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4年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2011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将保健食品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此规划提出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百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超过50%。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动态监测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保健品包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用品等,膳食营养补充剂作为保健食品行业的一个细分产品,属于保健食品类别,是欧美市场上最主要的保健食品类型。中国因为中式营养文化历史悠久,拥有更多的保健食品类型,包括传统滋补品,如阿胶产品,也有中草药产品,如虫草制品。此外,还有生物制剂,如生血剂。

世界人口健康状况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功能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与具有功能性和针对性的药品不同,它面向的消费者更大程度上是没有疾病,但存在健康问题的亚健康人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世界患疾病及亚健康的人口比例已达95%,而中科院的调查推算中国亚健康和患病人口比例高达90%。这些人群都需要通过膳食或营养补充剂来改善健康状况。

三大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销售额: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际膳食营养补充剂协会(IADSA)

    膳食营养补充剂在欧美等国已有较为久远的发展历史,而在中国却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美国和日本,均有2/3的国民日常食用膳食营养补充剂,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低于20%。在世界范围内,膳食营养补充剂的行业巨头和销售市场也聚集在欧美、日本等国。2011年,世界维生素及膳食营养补充剂销量为842.6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份额居首,为26.2%,日本作为第二大市场,占据22.2%的市场份额,中国快速增长为第三大市场,拥有12.7%的市场份额。据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委预测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未来十年内将以10%的年均增速增长,中国有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

    膳食营养补充剂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得益于人口、经济、政策等多个方面:

    一、人口因素

    首先,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因为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一直被各保健品行业巨头看好。美国人口数量约为3亿,有2/3的人食用各类补充剂,市场基础为2亿,而在中国,只要有20%的人食用膳食营养补充剂,就将达到2-3亿的市场基础;另外,由于中老年人为保健品的重要消费人群,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也促进了本行业的发展。2012年我国的老年人口1.2亿,而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4%,约为美国在现阶段的水平。从中美日人均膳食营养补充剂消费额和人口结构中可以发现,人均膳食营养补充剂消费额与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呈正比,因此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为本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二、经济的增长

    一方面在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我国现阶段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例仅为2.9%,而美国为17.6%,日本为9.23%,随着GDP的增长及医疗保健支出比例的提高,保健类食品有望大幅提升销售额;另一方面在于人均GDP的增长,根据各国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时,消费者开始关注健康,购买营养补充剂产品,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消费者对于健康需求加强,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而我国人均GDP于2009年达到3000美元并持续上升,膳食营养补充剂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三、政策支持

    2011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将保健食品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此规划提出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百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超过50%。预示着本行业一方面将面临着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将有完善的约束机制。在此背景下,行业优势企业将能享受更多的政策利好。因此我们认为,若按照发改委规划,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以20%的年增长率增长。

本文采编:CY209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