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中国作为碳碳复合材料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6%。主要得益于光伏产业对热场材料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应用的不断深化。未来,随着下游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快,对具备优异耐高温、抗热震特性的碳碳复合材料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5年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8.65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金博股份(688598)、博云新材(002297)、北摩高科(002985)、天宜新材(688033)、中复神鹰(688295)、吉林化纤(000420)、光威复材(300699)、金发科技(600143)、航天电子(600879)等。
相关企业: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江苏德晴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米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美兰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凯泊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烟台鲁航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碳碳复合材料行业相关政策、碳碳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碳碳复合材料行业产量、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一、碳碳复合材料行业概述
碳碳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沉积碳(如热解碳或高分子材料热解形成的固体碳)为基体材料,通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复合材料。几乎全是碳元素,由树脂碳、碳纤维、热解碳构成,具有极高的碳含量。
二、碳碳复合材料行业政策
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将推动碳碳复合材料行业的持续发展。这些政策包括鼓励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等,为碳碳复合材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例如,2024年10月,工信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印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参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新材料产业分类,聚焦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材料等6个材料领域,以及1个材料综合应用领域,分科技、产业和计算三类,支持建设数据资源节点。202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明确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列为重点支持领域,该政策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三、碳碳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
碳碳复合材料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碳纤维、碳化硅、甲烷等。产业链中游是将碳纤维与碳基体复合,形成高性能材料。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是用作耐热材料、摩擦材料、高机械性能材料等,被用于航空航天(火箭喷管喉衬、热防护材料及发动机热结构件)、刹车材料(高铁、飞机刹车盘)、光伏热场(保温桶、坩埚、导流筒等部件)、生物机体(人工骨)等领域。
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作为主要增强材料,与碳基体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兴材料,凭借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正加速渗透至航空航天、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高附加值领域。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叠加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下探与政策支持的多重助力,中国碳纤维行业实现显著成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7.6亿元迅速扩张至2024年的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8%。未来,随着碳纤维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与供给能力的不断提升,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将获得更稳定、低成本的原料支撑,进一步推动其在光伏热场、刹车系统、高温装备等领域的渗透率提升与应用场景拓展,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四、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碳基体所形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比重轻、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耐腐蚀、摩擦系数稳定、导热导电性能好等优良性能,是制造高温热场部件和摩擦部件的优质候选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近年来,伴随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扩张,碳碳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高温强度、耐热冲击性和轻量化特性,逐步取代传统石墨成为光伏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的主流材料,推动了行业需求的显著增长。在半导体热场、航空航天制动、高端汽车刹车及锂电池负极等新兴领域,其应用渗透也呈现持续提升态势,展现出广阔的市场潜力。数据显示,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产量从2017年的2.2千吨增长至2024年的6.5千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6.74%。未来,随着下游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材料在更多高温、高强场景中的技术成熟与成本优化,预计2025年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产量将增长至7.1千吨。
中国作为碳碳复合材料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6%。主要得益于光伏产业对热场材料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应用的不断深化。未来,随着下游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快,对具备优异耐高温、抗热震特性的碳碳复合材料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5年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8.65亿元。
五、碳碳复合材料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全球碳碳复合材料市场呈现较高集中度,产能主要分布于日本、西欧及美国等地区。SGL Carbon、Toyo Tanso、Tokai Carbon、Nippon Carbon、MERSEN BENELUX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成熟的产业链布局,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企业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产品性能卓越、品牌认可度高、客户资源稳定,并在工艺创新与质量管控方面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相比之下,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国内企业通过持续地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在材料性能和工艺水平上取得显著突破,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目前,已涌现出以金博股份、博云新材、东映碳材、顶立科技、北摩高科、天宜新材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骨干企业,共同推动中国碳碳复合材料产业向高端化、自主化方向稳步迈进。
1、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先进碳基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公司基于碳基材料底层通用技术,不断拓展碳基材料的应用领域,目前已完成在光伏、半导体、交通、锂电、氢能五大领域的产业布局,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先进碳基材料研发与产业平台,使公司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碳基材料制造商与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先进碳基材料产品及相关服务,先进碳基材料是指碳或者以碳为基体复合其他元素的材料,主要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碳陶复合材料、石墨、碳纳米管、多孔碳、硅碳等。碳基材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交通、锂电、氢能、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公司作为碳/碳复合材料热场龙头企业,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碳复合材料制造核心技术,多年来在研发方面保持高强度的投入,在碳/碳复合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积累和技术先进性方面保持优势地位,可为光伏、半导体材料制备提供满足技术需求的国产化产品解决方案。公司开发的光伏、半导体用碳基材料产品积极响应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的综合性能,进一步满足光伏、半导体行业对碳基复合材料产品的技术需求和应用要求。从公司经营情况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金博股份营业收入为6.18亿元,同比增长40.34%。
2、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航空机轮刹车系统及刹车材料、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和稀有金属粉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涉及航空、航天和民用工业等领域。公司建有“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方面,公司与航天系统内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历年来从研制阶段即开始提供多个型号航天发动机用碳/碳复合材料产品。目前有二十多个型号碳/碳复合材料产品已定型并批量生产,另有三十多个新型号航天发动机用碳/碳复合材料产品处在研制阶段。商用航天领域,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所研发的碳/碳喉衬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快舟系列”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上。公司是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碳/碳复合材料的重要研制、生产基地,为多家航天企业提供碳/碳喉衬产品配套。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博云新材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营业收入为1.31亿元,同比增长67.95%。
六、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将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重点围绕高性能碳纤维预制体结构设计、界面调控技术以及快速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等方向展开。通过开发新型多维编织技术和纳米级界面修饰方法,显著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推进智能化制造装备与在线监测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沉积工艺的精准控制和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更可靠的材料解决方案。
2、绿色化
在绿色化发展方面,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将着力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友好体系。通过开发生物质源碳纤维前驱体技术和再生碳纤维应用方案,降低对化石原料的依赖;优化低温低压CVD工艺路线,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排放;建立碳碳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体系,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这些举措将推动行业形成从原料获取、生产制造到废弃回收的完整绿色闭环。
3、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在应用领域拓展方面,碳碳复合材料将突破现有市场边界,向更广阔领域渗透。除了持续深耕航空航天、光伏热场等传统优势领域外,将加速向氢能装备、核能系统、半导体制造等新兴战略产业延伸。同时,在轨道交通刹车系统、特种防护装备等民用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也将取得重要进展,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市场格局,为行业创造持续增长空间。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6-2032年中国碳碳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预测,2026-2032年中国碳碳复合材料行业投资机会及投资风险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