服务合同,将开发超大规模FPGA技术


7月28日,复旦微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复旦大学签署《技术服务合同》,委托复旦大学研究开发超大规模FPGA布局布线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合同金额350万元人民币。交易类别为接受关联方劳务类。


合同于2025年7月28日生效,到2026年12月31日结束。研究开发的知识产权将归公司所有。


复旦微电表示,基于复旦大学设有集成芯片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微电子学院,拥有先进器材及设备,聘用大量尖端专才并在微电子研究及开发方面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公司与复旦大学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公司的经营。


其进一步表示,公司与复旦大学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本次关联交易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因此类交易对关联方形成依赖。

其进一步表示,公司与复旦大学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本次关联交易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因此类交易对关联方形成依赖。


全球化收缩,日产拟停产墨西哥两家工厂


据共同社消息称,日产汽车正评估关闭旗下位于墨西哥的两家工厂: 1966年启用的首个海外工厂 Civac (库埃纳瓦卡工厂)以及其与梅赛德斯‑奔驰合资运营的 COMPAS 基地(Aguascalientes)。这两家工厂被列入日产实施“Re:Nissan”全球重振方案,该方案计划在2027年前将全球工厂数量从17家缩减至约10家,以应对经营压力和产能过剩。


Civac 工厂为日产最早海外据点,主要生产 NP300 皮卡及 Versa 车型,目前设备老化、产能利用率低下,该工厂计划在 2027 年 3 月前关闭;COMPAS 联合工厂则在年底前停止生产英菲尼迪 QX50 与 QX55,并于 2026 年初结束与奔驰的合作关系,正式停产 GLB 型号。


墨西哥中部的其他两座日产工厂——Aguascalientes 的A1与A2,将承担Civac与COMPAS转移的产能;日产计划将产品产出迁移至这些设施集中生产。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日产 2024 年于墨西哥汽车产量达近 67 万辆,为所有日系厂商最高,其中近半出口至美国,但是特朗普推动的墨西哥高额关税政策加剧了产能调整压力。


日产此前已宣布将收缩其海外版图,包括裁撤印度、阿根廷工厂,并考虑停工南非基地。这些举措围绕压缩成本、提升效率展开,同时响应其全球战略重构诉求。


该计划不仅反映日产在销量下滑、债务压力与贸易政策变化下的求生策略,也意味着其产业布局正朝集中化、高效化方向收缩。未来数年,墨西哥曾象征日产海外扩张的历史据点或将退出生产舞台。


LG新能源签署近43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订单


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7月30日宣布,公司近日承揽磷酸铁锂(LFP)电池供应项目,合同金额达5.9442万亿韩元(约合43亿美元)。


合同金额相当于该公司2024年全年销售额(25.6万亿韩元)的23.2%。该合同于7月29日签署,将自今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期限为三年。LG新能源表示,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考虑,不宜透露合同方以及合同详情。合同包含附加条款,即双方可协商将合同期延长至七年并扩大供货,因此合同金额和合同期限今后可被调整。


问界M8纯电版预售72小时小订量达15000台


7月28日,赛力斯发布公告称,问界M8纯电版预售72小时,小订量突破15000台,夜紫色下订占比超40%。


赛力斯于7月28日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消息,宣布其旗下问界M8纯电版车型在开启预售后的72小时内,小订量迅速突破15000台。值得注意的是,夜紫色车型在下订量中占比超过40%,显示出该配色的高受欢迎度。


此外,赛力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反馈,进一步优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确保按时交付预订车辆,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问界M8纯电版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预订量,主要得益于其在产品设计、性能表现及智能化配置上的突出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的纯电动车型需求日益增长,问界M8纯电版正好契合了这一市场需求。


此次预售的火爆情况,不仅彰显了赛力斯品牌的市场号召力,也将对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地位产生积极影响。预计这一利好消息将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对赛力斯的股价和市值产生正面效应。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赛力斯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问界M8纯电版的顺利生产和交付。具体包括加强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及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车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吉利汽车与国创中心成立车芯测评创新实验室,深化车级芯片合作


7月28日,国创中心发文称,7月22日,吉利汽车第一届创新生态大会暨智能空间前瞻技术展在吉利汽车研究院成功举办。在这次大会上,国创中心与吉利汽车联合揭牌成立了“汽车芯片测评联合创新实验室”。


此次实验室的成立是国创中心与吉利汽车深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双方将在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与合作,包括车载控制器中的SerDes芯片研究、推进DDR测试验证项目合作,以及建立车规级芯片测评方法体系。通过深化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双方将共同推动车规级芯片测评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创新动力。


据悉,吉利汽车6月销量为236,036辆,同比增长42%;今年累计销售1,409,180辆,同比增长47%。

据悉,吉利汽车6月销量为236,036辆,同比增长42%;今年累计销售1,409,180辆,同比增长4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萤火虫航天公司签署1.8亿美元合同,委派其执行2029年月球南极探测任务


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于 7 月 29 日宣布,已获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份价值 1.767 亿美元的商业月球载荷服务合同。根据合同,该公司将在 2029 年向月球南极运送 5 个 NASA 载荷,这标志着私营部门在参与美国月球探索方面又迈出一步。


此次任务被命名为 “蓝幽灵任务 4 号”(Blue Ghost Mission 4),将使用萤火虫航天的 “鞘翅暗面”(Elytra Dark)轨道飞行器和 “蓝幽灵” 月球着陆器,部署两辆漫游车和三个科学仪器。这些设备旨在评估月球资源、辐射及热环境等关键条件,为未来人类登月探索奠定基础。


萤火虫航天公司的首次 “蓝幽灵” 任务已于 3 月成功在月球着陆。这项名为 “天空中的幽灵骑士”(Ghost Riders in the Sky)的任务于 1 月发射,使该公司成为第二家实现月球着陆的私营企业,不过其自称是首家实现 “完全成功” 软着陆的公司。


据路透社报道,这家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公司还在筹备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旨在借助投资者对商业太空项目日益浓厚的兴趣获取资本。


“恩施硒都山泉号” 卫星出征太空


北京时间2025年7月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由浙江妙月航天应用科技建设、湖南航升卫星科技研制、湖南航升卫星科技和天勰力(山东)卫星公司共同运营。


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将推动遥感卫星技术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未来,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数据将广泛应用于农业监测、环境评估、资源勘探等多个领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0月28日,第八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暨硒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湖北省恩施市举行。开幕式上,妙月航天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舒义为恩施硒都山泉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生颁发了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的命名牌匾。


恩施硒都山泉公司是一家高端矿泉水生产企业,其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位于世界硒都恩施市高桥坝村笔架山水源保护区。


妙月航天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卫星+应用的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卫星搭载服务、科学实验卫星研制、卫星应用服务等。公司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迭代升级,为下游生态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全球覆盖卫星数据服务。


里斯火箭的首次亮相标志着澳大利亚航天发射雄心开启新篇章


吉尔摩太空科技公司(Gilmour Space Technologies)完成了澳大利亚首枚国产轨道火箭 “厄里斯”(Eris)的首次测试发射,这标志着澳大利亚在实现自主太空进入能力和小型卫星发射服务的道路上迎来了关键一刻。


这枚高 23 米、重 30 吨的 “厄里斯” 火箭采用创新的混合推进系统,从昆士兰州北部的鲍文轨道航天港发射升空,飞行约 14 秒后提前终止。尽管飞行时间短暂,但此次任务验证了吉尔摩太空科技公司研发的关键系统和基础设施。


“太空探索并非易事,”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当・吉尔摩表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等企业都经过了多次测试飞行才成功进入轨道。我们从这次任务中学到了大量经验,这些都将直接用于改进我们已在生产中的下一枚火箭。”


他补充道:“对任何新火箭项目而言,从发射台升空都是一大步。这是对我们的火箭系统、推进技术和航天港的首次真正测试 —— 事实证明,我们打造的诸多成果是可行的。”


此次发射安全进行,未造成人员伤亡或环境影响。吉尔摩强调了更广泛的意义:“目前只有 6 个国家能定期进行轨道发射,而正在研发自主能力以加入这一行列的国家寥寥无几。我们现在向加入这一群体迈出了重要一步。”


“测试飞行 1 号” 任务创下了多项全国首次:这是澳大利亚首枚全自主建造的轨道级火箭的首次集成发射,也是该国首个获得许可的商业轨道航天港的首次启用。包括推进系统、航空电子设备、软件和基础设施在内的所有核心系统,均由吉尔摩太空科技公司设计制造,且相比国际同行,其预算更为精简。


“火箭成功离塔对我们团队而言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表明澳大利亚有能力在本土设计、制造并发射火箭,” 吉尔摩说。


此次任务需要与多个监管和运营机构协调,包括澳大利亚航天局、澳大利亚民用航空安全局、澳大利亚空管服务公司以及海事部门。吉尔摩太空科技公司指出,从点火、升空、推力产生到遥测系统收集的数据,验证了直至飞行异常发生前关键部件的性能。工程师们目前正在分析数据,以确定原因,并将经验应用于已在建造中的下一枚火箭。


在 200 多名员工和 500 家澳大利亚供应商的支持下,此次任务彰显了澳大利亚在太空创新领域的发展势头。吉尔摩太空科技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再次发射,以推进其目标 —— 提供经济实惠且灵活的发射选项,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


“每一次测试,尤其是首次测试,都是学习的机会,” 吉尔摩说,“祝贺我们才华横溢的团队将我们带到这一步。向着测试飞行 2 号前进。”


YH-1000无人运输机完成复杂地形载货验证飞行


28日上午11时02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自主研发的YH-1000无人运输机在重庆梁平机场平稳着陆,重约400公斤的货箱被顺利送达。记者从该院获悉,此次飞行标志着YH-1000中大型无人运输机首次在长江流域复杂山地地形中成功完成“载货运输—跨区域飞行—自主返航”全流程验证,是YH-1000项目迈向实用化运营的关键里程碑。


本次验证飞行在重庆梁平至武隆的134公里航线上展开,航线连续翻越5座海拔超千米山峰,横跨乌江深切峡谷与长江水道。上午7时47分,飞机搭载货箱从梁平机场自主起飞,经预定航线于9时06分平稳降落在武隆仙女山民航机场,卸货后重新装载货物于9时47分返程,11时02分抵达梁平机场。


“此次验证飞行证明了YH-1000在技术层面已具备商业化运行的基础能力。”该项目团队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推进试运营工作,为西部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能。”


YH-1000项目自2024年6月立项启动。该无人机于2025年1月完成地面滑跑试验,2025年5月22日成功首飞。


深沪携手共建未来太空医院 深圳理工大学-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来太空医院研发实(试)验中心挂牌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0日讯 27日,深圳理工大学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就共建未来太空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式挂牌成立“深圳理工大学-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来太空医院研发实(试)验中心”。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轻舟总设计师常亮共同为该中心揭牌。


该中心是双方共同开展太空健康保障技术研究和转化的平台,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太空医院研制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双方将共同研制太空健康保健船、申请科研项目、推动成果转化等。


深圳理工大学未来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徐志明介绍,未来太空医院旨在为提升航天员健康保障和人类健康水平,拓展在轨医学健康监测和生命系统保障能力,聚焦先进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打破航天、医学、生物学等限制,开展前沿太空生命与健康保障等领域研发,以及为非航天员太空旅行、星系探索等太空健康保障作储备。据悉,此前深圳理工大学已与多所国立科研机构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创新医疗技术以及航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优势,携手共建未来太空医院,共同开展太空先进医学设备仪器验证,创新医疗技术和药物、生命保障系统研发,开展深空医院、星际移民关键技术积累与实(试)验等,抓住载人登月、星际资源探索等契机,构建太空综合服务与保障体系。同时,双方还将在学术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创新医疗技术以及航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优势,携手共建未来太空医院,共同开展太空先进医学设备仪器验证,创新医疗技术和药物、生命保障系统研发,开展深空医院、星际移民关键技术积累与实(试)验等,抓住载人登月、星际资源探索等契机,构建太空综合服务与保障体系。同时,双方还将在学术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欧盟执委:美欧将组金属联盟 因应中国产能过剩


欧洲联盟(EU)主管贸易事务执行委员塞夫柯维奇(MarosSefcovic)今天表示,欧盟和美国将根据贸易协议建立“金属联盟”,以减轻中国补贴生产对全球市场的冲击。


路透社报导,塞夫柯维奇说,双方为达成协议商讨数小时期间,美方官员意识到美国和欧盟钢铁业面临相同问题。因此,欧盟钢铝制造商将获得一项配额制度,以最低关税或零关税取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50%进口关税。但这项制度尚未敲定。


塞夫柯维奇在记者会说道:“这项协议明确展现在钢、铝、铜及衍生产品方面采取联合行动的前景,我称之为金属联盟,透过历史性水准的关税配额和优惠待遇,有效地为我们各自的经济体周围建立起一道联合护栏。”


这项拟议中的联盟和配额制度,显示欧美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反制逐渐增强。


塞夫柯维奇还提到:“显然问题在于产能过剩。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与非法补贴有关。”


拉马克资源公司(Ramaco Resources)获得了怀俄明州布鲁克稀土矿的五年期开采许可


拉马克资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METC、METCB)周二宣布,布鲁克矿已获得怀俄明州环境质量部土地质量处批准的第二个五年期采矿许可。


该公司表示,布鲁克矿现已完全获得许可,并补充称,其获准在谢里丹以北总面积4548.8英亩的获批土地上继续开展煤矿开采及复垦活动。


布鲁克矿被认为拥有美国最大的非常规稀土元素及关键矿物矿床,这些矿物源自煤炭和含碳矿石。


稀土是实现电气化经济的关键元素,对生产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强磁铁而言至关重要。目前美国仅有一座正在运营的磁性稀土矿,即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斯山矿。


与此同时,中国已掌控全球91%的稀土精炼活动、87%的氧化物分离产能以及94%的磁铁生产能力。


7月11日,煤矿企业、行业利益相关方以及地方、州和联邦官员共同纪念了布鲁克矿碳矿石稀土项目的启动。该项目是美国70多年来首个新稀土矿,也是怀俄明州50多年来首个新煤矿。


该公司表示,布鲁克矿含碳矿石中所含稀土及关键矿物的国内开采和精炼能力,是美国在减少对国防、科技和清洁能源领域至关重要的关键矿物的国外依赖方面所取得的一个战略里程碑。


本月,拉马克资源公司发布了一份初步经济评估报告。报告基于当前每年产煤200万吨的矿山计划,概述到2028年,稀土及关键矿物业务的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将达到1.34亿美元。


今年早些时候,怀俄明州州长马克・戈登批准了该州能源局推荐的610万美元能源配套基金拨款,用于支持在布鲁克矿建设一座中试加工厂。该工厂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工建设。


托雷克斯黄金公司将以约 4.49 亿加元收购普瑞姆矿业公司


托雷克斯黄金资源公司(Torex Gold Resources)将收购普瑞姆矿业公司(Prime Mining)全部已发行及流通普通股,此次交易对普瑞姆矿业公司的股权估值约为 4.49 亿加元。收购方将向普瑞姆矿业公司股东发行约 1050 万股托雷克斯公司股票。普瑞姆矿业公司股东每持有 1 股普瑞姆矿业股票,将获得 0.060 股托雷克斯公司普通股。该交易较普瑞姆矿业股票 30 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 32.4%。交易完成后,普瑞姆矿业公司股东将持有托雷克斯公司约 10.7% 的股份。此交易预计于 2025 年下半年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墨西哥反垄断法的审批进度。

托雷克斯黄金资源公司(Torex Gold Resources)将收购普瑞姆矿业公司(Prime Mining)全部已发行及流通普通股,此次交易对普瑞姆矿业公司的股权估值约为 4.49 亿加元。收购方将向普瑞姆矿业公司股东发行约 1050 万股托雷克斯公司股票。普瑞姆矿业公司股东每持有 1 股普瑞姆矿业股票,将获得 0.060 股托雷克斯公司普通股。该交易较普瑞姆矿业股票 30 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 32.4%。交易完成后,普瑞姆矿业公司股东将持有托雷克斯公司约 10.7% 的股份。此交易预计于 2025 年下半年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墨西哥反垄断法的审批进度。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