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发展全景分析: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需求稳步增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

内容概要:输送机械作为行业运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远程监控、智能化管理、故障预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正处于稳健发展的上升阶段,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其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各行业对生产流程智能化、绿色化要求的提升,带式输送机行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拓宽了行业的应用边界。综合来看,在多重下游领域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带式输送产量从2015年的135.65万台增长至231.44万台,需求量从2015年的123.23万台增长至206.63万台,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68.82亿元增长至303.99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带式输送产量将增长至240.37万台,需求量将增长至214.87万台,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21.86亿元。


上市企业:华电重工[601226]、运机集团[001288]、山东矿机[002526]


相关企业: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焦作鑫恒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徽攀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铜陵天奇蓝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行业分类、带式输送机行业政策、带式输送机行业产业链、带式输送机进出口贸易、带式输送机产销量、带式输送机市场规模、带式输送机市场竞争格局、带式输送机行业发展趋势


一、带式输送机行业定义及分类特点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利用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拉紧装置、驱动装置等组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带式输送机不断地进行完善改造,现已研制出不同形式的输送机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作业问题,如通用带式输送机、特种带式输送机(含管状带式输送机、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等)。

带式输送机行业分类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是组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线必不可少的经济型物料输送装置,因其运量大、运距长、效率高、运行稳定、可输送多种不同性质、种类的物料,能适应多种路线运输以及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粮食生产、冶金制造、化工设备、煤炭运输、矿山挖掘、港口搬运等多个领域。

带式输送机的特点及应用


二、带式输送机行业发展现状


带式输送机是我国输送物料的主要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及适应性强等特点。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对于物料的高效运输至关重要。近些年,我国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输送机械行业开展智能制造推广,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支持智能制造、流程再造等领域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

中国输送机械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在下游矿山、港口、冶金等企业向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运营转型的大背景下,输送机械作为行业运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远程监控、智能化管理、故障预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正处于稳健发展的上升阶段,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其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各行业对生产流程智能化、绿色化要求的提升,带式输送机行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拓宽了行业的应用边界。综合来看,在多重下游领域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带式输送产量从2015年的135.65万台增长至231.44万台,需求量从2015年的123.23万台增长至206.63万台,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68.82亿元增长至303.99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带式输送产量将增长至240.37万台,需求量将增长至214.87万台,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21.86亿元。

2015-2025年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发展规模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电力、机械等多个领域,我国带式输送机在远程监控、智能化管理、故障预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据统计,2024年,我国带式输送机在建材领域占20.14%,冶金领域占14.89%,煤炭领域占19.53%,化工领域占9.84%,物流领域占9.41%,港口及其他市场占26.19%;预计2025年,在建材领域约占19.79%,冶金领域约占14.77%,煤炭领域约占19.41%,化工领域约占9.93%,物流领域约占9.76%,港口及其他约占26.34%。

2024-2025年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应用领域分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三、带式输送机行业产业链


带式输送机产业上游由电机/减速器、胶带、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材料和零部件,上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是否充足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输送机械制造的正常生产以及生产成本;下游广泛应用在矿山、钢铁、港口、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散料输送场景,下游企业的发展状况及生产建设规模将会直接影响和制约输送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带式输送机行业产业链


四、带式输送机行业进出口贸易


随着本土企业发展,带式输送机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使得近年来带式输送机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但目前我国带式输送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技术水平和输送量较低,高端产品主要从海外进口,致使我国带式输送机进口均价高于出口均价,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据统计,2024年,我国带式输送机进口数量1.43万台,较2023年增加0.02万台;进口金额9.17亿元,较2023年减少1.52亿元出口数量26.24万台,较2023年增加3.97万台;出口金额89.09亿元,较2023年增加11.88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带式输送机进口数量约1.47万台,进口金额约9.51亿元;出口数量约26.97万台,出口金额约92.78亿元。

2015-2025年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进出口数量及金额统计


五、带式输送机行业竞争格局


在国际带式输送机市场上,有德国的蒂森克虏伯集团(Thyssenkrupp)和德国伯曼集团(BeumerGroup),这些企业具备较强研发实力、拥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凭借其在产品质量、定制化服务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能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盈利水平保持稳定且处于较高区间。而国内市场上,则有华电重工、科大重工、北方重工、运机集团、衡阳运机、力博重工、鑫恒重工和山东矿机等企业。尽管国内带式输送机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但与此相比,国内主要企业的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显示出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

带式输送机市场竞争格局

其中,科瑞森重装是一家集输送装备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系统运维服务、输送系统工程总包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瑞森将为社会发展提供节能、环保、安全、经济的散状物料输送装备和系统集成服务为使命,立足为创新,为用户提供从输送设备到智能化完善解决方案。科瑞森参编了《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方法》、《连续搬运设备散状物料分类、符号、性能及测试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中国带式输送机部分主要企业介绍如下:

中国带式输送机部分主要企业介绍


六、带式输送机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贸易活动的增加,输送物料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带式输送机的使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其智能设计与应用已逐渐引起大家关注和重视。智能化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应响应国家号召,立足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满足带式输送机在不同环境下的节能运输,实现对故障部件的精准定位与检修,保证输送机的高效运输。随着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效率和能力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适应各行业的生产需求,输送机正逐步向系统化、大型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带式输送机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1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六章,包含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分析,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中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