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耳聋检测市场空间大,新生儿基因检测有望有效预防。我国8296万残疾人群中,听力残疾人群以2780万居首。每年新发出生缺陷例数高达90万,其中先天性听力障碍约3.5万例,仅次于先天性心脏病;若加上迟发性/药物性耳聋患者,每年新增的听力障碍人数可达6万人。
2018年听力障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全国耳聋相关基因突变携带率约为4.4%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超过60%先天性聋儿由遗传因素导致,同时超过80%聋儿的父母听力正常,从而减少出生缺陷的首要问题在于婚前/孕前进行基因检测、排除基因影响;此外,常规的听力筛查无法识别迟发性/药物性耳聋,而对新生儿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预防外力/药物等因素诱发耳聋,同时耳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还能有效避免语言残疾、防止因聋致哑。
导致耳聋的危险因素
大约60%的致聋病因是基因缺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耳聋基因检测应用于多种场景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对传统听力筛查方法,耳聋基因检测可预防迟发性/药物性耳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耳聋检测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只有7家企业的耳聋基因检测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博奥生物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华大基因(产品未报证、只提供服务)的市占率约20%,凯普生物约为15%,其他企业包括英盛、致善、智海、中生北控、博奥晶芯。
各企业产品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新生人数1523万人,假设按照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的目标,若以耳聋试剂产品平均出厂价150元计算,则销售规模为20.56亿元,当前渗透率约为9%;如考虑婚前/孕前/产前筛查、听障诊疗、安全用药指导等其他场景,市场空间或超3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