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H、维生素B7、辅酶R,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在代谢脂肪及蛋白质过程中不可或缺,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必要营养素。生物素是维生素中生产工艺最为复杂的品种,也是最后时限国产化的维生素,目前约70%的用量应用于饲料添加剂,30%用于食品饮料及医药领域。生物素已成为最受关注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
生物素合成过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素合成过程复杂,壁垒较高,且原材料供给不稳定。生物素的合成需要进行多步反应,原材料主要包括环酸、右胺、硼氢化钾、硫代乙酸钾等。2014-2016年,右胺价格逐年增长且涨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右胺是氯霉素生产中的副产物,市场上供应右胺的厂家也是主要供应氯霉素的生产厂家,2015年氯霉素的上游原材料因为环保问题停产,氯霉素的产量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右胺的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右胺的价格相应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形。随着这些厂家环保问题的整治及生产供应的恢复,右胺的市场供给逐渐增多,右胺的价格在2018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随着维生素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目前全球生物素需求几乎全部由中国厂商供应,仅有少量高端产品由国外厂商生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预估2018年生物素全球需求270吨,中国生产295吨。在生物素领域,目前的生产厂家主要有圣达生物,海嘉诺,新和成,科兴生物和浙江医药,占据市场份额的90%左右,竞争格局基本稳定。
2010-2018年生物素产品供需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素产品供给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素价格波动主要受供给格局影响。产品的供需变化将反应在产品价格的波动上。由于物素的下游需求较稳定且属于寡头供给的格局,所以生物素的价格波动主要是受供给端影响。
通过复盘生物素历史价格波动情况,验证供给端的变化是主导生物素价格上涨及下跌的主要因素。生物素供应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受到厂家生产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厂家销售策略的影响。
生物素主要供给企业海嘉诺地处江苏大丰,2018年预计市占率约为20%,目前面临安全检查停产。生物素主要供给份额的缺失将直接导致生物素供给格局的变化,参考历史价格波动的情况,合理预估生物素涨价预期。
生物素主要生产企业市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生物素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生物素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生物素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生物素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5-2031年中国生物素行业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透视,中国生物素行业研究总结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