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分析【图】

    1、劣币驱逐良币,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体制问题导致我国药企创新意识不强,用药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前些年,以药养医的制度导致抗生素、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等品种畅销。在此背景下,多数药企依靠投机政策漏洞即可取得较好的受益,因此普遍缺乏创新积极性,市场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通过对比国内外不同类型药物的用药规模,可以发现我国的用药结构与国际市场差异较大:我国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其他(主要是中药)和全身性抗感染药(主要为抗生素),而国际市场上则为抗肿瘤用药和糖尿病用药。

国内近年来的主要用药类别排序( 亿元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儿科用药市场竞争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国内外销售排名前 20 的药品品种差异巨大,我国近年正发生积极变化。国内销售排名前20 的品种中,有 7 个中药注射剂以及若干辅助用药和抗生素。而国际市场销售排名前 20 的品种中,有 6 个单抗类药物。我们认为用药结构的差异并非由疾病谱差异导致,而是由前述的以药养医体制所致。但通过对于 2012 年和 2016 年国内医院市场销售前 20 的品种,发现国内市场在发生积极变化:一些治疗性品种的排名上升,如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一些辅助性品种排名下降,如血栓通、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等。

2012 和2016 年 国内医院市场销售前 20 名品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剩余专利期限过短

    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我们统计了近年来国内上市的 1.1 类新药从申报临床到获批上市的时间周期,平均耗时 7.2 年,中位数为 8 年。
由于审批时间过长导致 国内新药上市后的剩余专利期限远低于美国。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2009-2016 年获批的 10 个 1.1 类新药剩余专利期限 9 年,而查阅美国 FDA 历年批准的新药上市后专利剩余期限平均为 13.2 年,剩余专利期限过短影响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2009-2016 年获批的 10 个1.1 类新药剩余专利期限9 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前些年创新药的赚钱效应不明显

    2004 年医保目录仅纳入 1/3 前期上市新药,2005 年仅有近半前期上市新药品种实现进院销售,且占比较小。据统计,2004 之前上市的 33 个自主研发的 1 类化学药中,仅 11 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占比 1/3,其中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口服制剂被列为甲类品种。此外,根据 2005年对 16 大城市 300 多家样本医院的统计,33 个前期上市的自主研发 1 类化药中,有 16 个出现在医院的临床用药中,其中 9 个为医保报销品种。具体分析表明,这 16 个药品的购药金额占 2005 年医院购药总金额的 0.67%,有 4 个进入医院 2060 个药品销售的前 500 强。其中,依替米星表现最佳,进入前百强,且位居氨基糖苷类药物之首,但生产厂家多达 12 家。

本文采编:CY334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运营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运营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运营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创新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024-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2024-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投资风险分析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