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食用菌行业生产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1.食用菌产业不同生产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演变

    和世界发达国家的食用菌行业发展历程一样,我国食用菌行业也经历并主要存在农户种植和工厂化种植两种模式,两种生产模式的演变和特点如下:

    (1)农户种植模式

    人类社会从事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上是以单户或者多户合作,采取“手工作坊”的方式进行种植。由于传统农户的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和栽培条件不一,生产设施简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参差不齐;并且产品只能季节性供应,且受销售渠道和保鲜的限制,市场竞争力较低。近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传统农户种植模式逐步演化为地区合作社或者“企业加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或企业提供菌种、资金及技术支持,而农户负责种植,再通过合作社或者加工流通企业统一销售。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户在栽培设施、设备方面也不断提高,开始使用能够进行温度调节的大棚或简易厂房以及简易的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一般以塑料袋为栽培容器,采用简单的装袋机、土灶或灭菌锅,通过人工或简单的机械集中进行接种。季节性方面,农户通过简易的保温和制冷设备,减小了外界温度对栽培的影响,延长了食用菌产品的供应期。但由于设施设备投入小,大棚和简易厂房的温度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高温季节抗污染能力较弱,故在温度适宜季节产量高,但高温季节生产仍较困难,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等也和工厂化方式有较大差距。

    (2)工厂化种植模式

    工厂化种植食用菌模式属于设施农业范畴,是生物技术、工业、农业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食用菌的工厂化种植综合应用了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模拟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要求的最佳环境,利用机械化操作等方式进行大规模食用菌栽培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其栽培容器为无毒、耐高温的栽培瓶,通过机械化的方式进行装瓶、灭菌、自动接种、机械搔菌,培养室、生育室都采用标准空调厂房和温、光、水、气的人工模拟生态环境系统,生长周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一年四季均能稳定地进行高品质的生产。

    2.食用菌产业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比

    (1)栽培模式对比

    我国食用菌栽培品种众多,对于生长周期长、单位产出比低的食用菌品种,暂时不适合进行工厂化栽培,其产销空间虽然会受到工厂化栽培品种的挤压,但农户栽培模式仍将持续存在。而对于金针菇、真姬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白灵菇、舞茸等可以进行大规模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工厂化栽培模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致使农户栽培模式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并逐渐被工厂化模式所替代。

    (2)工艺水平对比

    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种植行业的某龙头企业,下面以厂化种植情况为例,将工厂化种植模式与农户种植模式的工艺水平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3.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工厂化种植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大量节约农业用地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无需占用耕地、林地或草场等农业用地,以雪榕生物为例,如需实现相同的年产能指标,采用多层立体设计的厂房,所需土地不到传统生产模式的3%。因此,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对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释放农村劳动力

    在我国,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渴望有尊严的生活和体面劳动,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导致的用工成本增加,正是农产品价格节节上升的重要推手之一。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用工频频告急的大背景下,通过工厂化的方式提高食用菌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机械化、流程化、模式化生产特点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在工厂化模式下,生产同样产品所需劳动力不到传统农户种植模式的十分之一。

    (3)保证食用菌周年化高品质供应,解决了传统模式季节性供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传统模式下,受自然环境中温度、湿度、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食用菌栽培有明显的季节限制,且产品生长周期长、品质波动较大。
工厂化种植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小,食用菌生长条件稳定、环境清洁,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可实现一年四季产品均衡上市,保障了市场需求,基本克服了季节变化和不同纬度的气候对食用菌栽培的影响。

    (4)人工生态环境栽培,从源头上确保了食品安全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方式和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隔绝环境中有害物质,并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模拟最适宜食用菌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病菌、虫害、环境污染对食用菌的侵害,确保了食品安全。

    (5)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可复制性强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各主要环节均实现量化、标准化;工厂建设不受地域、气候的限制,产出的食用菌产品品质均一;人才、技术、土地、资金等条件成熟的企业,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复制,有利于企业快速、稳定扩张。

本文采编:CY20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我国食用菌产业优势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2025-2031年我国食用菌产业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我国食用菌产业投资前景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