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航空装备升级需求强劲,航空电机系统规模将增至203.2亿元[图]

内容概况:航空电机系统是指飞机上执行飞行保障功能的所有电机及其相关系统的总称,通过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和利用,结合飞机的相关信息,采取一定的做功方式,完成各种飞行保障功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装备持续升级、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以及军民融合战略深入实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3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军用飞机新型号列装提速、民用航空市场逐步复苏,以及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兴起,共同推动了对高性能、高可靠性航空电机系统的持续需求。2025年以来,随着C919等国产大飞机批产加速、ARJ21支线客机运营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多款新型军用飞机进入量产阶段,航空电机系统配套需求显著提升。当前,行业正朝着高功率密度、轻量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演进,并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在此背景下,预计2025年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3.2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卧龙电驱(600580)、新兴装备(002933)、广信科技(920037)、东材科技(601208)、宁波韵升(600366)、金力永磁(300748)、江特电机(002176)、方正电机(002196)、全柴动力(600218)等。


相关企业: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温州飞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航天电机系统有限公司、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航空电机系统的特征、航空制造业行业市场规模、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航空电机系统行业产业链、交流电动机行业产量、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一、航空电机系统行业概述


航空电机系统是支撑飞机电气化的重要基础。它不仅负责提供飞机所需的电力,还涉及多种电气设备的控制和监测,确保飞机的安全与性能。航空电机系统具备高效、可靠与安全的核心特征。在飞机运行过程中,它能够稳定地提供电力,并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状态,确保飞机的电气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航空电机系统的特征


航空电机系统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变频交流发电机系统、高压直流发电机系统、多电发动机内装式发电机系统、航空永磁电动机系统、高功率密度电机系统。每种类型的电机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共同构成了航空电机系统的丰富多样性。

航空电机系统的分类


二、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发展背景


‌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航空制造业即航空装备制造业,是指在地球在大气层中的飞行器的设计、测试、制造和维修,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设备如地面监控设备、调试设备、加工装调等设备的制造。2023年5月,我国商业航空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国产商飞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这结束了我国没有自主品牌商业大飞机的历史,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的新征程,国产航空装备制造真正开始走向国际顶尖领域。大飞机长产业链、高关联度、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特征推动着航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引领航空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几年我国航空制造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据统计,2018-2024年,中国航空制造业行业市场规模从2357亿元增长至51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85%。预计2025年中国航空制造业行业规模将达到6017亿元。航空电机系统作为航空制造业的核心功能单元,承担着飞行器发电、配电与电力驱动等关键任务。随着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进程加速和航空装备升级,将推动航空电机系统向更高功率密度、更强可靠性和智能化方向持续发展。

2018-2025年中国航空制造业行业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是航空电机系统迈向新阶段的核心驱动力。作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航空器的动力与控制核心,航空电机系统直接决定了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其技术升级与产业规模扩张与低空经济的演进深度绑定、互为支撑。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发展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可以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规模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6703亿元,同比增长32.47%,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规模将达到10645亿元。

2021-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三、航空电机系统行业产业链


航空电机系统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电工材料、绝缘材料、永磁材料、碳纤维、发电机、电动机、控制系统等。其中,发电机负责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飞机的各类电子设备和系统供电;电动机则可辅助飞机的启动、飞行姿态调整等操作;控制系统能够精准调节电机的运行参数,保障电机高效稳定地工作。产业链中游为航空电机系统的研发设计和总装集成环节。产业链下游则直接面向航空制造企业和航空公司等用户。

航空电机系统行业产业链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以交流电动机为例,作为电动机领域的关键分支,交流电动机通过交流电驱动实现旋转运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导致这些行业对电动机的需求量下降,从而影响了交流电动机的产量。2024年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为35321.7万千瓦,同比下降4.05%。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为26041.9万千瓦,同比增长1.1%。作为航空电机系统的重要上游环节,交流电动机的产量波动直接传导至航空领域,影响航空电机系统的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与生产成本控制。

2017-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及增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四、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航空电机系统是指飞机上执行飞行保障功能的所有电机及其相关系统的总称,通过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和利用,结合飞机的相关信息,采取一定的做功方式,完成各种飞行保障功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装备持续升级、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以及军民融合战略深入实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3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军用飞机新型号列装提速、民用航空市场逐步复苏,以及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兴起,共同推动了对高性能、高可靠性航空电机系统的持续需求。2025年以来,随着C919等国产大飞机批产加速、ARJ21支线客机运营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多款新型军用飞机进入量产阶段,航空电机系统配套需求显著提升。当前,行业正朝着高功率密度、轻量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演进,并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在此背景下,预计2025年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3.2亿元。

2020-2025年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五、航空电机系统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已形成国内外企业共同发展的竞争格局。国际领先企业如西门子、MAGicALL、EMRAX等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则以卧龙电驱、中航工业电源、航空工业万里等为代表,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国产化替代战略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推动着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促进整个行业向更高集中度和更完善产业生态的方向发展。

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代表企业及相关介绍


1、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电机及控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可以应用于防爆、暖通、工业、新能源交通等领域,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包括机器人组件和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兴领域。电机及控制业务是公司的关键核心业务。公司并购了数家海外知名电机及控制类产品制造企业和国内大型电机龙头企业南阳防爆,在全球化制造布局和营销服务网络、销售规模、产品覆盖面、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通过对国外公司的品牌和技术优势与国内公司的制造成本优势的融合,公司的市场号召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形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持续压迫。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机及驱动类产品制造商,公司在高压驱动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高端和超高端家用电机、振动电机等领域已经逐步取得了行业的全球领导权。数据显示,2024年卧龙电驱工业电机及驱动营业收入为90.66亿元,同比下降6%。

2021-2024年卧龙电驱工业电机及驱动营业收入


2、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以伺服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航空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分为机载设备和技术服务及其他两类,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等航空装备领域,属于高科技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公司机载设备类产品目前主要包括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类产品、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类、外挂封严装置等产品。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类产品是以智能控制技术/精密传动技术为基础的随动系统类产品,主要由智能控制计算机、电传动机构、伺服电机等部件构成,主要应用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类产品主要是视频信息探测、采集、处理、压缩、记录、显示和传输设备产品,包括机载用视频处理系统和视频记录仪等。外挂封严装置是某型飞机的配套产品,用于实现飞机外挂物投放后机翼结构上各外挂点的相关功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兴装备机载设备营业收入为1.69亿元,同比下降19.52%。

2020-2025年上半年新兴装备机载设备营业收入


六、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


航空电机系统将深度融合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具备自主感知能力的智能体系。通过部署多类型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电机运行的温度、振动等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智能控制系统将根据飞行状态动态优化输出特性,在保障性能的同时提升能效。远程运维平台的发展将实现预测性维护,显著提升系统可靠性与维护效率,为多电飞机提供更智能的动力保障。


2、轻量化


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将重点突破轻量化技术瓶颈,采用非晶合金等新型软磁材料降低铁损,结合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结构减重。通过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技术,精确控制零部件壁厚与内部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减重。冷却系统的创新设计将采用微型化散热通道,减少传统冷却组件的重量。轻量化发展不仅提升功率密度,还将显著降低飞机燃油消耗。


3、集成化


航空电机系统将向机电一体化深度集成,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与发动机、飞控系统的无缝对接。多物理场耦合技术将优化电磁兼容与热管理性能,解决高密度集成带来的散热难题。系统级封装技术将功率器件、控制电路与传感器高度集成,减少连接线束与接口数量。集成化发展不仅简化飞机结构,更通过功能融合提升系统整体效能与可靠性。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航空电机系统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全球及中国航空电机系统案例解析,中国航空电机系统政策环境及发展潜力,中国航空电机系统投资机会及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