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白奶依托于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一般是其将牛奶加热到至少到132℃,并保持很短时间的灭菌。而牛奶中活性物质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这些活性物质大多是热敏性的。国内巴氏杀菌工艺主要采用高温短时间杀菌,采用72℃-85℃杀菌10-15s的组合,能够较好地保存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
得益于奶牛养殖技术的提高以及规模化养殖降低成本的原因,全球奶牛数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巴西和印度等主要奶牛养殖区。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全球奶牛数量稳定在1.4亿头左右,截至2019年全球奶牛数量14207.8万头,相比2018年扩充了128.8万头,增速有明显提升。
2013-2019年全球奶牛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两年全球奶牛数量的增长,也提高了全球牛奶产量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牛奶产量规模突破5亿吨,截至2019年全球牛奶产量5.23亿吨,相比2018年的5.18亿吨,提高了0.96%。
2013-2019年全球牛奶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消费支出的扩大,牛奶消费总量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牛奶消费量1.88亿吨,相比2018年的1.87亿吨,提高0.56%。
2013-2019年全球牛奶消费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08-2019年,中国牛奶产量有升有降。其中,2009年中国牛奶产量最低,为2995万吨。而2019年中国牛奶产量为该段时间内的最大值为3201万吨。
2019年中国乳制品销量同比增长1.0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8-2019年中国牛奶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鲜奶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鲜奶销售额/(鲜奶+常温白奶销售额)比值仅为26.71%,与国外差异显著。2019年鲜奶销售额/(鲜奶+常温白奶销售额)这一比值,中国仅为26.71%,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对应比值分别为94.15%、88.67%、98.30%、98.22%,差异显著中体现了增长的潜力与空间。
2019年中国鲜奶销售额/(鲜奶+常温白奶销售额)比值仅为26.7%,远低于国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液态奶中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白奶销售额低速增长,2019年同比增长仅为1.74%。2015-2019年鲜奶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6.13%、8.22%、9.71%、10.67%、11.56%,连续5年持续增长并迈入双位数增长阶段。预计鲜奶是拉动液态奶整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也将是乳企盈利的重点支撑品类之一。
中国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白奶销售额及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鲜奶销量额及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鲜奶产品涵盖高中低三个档位。950ml的致优全鲜乳家庭装与优倍高品质鲜牛奶家庭装售价分别为28.5与20.5元,而纯鲜牛奶家庭装售价为14元,产品档位清晰,迎合高中低档消费群体,便于产品下沉消费层。
鲜奶产品涵盖高中低档
产品名称 | 致优全鲜乳家庭装 | 优倍高品质鲜牛奶家庭装 | 纯鲜牛奶家庭装 |
规格(ml) | 950ml | 950ml | 980ml |
价格(元) | 28.5 | 20.5 | 14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冷链是低温产品的生命护航线。低温奶制品对运输温度和时间有极高的要求,部分活性菌在保质期内必须置于低温下才能存活,如将其存置于常温下,那么这些活性菌就很快会衰亡变为死菌,护肠保健功能也就会随之而丧失,同时运输途中也需要防止挤压造成包装损毁使液体漏出。因此优质的冷链体系,可以保障奶产品的鲜度和质量,能够助力低温乳制品的发展。冷链的建设成本较高,在具体运输中的协调性也需要时间与实践逐步探索。
乳制品全程冷链流程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冷链物流行业收入(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测低温奶的潜在客群人数有望达到3000万以上。低温产品的成长空间潜力巨大。在拓宽获客渠道以及提升复购率的基础上,鲜奶这一低温重要品类,将有望实现销售额突破式增长。鲜奶市场销售额2019-2024年CAGR为6.56%,2024年或达472亿元。
预测鲜奶销售额2019-2024年CAGR为6.56%,2024年鲜奶销售额或达472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2-2028年中国互联网+鲜奶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互联网+鲜奶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共八章,包含鲜奶行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分析,鲜奶主流网站平台比较分析,鲜奶企业进入互联网领域投资策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