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建筑行业破局增长:建筑行业在绿色智能浪潮中的新路径

当前建筑行业呈现出“总量可观但增速调整” 的整体态势。作为全球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在全球份额中占据关键位置,区域间发展则呈现明显差异—— 部分经济活跃省份凭借产业聚集效应成为行业核心区域,而外向型城市则成为建筑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起点。


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企业数量与从业人员规模的反向变化,折射出行业正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机器换人” 的趋势加速改变传统作业模式。与此同时,行业利润空间面临持续压力,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发展分化逐渐加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市场资源、利润获取上呈现不同境遇。不过,重大工程项目与新兴领域建设仍为行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城市更新的深入推进也为存量市场开发注入新活力。


一、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显示,建筑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形成初期具有相当高的发展速度和活力,所以我国建筑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目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我国建筑业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目前正处于有利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业企业总产值从2015 年的18.08 万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32.65 万亿元,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24 年较2023 年增长1.21 万亿元,同比增长3.85%。


二、未来方向:绿色智能与海外拓展的双重发力双碳目标推动下,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已从“被动达标” 转向“主动提质”。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国家将碳中和要求纳入建筑领域法规,绿色建筑标准不断升级,从建筑能源利用、建材选择到碳排放考核,形成全链条的绿色要求。能源方面,建筑与光伏等清洁能源的融合成为新趋势,建材领域则朝着低碳化、可循环方向发展,建筑垃圾的减量与回收利用也成为行业重要课题。


智能建造作为提升行业效率的关键路径,正从政策引导走向实际应用。当前  建筑业数字化水平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追赶步伐迅速。在设计环节,数字化技术实现全周期协同,有效减少设计环节的变更与误差;施工环节,各类智能装备的应用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运维环节,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让建筑运维更精准、高效,能耗控制更具成效。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海外拓展成为建筑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选择。“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为中国建筑企业提供广阔空间。不同规模的企业依据自身优势,在海外市场各有侧重,有的聚焦高端基建领域,有的深耕民生类建设项目,共同推动中国建筑技术与服务走向全球。


三、行业展望:分化与机遇中的突围之路


未来几年,建筑行业将进入明显的分化阶段。头部企业凭借资源、技术与规模优势,通过承接重大项目、行业整合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中小企业若不能及时跟上转型步伐,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更大压力。政策层面,城市更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将持续释放市场机遇,但地方债务管控与行业规范整治也将推动行业加速洗牌,淘汰不符合发展要求的企业与模式。


总体而言,建筑行业正告别传统粗放的增长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无论是绿色转型、智能升级,还是海外市场拓展,都需要企业将新发展理念融入业务全链条。只有主动适应行业变革,积极拥抱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抓住行业转型带来的新机遇。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转自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建筑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2026-2032年中国建筑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2026-2032年中国建筑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共十五章,包括中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6-2032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前景及趋势,2026-2032年中国建筑业投资策略探讨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