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电网输配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等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电力预制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电力预制舱需求量达72.94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达19.33亿元,与此同时,产品也日渐亲民,据统计,2024年我国电力预制舱单价降至2650.12元/平方米,未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的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的推进,我国电力预制舱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上市企业:许继电气(000400)、中奥电力(873494.NQ)、科林电气(603050)、特锐德(300001)、东方日升(300118)、通威股份(600438)、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688223)、晶科科技(601778)、天合光能(688599)、通灵股份(301168)、奥特维(688516)、林洋能源(601222)、晶澳科技(002459)、三峡能源(600905)、阳光电源(300274)、金风科技(002202)、运达股份(300772)、明阳智能(601615)、哈尔滨电气(01133.HK)、电气风电(688660)、东方电气(600875)
关键词:电力预制舱市场政策、电力预制舱产业链、电力预制舱市场规模、电力预制舱竞争格局、电力预制舱发展趋势
一、概述
电力预制舱是一种集成化的电力设备舱体,其在电气设备工厂内进行包括组装、配线、调试等的预制造,作为一个整体的舱体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在基础上即可。由国家电网“标准配送式”的核心理念而来,在传统箱变的基础上,结合集装箱的样式设计而成。
电力预制舱由变电系统、智能中控系统、液晶显示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温感系统、监控系统等相关模块组成,客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要的模块,也可以在预制舱设计初期预留相应位置方便后期添加,可控性比较强,此外,预制舱里的设备更多、更加显示出智能化的特色。
电力预制舱行业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军事和应急电力供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电力预制舱在城市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加,在2010年后,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电网领域的飞速发展,电力预制舱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阶段,电力预制舱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多个环节,产品类型包括发电预制舱、配电预制舱、输电预制舱和储能预制舱等,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建设、能源站、数据中心、移动应急电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预制舱行业在模块化设计、集成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电力预制舱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二、市场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包括电力预制舱在内的电力设备行业发展,相继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发电侧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运行风险监测的通知》、《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为我国电力预制舱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产业链
电力预制舱上游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铝材、不锈钢等)、绝缘材料、密封材料、防火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变压器、开关柜、配电箱、继电器、传感器等零电气设备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物联网模块、数据采集器、控制器、监控软件等智能控制系统零部件供应商;行业中游为电力预制舱设计、制造环节;行业下游为应用市场,涵盖电网输配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工业等诸多领域。
从下游需求结构来看,电网输配电为我国电力预制舱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业对电能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全社会用电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影响下,用电负荷峰值不断被刷新,因此,我国高度重视电网建设工作,不仅发布《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验收指南》、《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电网建设,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规模达6083亿元,同比增长15.27%,随着我国电网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输配电环节对电力预制舱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力预制舱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随着电网输配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等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电力预制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电力预制舱需求量达72.94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达19.33亿元,与此同时,产品也日渐亲民,据统计,2024年我国电力预制舱单价降至2650.12元/平方米,未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的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的推进,我国电力预制舱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我国电力预制舱行业内参与者众多,既有国际企业,也有国内企业,其中,以施耐德、西门子能源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主导高端市场;以许继电气、特锐德为点的国内企业依托本地化需求和政策支持,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在国内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类电力项目,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行业内代表企业分析
(1)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先进储能、智能运维、电力物联网、氢能产业等新兴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智能变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智能电表、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新能源及系统集成、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六类。公司依托首批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省级示范工厂,建成了先进的智能电表、预制舱、低压磁控开关等自动生产线,实现了标准、技术、产品和方案的国内和海外输出。2024年许继电气营业总收入达170.9亿元,其中,智能变配电系统占27.57%,智能电表占22.62%,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占19.61%,新能源及系统集成占14.42%,直流输电系统占8.45%,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占7.33%。
(2)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设备“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和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公司电力设备“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以高低压箱式(包含预制舱式)电力设备及成套开关设备为基础,聚焦生产数字化和产品数字化加速升级,赋予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和增值服务新属性,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全场景高效灵活建设,赢得市场和客户高度认可。2024年特锐德营业总收入达153.7亿元,其中,电动汽车充电网及其他占31.80%,箱式设备占28.54%,系统集成业务占25.50%,成套开关设备占14.15%。
六、发展趋势
未来,除了传统的变电站、开闭所、配电室等应用场景,电力预制舱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化,如太阳能电站、风力发电站、储能电站等,同时,在分布式能源、微电网、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电力预制舱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为能源的生产、存储、分配和利用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满足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发展的需求,此外,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部署与电网负荷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大容量储能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大容量的电力预制舱,如5MWh预制舱等,以其高效、灵活、可靠的特性,将成为储能市场的热门选择,推动电力预制舱向大容量、高功率方向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电力预制舱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电力预制舱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力预制舱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全球及中国电力预制舱企业案例解析,中国电力预制舱行业政策环境及发展潜力,中国电力预制舱行业投资机会及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