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良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涂布机、卷绕机等设备上表现突出,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进步显著;产品种类丰富,覆盖锂电池生产全流程且可定制;企业规模和数量都在增长,形成完整产业生态。目前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2年已达1000亿元,但2024年市场规模略有下降,约为750亿元。
一、定义及分类
锂电设备是指用于锂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设备的统称。锂电池生产工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锂电设备在保障锂电池的性能、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锂电设备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审批重大建设项目,确保项目符合整体规划与资源环境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则侧重于行业管理和监督,制定准入条件与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同时,工信部积极推动锂电设备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组织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产学研合作,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该协会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涵盖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等,像为锂电设备制定质量检测和技术规范,提升行业整体质量。二是推动行业信息交流与技术推广,通过组织活动让企业了解行业动态、需求变化和技术趋势,并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三是进行行业自律管理与协调,规范市场竞争,协调企业合作与纠纷,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锂电设备行业的发展,如《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通过规范锂电池极片涂覆、卷绕等关键制造工艺,以及涂布机、卷绕机、辊压机等关键制造设备的相关要求和测试方法,有助于企业实现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升锂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清洁生产已成为锂电设备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制造工艺与设备标准中关于清洁生产的要求,将促使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提升整个行业的环保形象。
三、行业壁垒
技术壁垒
锂电设备行业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高度复杂和精密的制造技术上。锂电池的生产涉及电气自动化、电子技术开发、测量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新进入者往往面临技术研发的难题,如研发技术路线偏差、研发投入成本过高、研发进程缓慢等。此外,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标准日益提高,对企业的技术更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技术壁垒是锂电设备行业的重要门槛之一。
2、人才壁垒
锂电设备行业的人才壁垒同样显著。由于该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极高。这些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熟练掌握锂电池设备的研发、制造和维护技术。然而,目前市场上这种复合型人才相对稀缺,且培养周期较长,新进入的企业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组建起一支高效的技术团队。因此,人才壁垒也是制约新企业进入锂电设备行业的重要因素。
3、资金壁垒
锂电设备行业还存在明显的资金壁垒。首先,该行业的研发投入巨大,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其次,锂电池设备的制造和销售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再者,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品牌影响力,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这些方面的资金需求共同构成了锂电设备行业的资金壁垒,使得新进入者在没有充足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难以立足。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锂电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钢材、铝材、电线电缆、电气元件和机械零部件等;中游为锂电设备,可分为前段设备、中段设备和后段设备;下游应用于锂电池,包括消费锂电池、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
从上游来看:上游原材料如钢材、铝材等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中游锂电设备的制造成本。上游零部件的供应稳定性对中游设备的生产至关重要。如果零部件供应不足或质量不稳定,将直接影响中游设备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从下游来看:下游锂电池市场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中游锂电设备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消费锂电池、动力锂电池及储能锂电池的出货量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这种增长趋势促使中游锂电设备制造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设备产能,以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先导智能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广泛的客户基础。先导智能提供锂电池生产全流程设备,从极片制作环节的高精度涂布机、分切机,到电芯制造环节的卷绕机(卷绕工艺)或者叠片机(叠片工艺),再到电池组装环节的焊接设备、注液设备,以及最后的化成、分容检测设备等一应俱全。具备强大的整线供应能力,可以为锂电池生产企业提供从原材料到成品电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将各个环节的设备进行优化整合,确保整线的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2023年,先导智能营业收入达166.28亿元,同比增长19.35%。2024年1-9月,先导智能营业收入为91.12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减少30.9%。
(2)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赢合科技创立于2006年,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自动化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锂电设备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较强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锂电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主要的锂电设备包括涂布机、分条机、制片机、卷绕机、叠片机等。其中,涂布机在保证涂布质量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涂布速度,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卷绕机在卷绕精度、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电芯的卷绕需求。2023年,赢合科技营业收入上涨至97.5亿元,同比增长8.09%。2024年1-9月,赢合科技营业收入为64.78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减少13.59%。
五、行业现状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良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涂布机、卷绕机等设备上表现突出,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进步显著;产品种类丰富,覆盖锂电池生产全流程且可定制;企业规模和数量都在增长,形成完整产业生态。目前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2年已达1000亿元,但2024年市场规模略有下降,约为750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储能市场发展是主要增长动力。未来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和储能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不断带动锂电池需求,进而推动锂电设备市场扩大。同时,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催生高端设备需求,其市场份额将扩大提升整体价值,我国锂电设备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拓展国际市场,也将助力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六、发展因素
1、机遇
(1)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为锂电设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选择。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持续增长的需求直接推动了锂电设备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高销量意味着对动力电池的高需求,而动力电池的生产离不开锂电设备的支持。因此,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为锂电设备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动力。
(2)储能市场的兴起
储能市场的兴起是锂电设备行业另一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电力系统对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锂电储能技术以其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的特点,成为储能领域的主流选择。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带动锂电设备的需求增长,为锂电设备行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储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将推动锂电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国产替代的趋势
国产替代趋势为锂电设备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过去,我国锂电设备市场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设备,但随着国内锂电设备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国产替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在技术、成本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国产替代不仅有助于降低设备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将促进锂电设备行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随着国产替代的深入推进,我国锂电设备行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2、挑战
(1)高端技术瓶颈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在高端技术方面仍面临瓶颈。虽然国内锂电设备技术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某些关键领域,如固态电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这种技术瓶颈限制了我国锂电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进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2)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当前,锂电设备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一些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产品质量和研发投入,导致市场上的锂电设备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检测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供需失衡与价格波动
近年来,锂电设备行业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现象,导致价格波动较大。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锂电设备的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部分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价格上涨。然而,当市场需求下降或原材料供应过剩时,价格又会大幅下跌。这种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也影响了行业的稳定发展。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市场预测和供应链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以降低经营风险并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促进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
七、竞争格局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其中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科恒股份、杭可科技和星云股份等企业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这些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锂电设备产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还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展现了我国锂电设备行业的实力和潜力。在竞争格局方面,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各企业通过提供整线解决方案、专注特定生产环节等方式,形成了各自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这种竞争格局有助于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总体而言,我国锂电设备行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共同推动着行业的持续发展。
八、发展趋势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将呈现三大明显趋势。首先是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持续提高,这将极大地优化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升产品质量。其次,集成化与整线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实现生产流程的紧密衔接和高效协同,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锂电池的迫切需求。最后,国际化拓展的步伐将加快,我国锂电设备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全球同行共同推动新能源事业的发展。这三大趋势共同预示着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海外市场应用需求广阔,国产锂电设备占有率持续提升[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ce25a2275c336b52d58303ed80fb7924b3fd1022.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海外市场应用需求广阔,国产锂电设备占有率持续提升[图]
近年来,我国锂电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连续6年全球领先,国产锂电设备以优良性价比以及强大的交付能力获得海外客户的青睐,国内锂电设备公司积极抢滩海外市场。同时,受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影响,全球锂电设备市场需求持续上涨,国产锂电设备企业海内外业务不断增长。但进入2023年以来,受“量价齐跌”影响,我国锂电设备行业规模出现下滑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已下降至900亿元。
![2023年中国锂电设备行业现状分析:锂电池产能迅速扩张,推动锂电设备需求增加[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5d853aceb464ffcf6fad7c27bbd7795797b1b5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3年中国锂电设备行业现状分析:锂电池产能迅速扩张,推动锂电设备需求增加[图]
由于锂电池生产工艺复杂,生产环节多,因此涉及的设备种类也较多,包括前段极片制作设备、中段电芯组装设备和后段电池检测封装设备三大部分,锂电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等性能也直接影响到锂电池产品的性能。在锂电池产能迅速扩张下,锂电设备产业热度也持续攀升。
![2022年中国锂电设备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行业保持高景气度,企业营收大幅提升[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99d4e8a78387e45474dcca8da0b56041c69dec09.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国锂电设备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行业保持高景气度,企业营收大幅提升[图]
目前,锂电设备生产上市企业主要包括先导智能、海目星、利元亨、杭可科技、联赢激光、百利科技和瀚川智能等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景气的背景之下,国内外电池厂不断加码产能扩建,锂电设备需求旺盛。2022年以来,行业保持高景气度,生产企业聚集核心资源大力开拓锂电设备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锂电设备生产企业均实现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