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MDI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下游市场应用需求高涨,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图]

内容概要:MDI‌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高性能的化学材料,具有耐热性强、耐化学性好、强度高等优点。我国MDI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受限于技术水平,长期以来,我国MDI高度依赖进口。21世纪以来,随着陶氏等外国企业相继在我国投资设厂和万华化学生产装置相继投产,我国MDI产能快速扩张,至2008年其产能突破100万吨,到2016年突破300万吨。近年来,我国MDI产能继续扩张,2024年已由2018年的338万吨增长至480万吨,占全球MDI总产能的40%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MDI生产国。


相关上市企业:万华化学(600309);永太科技(002326);贝斯美(300796);恒光股份(301118);鲁西化工(000830)等


相关企业:锦湖三井化学;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陶氏;日本东曹等


关键词:产业链;全球MDI产能;竞争格局;中国MDI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MDI‌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高性能的化学材料,具有耐热性强、耐化学性好、强度高等优点。MDI一般分为聚合MDI、纯MDI和改性MDI三大类。其中,聚合MDI是生产聚氨酯硬泡、半硬泡的原料,其产成品广泛应用于冰箱、保温材料、汽车饰件等行业;纯MDI主要应用于各类聚氨酯弹性体的制造,多用于生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氨纶、PU革浆料、鞋用胶黏剂,也用于微孔弹性体材料(鞋底、实心轮胎、自结皮泡沫、汽车保险杠、内饰件等)、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等的制造;改性MDI作为MDI系列产品中的衍生品,是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纯MDI和聚合MDI产品的技术延伸,根据产品结构设计、合成工艺的不同,可以提供独特的使用和加工性能,从而广泛应用于软泡、弹性体、涂料、黏合剂等领域。

MDI常见种类


从产业链看,MDI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苯胺、甲醛、液氯、一氧化碳等原材料;产业链中游为MDI生产与供应,代表生产商有万华化学、科思创、巴斯夫、陶氏、亨斯迈等;产业链下游为MDI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胶粘剂、汽车、家具、浆料、鞋底原料、氨纶、‌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

MDI行业产业链图谱


三、全球市场


MDI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及其配合助剂合成的聚氨酯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繁多的品种、广阔的用途,在众多的合成材料中独树一帜,成为当今发展速度最快的材料之一。因此,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求,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带动行业产能逐年递增。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MDI产能已从2018年的838万吨增长至115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44%。

2018-2024年全球MDI产能规模变化


MDI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因其生产技术的高难度和复杂形成了高技术壁垒,再加上投资MDI装置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全球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2024年全球产能CR5高达91.77%,目前全球主要七家公司(科思创、巴斯夫、亨斯曼、陶氏化学、日本东曹、万华化学、韩国锦湖三井)掌握MDI制造的核心生产技术并拥有自有知识产权,其中万华化学是中国唯一一家。此外,目前,万华化学、巴斯夫等企业仍在扩能,随着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2025年全球MDI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张,届时全球MDI产能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4年全球MDI行业生产企业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MDI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四、国内市场


我国MDI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受限于技术水平,长期以来,我国MDI高度依赖进口。21世纪以来,随着陶氏等外国企业相继在我国投资设厂和万华化学生产装置相继投产,我国MDI产能快速扩张,至2008年其产能突破100万吨,到2016年突破300万吨。近年来,我国MDI产能继续扩张,2024年已由2018年的338万吨增长至480万吨,占全球MDI总产能的40%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MDI生产国。

2018-2024年中国MDI产能变化


与全球相比,我国MDI生产企业数量更少,产能集中度也更高,且市场呈现万华化学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五家MDI生产企业,其包含1家本土企业(万华化学)和4家外资企业(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东曹)。其中,万华化学是我国MDI产能最大的企业,所占产能比例达到64.85%,远超巴斯夫、科思创等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中国MDI企业产能占比情况


从市场规模看,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对隔热、隔音、保温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泡沫塑料需求持续增长,MDI作为其主要原料,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产业规模呈现出整体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MDI行业规模已从2019年的337.21亿元增长至482.28亿元。

2019-2024年中国MDI行业规模变化


五、重点企业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0日,于2001年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简称“万华化学”。万华化学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目前已形成产业链高度整合、深度一体化的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产业集群。在聚氨酯业务板块,万华化学业务包括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两部分,其中大宗异氰酸酯分为MDI和TDI两类。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计拥有MDI产能380万吨/年,同时万华福建MDI将技改扩能新增70万吨/年,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届时万华全球MDI产能将达到450万吨/年,将持续为公司聚氨酯业务发展提供支持。数据显示,2024年万华化学聚氨酯系列产品销售收入为758.44亿元,同比增长12.55%。

2021-2024年万华化学聚氨酯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变化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Shanghai BASF Polyurethane Co.,Ltd.)是一家由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以70/30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3年3月,是巴斯夫公司在华的重大项目。巴斯夫公司运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施,生产并销售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及其相关上游产品。在MDI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底,巴斯夫公司在全球拥有的MDI产能规模共计达189万吨/年,是全球MDI市场五大生产商之一。

2017-2024年巴斯夫公司全球MDI产能规模变化


六、发展趋势


1、产能持续扩张,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国,2023年产能占比达47%,且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万华化学占据64.85%的产能份额。随着万华化学等企业持续扩能,2025年前新增产能规划达149万吨/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强。技术壁垒推动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第六代MDI技术使单套装置规模达120万吨/年,单位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5-20%。巴斯夫等跨国企业通过收购整合资源,而国内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规模经济,产能扩张与产业整合将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2、产业加速绿色转型与高端化升级


环保政策驱动下,MDI行业加速向低碳化转型。例如,万华化学等企业已实现MDI产品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认证,巴斯夫成功生产生物质平衡MDI,科思创签订低碳足迹MDI商业订单。同时,技术壁垒推动高性能产品开发,电子级、医疗级MDI产品毛利率超45%。此外,产业链正加速向高附加值延伸,企业通过布局生物基PDI项目应对生物可降解材料冲击,同时拓展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封装等高端应用领域,以技术创新满足市场对环保与性能的双重需求。


3、新兴市场驱动需求增长


亚太地区成为全球MDI需求增长核心引擎,中国“双碳”政策推动建筑保温和冷链物流发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带动MDI单车用量提升30%。印度汽车座椅泡沫、东南亚家电产能转移等新兴市场贡献显著增量。2024年中国聚合MDI出口依赖度达55%,出口量同比增长11.55%,全球市场占比超60%。随着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速,MDI在建筑节能、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将持续释放,推动行业规模扩张。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MDI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8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MDI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MDI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MDI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八章,包含2020-2024年MDI所属行业进出口分析,国内MDI厂商运营,2025-2031年MDI未来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