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聚乳酸(PLA)降解塑料是以可再生植物资源为原料制成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按乳酸单体结构及共聚方式分为PLLA、PDLA等多类型,适配包装、医疗等多场景,相较传统石油基塑料具有原料可再生、碳排放低、生物相容性好等核心优势,是政策支持下的优质环保替代材料。在全球绿色低碳共识与国内“禁塑限塑”“双碳”政策体系双重驱动下,全球及中国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规模与产能均快速增长,PLA作为主流品类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中长期仍将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国内行业呈现头部企业引领、中外差异化竞争格局,丰原集团、海正生材等本土龙头推进全产业链布局,跨国企业深耕高端市场,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未来行业将持续突破核心技术、优化产品性能与成本,拓展高附加值应用场景,构建可持续循环体系,实现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上市企业:金发科技(600143.SH)、海正生材(688203.SH)、中仑新材(301565.SZ)、中粮科技(000930.SZ)、中国化学(601117.SH)、恒力石化(600346.SH)、金丹科技(300829.SZ)
相关企业: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生建可降解聚乳酸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鼎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东明塑料包装有限公司、陕西正耀包装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降解塑料、“禁塑”、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现状、聚乳酸降解塑料产能、聚乳酸降解塑料企业布局、聚乳酸降解塑料发展趋势
一、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相关概述
聚乳酸(PLA)是一种以可再生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制得乳酸,再经化学聚合形成的生物基可降解聚酯类材料。其分子链中的酯键在特定条件下易断裂,最终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循环。
聚乳酸降解塑料主要依据乳酸单体立体异构及共聚改性方式分类,包括由L-乳酸聚合、机械强度高的聚左旋乳酸(PLLA),性能与PLLA类似、多用于共混提升熔点的聚右旋乳酸(PDLA),由D-乳酸和L-乳酸无规共聚、降解快且韧性好的聚消旋乳酸(PDLLA),以及通过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可灵活调节降解速度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不同类型分别适配包装、医疗、纺织等不同应用场景。
相较于依赖不可再生石油资源、废弃后易造成白色污染的PE、PP等传统塑料,以及成本更高的PHA、原料供应受限的PBS等其他可降解塑料,聚乳酸降解塑料以玉米、秸秆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生产中碳排放远更低,还能通过注塑、吹塑等常规工艺加工适配现有设备,且兼具良好的透明度与接近PET的抗拉强度。同时它安全性突出,不含双酚A等有害物质,适配食品包装场景,更因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可制成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等医疗器材,工业堆肥下能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部分还可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高回收率的闭环回收,在政策推动下成为兼顾环保、实用性与多场景适配性的优质塑料替代选择。
二、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政策
塑料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之一。近年来,在“禁塑限塑”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和“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已构建起系统化、多层次的政策支撑体系:从《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等专项产业引导政策,到《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专项资金支持机制,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等法治保障措施,形成了覆盖产业规划、技术创新、资金扶持、场景拓展和合规监管的全链条政策闭环,为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规模化应用与高质量升级提供了坚实而系统的制度支撑。
三、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
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以玉米、甘蔗等高糖农作物为核心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得乳酸单体,该环节受原料供应稳定性与价格波动影响显著,同时国内企业正加速探索秸秆、糖蜜等非粮原料以降低对粮食资源的依赖;中游为聚乳酸生产制造,通过乳酸聚合与成型工艺制得纯聚乳酸,并通过共混改性技术(如与PBAT、PBS共混)提升材料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需求,当前国内企业已突破丙交酯核心原料规模化量产技术,推动产能扩张与成本下降;下游应用广泛覆盖包装材料(食品容器、膜袋)、一次性餐具、纤维织物、3D打印耗材及医疗辅助器材等领域,其中包装领域占比超40%,医疗领域因可降解缝合线、骨钉等创新应用增速较快,同时政策驱动下快递包装、农膜等场景需求持续释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多元化延伸。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四、全球及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正系统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主要举措包括限制或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完善回收与循环体系、推广生物基塑料以减少化石资源依赖,并支持可降解塑料实现绿色替代。在全球“禁塑”政策持续深化与公众环保意识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包装、农业等领域对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显著增长,共同推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已达约247万吨,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573万吨,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在18%以上,显示出强劲的产业扩张势头。
在各类生物降解材料中,以聚乳酸(PLA)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因原料可再生、碳足迹低而备受关注。其中,PLA已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是当前市场应用最广的生物降解塑料,其主流生产工艺为“二步法”,即乳酸先环化生成中间体丙交酯,再经开环聚合形成聚乳酸。尽管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新材料在特定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但聚乳酸(PLA)凭借其成熟的产业链与综合性能优势,仍将在中长期保持主流地位。预计到2029年,PLA在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约42%,持续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覆盖生产、消费、回收与替代环节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替代开发”协同并重的治理路径。在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实现强劲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299亿元,同比增长29.59%。随着公众环保意识持续提升以及合成生物学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突破480亿元,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的明星产品,聚乳酸降解塑料凭借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加工性能,在包装材料、医用耗材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市场对其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直接带动国内聚乳酸产能持续扩张。数据显示,2020-2024年间我国聚乳酸产能从8.9万吨跃升至30.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7%,预计2025年产能将进一步攀升至36.5万吨。
五、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在“禁塑限塑”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聚乳酸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化与产能扩张,以抢占市场先机。以丰原集团、海正生材、金丹科技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加快构建“原料—乳酸—丙交酯—PLA”一体化布局:丰原规划建设50万吨级产能,海正生材凭借国际领先的丙交酯纯化与增韧技术,主导3D打印、医用耗材等高端领域;金丹科技则依托全球领先的乳酸产能,持续强化成本优势。与此同时,金发科技、联泓新科等企业侧重于材料改性及多品类拓展,而海南赛诺、彩虹精化等则深耕烟用薄膜、复合改性母粒等细分应用场景。在国际层面,以NatureWorks、TotalCorbion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也通过合资建厂、技术授权等方式深化在华布局,与本土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共同推动中国聚乳酸行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持续演进。
六、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全产业链自主化、高附加值应用拓展与绿色循环体系建设三大方向深入推进:行业将持续聚焦丙交酯等核心技术的攻关与产业化,推动材料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重点开拓医用材料、高端纤维及工程塑料等高价值领域,推动产业从一次性制品向高技术含量场景转型;同时加速构建覆盖非粮生物质原料、化学回收与环保降解的可持续循环体系,以实现与"双碳"目标的深度协同发展。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突破技术瓶颈,强化产业链自主
未来,中国聚乳酸行业将集中突破以丙交酯为核心的合成技术壁垒,推动全产业链的自主化与规模化。企业会持续加码研发,优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的完整工艺路线,致力于稳定高纯度丙交酯的供应,以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与此同时,通过共聚改性、立构复合等分子设计技术,以及与其他材料共混来改善PLA的耐热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将成为技术攻关的重点,为拓展高端应用领域奠定基础。
2、拓展高端应用,驱动价值提升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中国聚乳酸企业将积极从一次性包装、农膜等传统应用领域,向医疗健康、工程塑料、高端纤维及3D打印等高价值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在医疗方向,生物相容性良好的PLA材料有望在外科手术缝合线、骨固定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等方面实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复合改性提升性能后的PLA工程塑料,将更多地出现在汽车内饰、电子电器部件等对材料要求苛刻的场景中。
3、构建循环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中国聚乳酸行业将更加注重构建覆盖"原料—制备—应用—回收"的绿色循环体系。在原料端,积极开发利用秸秆、地沟油等非粮生物质资源,降低对粮食作物的依赖,并有效控制成本。在回收环节,行业将着力推动化学回收等技术的研发与规模化应用,并协同完善垃圾分类与工业堆肥等后端处理基础设施,确保PLA制品在使用后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高效、环境友好的降解与循环。此外,政策层面也有望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场与回收补贴机制,为生物基材料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提供系统性支持,最终推动聚乳酸产业与"双碳"目标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风险及对策,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发展及竞争策略分析,聚乳酸降解塑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