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9年的30733元上升至2024年的41314元,CARG为6.10%。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均呈现增长趋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20年的42.61%增长至2024年的46.11%。
	
基础需求得到满足后,可支配收入盈余为需求层次的提升提供空间。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5层,当某一层次需求得到相对满足,人们会趋向于追求更高一层的需求。不断增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支持人们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其盈余为追求更高层次的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提供经济基础。
	
消费者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当前并未进入“第四消费时代”。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财富积累的增多,中国人开始从物质生活转向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在全国旅游业、文化产业的蓬勃消费。当前中国社会的消费远没有发生如“第四消费时代”宣称的理性和萎缩,充其量只能是出现了部分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转变。如果援用三浦展的讨论,疫情之后的中国消费,依旧将主要维持在“第三消费时代”;或处在以群体分化为特征的第二、第三消费时代的共存状态。聚焦当今中国,消费者除基本消费外,情绪消费需求上升。据淘宝平台梳理的“2024年度十大商品”,其中超过半数商品与情绪价值需求相关。
	
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消费者偏好明显。近年来我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飙升,2024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达23077.67亿元,预计2025年达27185.50亿元,同比增长17.80%,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在未来,情绪经济市场中产品、服务不断丰富,整体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据艾媒咨询数据统计,中国消费者的情绪消费主要分为粘性极强、社交型和悦己型消费三大类。
	
其中,54.57%的消费者偏好粘性极强的消费,即刚性消费;26.29%、19.14%的消费者分别偏好社交型消费、悦己型消费。
	
投资建议
	
建议积极拥抱具备情绪价值的家电新消费,关注全景/运动相机、扫地机器人、厨房小家电三个方向。
	
1)全景/运动相机:
	
记录生活、分享生活是当代人新刚需,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凭借其出色的成像效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能够适应多种生活场景拍摄的实用功能,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激发了基于情感与体验的消费热情。看好市场规模预计进入高速成长期的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建议关注影石创新。
	
2)扫地机器人:
	
当前消费者的重心正在逐渐转向家电的科技含量和劳动解放产生的情绪价值,扫地机器人能够适配新需求,重构家居清洁场景。同时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产品迭代,带动行业持续增长。看好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国产品牌全球份额快速扩张的扫地机板块,建议关注石头科技、科沃斯。
	
3)厨房小家电:
	
近年来,咖啡机、养生壶、榨汁机、豆浆机等厨房小家电品类保持持续增长,该类产品兼具健康、便捷与社交三重属性,我们认为未来厨小电的需求会更加聚焦在情绪价值的提供上。看好与健康相关、带有情绪价值属性、保有量低的厨房小家电的增长,建议关注北鼎股份、小熊电器、苏泊尔等。
	
风险提示
	
1)国补政策兑现不及预期。若国补政策执行细节落地或者延续时间不及预期,将导致家电公司收入受到影响。
	
2)行业竞争加剧。如果市场竞争加剧,比如出现价格战,将导致家电公司盈利能力下滑。
	
3)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当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如果海外国家关税政策出现变化,会对我国家电出口企业的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4)汇率波动。汇率的大幅波动会导致公司汇兑损益变动与外销毛利率变动,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5)海内外需求波动。若海内外需求在宏观环境影响下转弱,则家电行业出口有可能出现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状况。
	
6)原材料价格波动。如果未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或航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企业毛利率出现大幅波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转自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萌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共八章,包含中国家电行业产业链结构及全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中国家电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家电行业市场及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建议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