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或其他社会组织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劳动保障监察基本属性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劳动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劳动保障不仅仅依靠法律本身的制度约束,更多的是要依靠落地保障,在落地中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就很重要。截至2020年末,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数10.6万件,较上年减少0.6万件,同比下降5.36%。
2015-2020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数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主动监察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对用人单位实施的主动执法检查。截至2020年末,全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主动检查用人单位户数112.2万户,较上年减少22.9万户,同比下降16.95%。
2015-2020年全国主动检查用人单位户数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国家通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2020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督促用人单位与58.5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较上年减少20.1万名劳动者,同比下降25.57%。
2015-2020年全国督促补签劳动合同人数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截至2020年末,全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金额65.2亿元,较上年减少14.3亿元,同比下降17.99%,劳动保障监察要在依法调整劳动关系、监管人力资源市场、推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015-2020年全国追发工资等待遇金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截至2020年末,全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金额4.1亿元,较上年减少2.6亿元,同比下降38.81%。
2015-2020年全国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金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保障监察有责任、有义务从源头上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并在劳资纠纷发生后,及时依法解决,维护社会稳定。
劳动监察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针对企业负责人召开培训班,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化解劳资纠纷。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案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对无故拖欠工资人数多、数额大、时间长、性质恶劣的企业,可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解决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