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在数字化办公需求推动下,数码复合机规模突破200亿元大关[图]

内容概况:作为高端办公设备的代表,数码复合机凭借其集成打印、复印、扫描、传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点,以及强大的批量处理能力和高效的办公效率,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办公的核心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数码复合机的数字化、集成化和网络化优势愈发凸显,其高效、便捷、环保的特性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青睐。从市场规模来看,行业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中国数码复合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61.8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6.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5%,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未来,在数字化办公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的驱动下,叠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数码复合机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相关上市企业:金发科技(600143)、普利特(002324)、国恩股份(002768)、道恩股份(002838)、紫金矿业(601899)、中信金属(601061)、鹏鼎控股(002938)、兴森科技(002436)、英唐智控(300131)、瑞德智能(301135)等。


相关企业: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富士胶片商业创新(中国)有限公司、夏普办公设备(常熟)有限公司、东芝泰格信息系统(深圳)有限公司、佳能(苏州)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河南都能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震旦(中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历程、数码复合机行业产业链、打印头行业市场规模、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数码复合机行业市场规模、数码复合机行业竞争格局、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趋势


一、数码复合机行业概述


数码复合机是以复印功能为基础,标配或可选打印、扫描、传真功能,采用数码原理,以激光打印的方式进行文件输出,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文字进行编辑操作,拥有较大容量纸盘,高内存、大硬盘、强大的网络支持和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能够满足用户的大任务量工作需要。并可以将大量数据保存下来,担当企业信息文档管理中心的角色的商用办公设备。数码复合机按功能可分为数码复印机(仅复印)、多功能数码复合机(复印、打印、扫描、传真、网络等);按照复印结果颜色可分为黑白数码复合机和彩色数码复合机;按照出纸速度可分为低速机、中速机和高速机。

数码复合机的分类


数码复合机具有复印、打印、扫描、网络、传真等功能,此外,有些型号还具备收发电子邮件功能。其中,复印功能是数码复合机的核心功能,可以彻底地取代普通复印机,作为办公中的复印设备,其复印性能和功能又远远超出传统的复印机,不仅复印内容可以存储,而且可以衍生很多特色的复印功能。例如缩放复印、海报复印、名片复印、组合复印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多种非常实用的文件复印功能。

数码复合机的作用


数码复合机与普通复印机的主要区别主要是工作原理不同。普通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曝光、扫描将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通过光学系统直接投射到已被充电的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复印过程。数码复合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对通过曝光、扫描产生的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产生有点组成的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复印过程。

数码复合机与普通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对比


二、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历程


数码复合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在1990年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兴起,传统的模拟复印机开始逐步被数码复合机所取代。这一转型的起点标志着复印技术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变,带来了复印质量的显著提升和操作的便捷性。例如,1993年理光推出了智能传真系统,可以实现复印、传真、打印、扫描功能,就是一台多功能复合机。1994年惠普公司的第一台黑白多功能复合机诞生了,1995年日本美能达也推出了DI620多功能高速数字复印机。1996年惠普公司推出了平台式多功能复合机,1998年推出了具有彩色传真功能的复合机。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0年代,多功能数码复合机成为市场的主流,它们不仅涵盖了复印功能,还整合了打印、扫描和传真等多种办公功能,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富士施乐在2003年就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彩色数码多功能一体机Document Centre C400/C320,为数字信息时代的办公领域带来了一场彻底的革命。到了2010年代,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码复合机开始嵌入更加先进的技术,如网络连接、远程控制和数据安全功能,强化了其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角色。例如,2017年春季,惠普重磅推出了其全系列的A3数码复合机产品,标志着页宽技术首次被引入到A3复合机领域。在2020年代,数码复合机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设备更加智能化,维护更简便,同时提供了更为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例如,2021年,佳能发布“碳中和”系列复合机,采用再生材料和节能设计,减少碳排放,响应全球环保倡议。未来,数码复合机行业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环保实践。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融合,数码复合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主学习、远程维护和跨平台协作能力。

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历程


三、数码复合机行业产业链


数码复合机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中游生产制造以及下游销售与应用构成完整体系。上游环节作为产业基础,主要包括纸张、塑料、金属、墨粉盒、感光鼓、扫描头、打印头、电路板、传动机构、控制器等原材料和零部件,这些关键材料的品质与性能直接决定了数码复合机的耐用性、成像质量与整体可靠性。中游制造环节则通过对上游优质材料的整合与加工,完成数码复合机的整机设计与生产制造。产业链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两种,直接销售渠道通常指数码复合机制造商自己的销售团队或官方网站等,而间接销售渠道则包括代理商、经销商等。最终用户是数码复合机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等各种机构和个人用户。这些用户通过购买和使用数码复合机,实现文件打印、复印、扫描和传真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文件处理质量。

数码复合机行业产业链


打印头作为数码复合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负责实现数字成像输出功能,其精密程度直接决定了设备的打印质量和运行效率。作为整机中最昂贵且技术密集的关键部件,打印头在喷墨式、激光式和针式等各类打印设备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提升,打印设备在商务办公、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带动了打印头市场的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打印头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7.59亿元,同比增长2.31%。未来随着打印头制造工艺的不断突破和国产化进程加速,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有望在打印精度、设备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9-2024年中国打印头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四、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现状


自动化设备是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近年来,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物流仓储、医药制造、消费电子、半导体等多个工业领域。在技术层面,国内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在基础自动化设备制造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输送设备等产品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体系。从市场规模来看,自动化设备行业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2019年至2023年间,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从5642亿元攀升至731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71%。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7534亿元。其中,办公自动化设备占比约23.9%。数码复合机作为办公自动化核心设备,随着智能办公需求的持续释放和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9-2024年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细分


作为高端办公设备的代表,数码复合机凭借其集成打印、复印、扫描、传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点,以及强大的批量处理能力和高效的办公效率,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办公的核心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数码复合机的数字化、集成化和网络化优势愈发凸显,其高效、便捷、环保的特性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青睐。从市场规模来看,行业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中国数码复合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61.8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6.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5%,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未来,在数字化办公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的驱动下,叠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数码复合机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2019-2024年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市场规模


五、数码复合机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全球数码复合机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竞争格局变革,国际巨头与本土企业共同推动着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方面,以理光、富士施乐、佳能、柯尼卡美能达、惠普、夏普和东芝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如方正、震旦、都能印等,以及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的研发生产基地如理光(中国)、夏普(常熟)和佳能(苏州)等,正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用户需求,本土制造商亟需在核心技术突破、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球数码复合机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代表企业及相关介绍


1、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理光集团在中国的销售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公司自199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业务逐步扩展至办公自动化、商务印刷及数字化服务等领域,截至2024年在中国拥有超7000名员工。公司致力于推动办公方式变革,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中国数字经济和低碳化转型。此外,公司还涉足医疗、工业、金融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展现出业务的广泛性。当前,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办公型智慧文印产品、生产型数字印刷产品、视觉沟通产品、图像扫描仪和文档解决方案。其中,办公型智慧文印产品主要包括彩色数码复合机、黑白数码复合机、彩色打印机、黑白打印机、数码印刷机、复印纸。

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数码复合机产品


2、震旦(中国)有限公司


震旦(中国)有限公司创立于1965年,集团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事业领域涵盖办公设备、办公家具、3D打印、电子、智能装备、云商及儿童家居产业。营销网点遍布两岸逾1500个直、经销据点,提供顾客全方位服务。在台湾有震旦行、互盛、金仪、震旦家具、震旦通讯等五家事业体,OA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中震旦行和互盛是上市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办公文印、生产型数字印刷系统、精英系列自动碎纸机、会议室解决方案、打印管理软件和其他产品,其中,办公文印产品主要包括A3多功能复合机、A4打印机/一体机。

震旦(中国)有限公司数码复合机产品


六、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


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演进。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新一代数码复合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例如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打印任务调度、自动识别纸张类型并匹配最佳输出模式。智能诊断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并主动推送维护建议,大幅降低运维成本。此外,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满足无接触办公需求。云端协同功能的强化也让复合机成为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的核心节点,支持跨平台文档处理与安全共享,推动智慧办公生态的完善。


2、高效化


高效化将成为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设备性能持续提升,包括更快的打印速度、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稳定的输出质量,满足大规模文件处理需求。模块化设计使得功能扩展更加灵活,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配装订、分页等组件,提升综合办公效率。节能技术的优化降低了运行功耗,同时保持强劲性能表现。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支持多设备协同工作,实现任务自动分配和负载均衡。高效化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通过智能管理软件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工干预,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全面支持。


3、环保化


环保化理念正深刻重塑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路径。绿色制造工艺的推广使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显著降低,包括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降解组件。节能技术不断创新,如低温定影、自动双面打印等功能有效减少能耗和纸张浪费。环保耗材体系日趋完善,生物基碳粉和循环利用硒鼓等解决方案获得市场认可。数码复合机行业也在探索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如设备租赁服务和以旧换新计划,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随着ESG理念普及,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将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青睐,推动行业向低碳化方向转型。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共十三章,包含中国数码复合机重点生产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2025-2031年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投资战略分析,2025-2031年中国数码复合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