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不断提高,抗震支架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目前,抗震支架已从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扩展到商业综合体、数据中 心、工业厂房乃至住宅等各类建筑。特别是在5G基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抗震支架的应用正在快速普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9.42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首钢股份(000959)、鞍钢股份(000898)、包钢股份(600010)、宝钢股份(600019)、南钢股份(600282)、中国建筑(601668)、北新路桥(002307)、天健集团(000090)、上海建工(600170)等。
相关企业:喜利得(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沃雷文建筑安装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深圳优力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国泰强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久鹏恒业集团有限公司、盛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凡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华固建筑配套工程有限公司、安固士(天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玫德雅昌集团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抗震支架行业产业链、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规模、抗震支架行业竞争格局、抗震支架行业发展趋势
一、抗震支架行业相关概述
抗震支架是一种用于增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构件系统,主要用于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其设计和安装需遵循相关技术标准,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分散和吸收能量,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
抗震支架属于建筑抗震设施的一部分,通常由锚固体、加固件、连接件及支撑件组成。这些部件通过特定方式组合,形成完整的支撑体系。抗震支架的主要功能并非完全消除地震影响,而是通过合理设计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冲击,减少非结构构件(如管道、风管、桥架等)的损坏风险。这种保护措施有助于维持建筑内部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
抗震支架根据材质可分为金属支架和非金属支架。金属支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适用于承载较重的管道系统;非金属支架如塑料支架,适用于化学腐蚀性较强的环境。根据结构形式,抗震支架可分为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和弹簧支架等,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二、抗震支架行业发展背景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大概发生几百万次地震。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地震形成的机理,地震预测也仅处在探索阶段。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占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地震,约57%的人口、51%的城市和58%的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2024年,我国共发生3.0级以上地震1066次,3.0到3.9级738次,4.0到4.9级267次,5.0到5.9级54次,6.0级到6.9级5次,7.0级以上2次。在地震中,超过95%的伤亡事故都是由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倒塌所导致。因此,在大型项目的前期阶段,建筑结构的抗震超限已成为必备的审查项目。在此背景下,抗震支架作为一种关键的结构措施,逐渐得到发展。
三、抗震支架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抗震支架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塑料、橡胶等。中游是指抗震支架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抗震支架的应用领域,抗震支架广泛应用于多种建筑类型中,特别是那些对内部设备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所。例如:商业建筑、工业设施、公共设施、住宅建筑等。
抗震支架主要采用的材料为金属,尤其是以钢材为主,这是因为钢材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时产生的能量,从而保护建筑结构及其内部设施免受破坏。钢材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家电等众多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内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大型项目对钢材需求形成有力支撑;加之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高端钢材消费,汽车轻量化、机械装备智能化等领域对特种钢材的需求显著增加;此外,国际市场对中国钢材的依赖度保持高位,出口需求成为拉动产量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9月中国钢材产量达到11.04亿吨,同比上涨5.4%。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四、抗震支架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地处地震多发区域,地震活动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强度和频率都相当高。在2008年汶川地震前,国内建筑项目中几乎未涉及抗震支架的概念,相关领域处于空白状态。汶川地震后,国家紧急修订并颁布了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提出了“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的抗震要求,并规定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2014年,中国发布了GB5098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并于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2015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发布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这些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意味着之后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支架设计,这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不断提高,抗震支架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目前,抗震支架已从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扩展到商业综合体、数据中 心、工业厂房乃至住宅等各类建筑。特别是在5G基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抗震支架的应用正在快速普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9.42亿元。
五、抗震支架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梯队来看,第一梯队为国际巨头,以瑞士喜利得(HILTI)、德国慧鱼(Fischer)、荷兰沃雷文(Walraven)为代表,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口碑,垄断高端细分市场;第二梯队为国内本土龙头企业,以久鹏恒业、盛年科技、优力可科技、置华抗震等为代表,是行业核心主导力量,具备“技术+渠道+产能”综合优势;第三梯队为中小企业,它们主要依靠价格竞争获取低端市场份额。随着抗震支架行业的持续发展,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市场正从分散走向整合。
1、久鹏恒业集团有限公司
久鹏恒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抗震支架、综合支架、管廊支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等业务。久鹏恒业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紧固件制造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整合资源逐步建立了产品设计、加工、制造、表面处理、成品包装、销售、施工及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模式。目前,公司产品规格齐全,质量可靠,远销全国各地,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2、盛年科技有限公司
盛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专业从事地震保护技术综合服务运营商, 是一家集设计、咨询、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产品主要有隔震平台、空气隔震、抗震阻尼、地震感应系统、抗震支架等,为数据设备、电子工业设备、实验室精密设备、馆藏文物、建筑机电系统的地震保护和振动控制,提供“震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六、抗震支架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震支架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新型材料、智能化技术等的应用将推动抗震支架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在全球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抗震支架行业也将朝着更环保、节能、可回收的方向发展。这将为抗震支架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此外,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抗震支架行业将面临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抗震支架企业有望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抗震支架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6-2032年中国抗震支架产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预测,2026-2032年中国抗震支架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