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网上外卖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外卖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图]

内容概况:经过多年发展,外卖已经从餐饮美食外溢到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美妆、母婴产品等全品类的配送,外卖配送时间也从午高峰、晚高峰向全时段扩展,外卖已逐渐成为全时段、跨品类的消费场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和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外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日益成为推动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012.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34%,行业渗透率从2017年的7.6%增长至2024年的28%。在当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催化下,外卖成为都市白领、高校学生等群体的日常刚需。未来,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和即时配送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国外卖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遇。


相关上市企业:美团-W(03690)、京东集团-SW(09618)、百胜中国(09987)、蜜雪集团(02097)、同庆楼(605108)、海底捞(06862)、西安饮食(000721)、巴比食品(605338)、上海小南国(03666)、广州酒家(603043)、呷哺呷哺(00520)等。


相关企业: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外卖、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烟酒支出、餐饮收入、网民规模、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在线外卖市场规模


一、外卖行业概述


外卖,是指销售供顾客带离店铺的商品(一般指自己店铺现有的)。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得到迅速地发展。外卖以用户的即时洞察为核心,以大数据为驱动,围绕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场景,线上实现交易闭环,线下通过即时配送完成交易履约,从而为更多用户提供从需求发起到商品验收的一站式服务。外卖行业在近年快速发展,专送、自配送和众包是三种主要的配送方式。

外卖的配送方式


外卖行业主要由线上平台、店家、骑手和终端用户四部分组成。店家、骑手和消费者作为线下三个组成部分,通过线上平台构建起了商业闭环。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获得店家选择、骑手达成快速配送;店家通过线上平台获得消费者流量支撑和足够多的骑手保障高效配送;骑手通过线上平台获得订单配送以确保短时间内赚最多的钱。线上平台提供给线下三方的服务质量越高、可供选择的外卖商家越多,骑手配送速度越快,平台反馈速度越快,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就越高,从而有更强烈的意愿点外卖。下单越多,商家盈利越多,骑手接到的送单越多,赚的钱越多。一方的效率高、满意度高、粘性高都会促进其他方的收益,正常运营过程中,会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多方共赢。

外卖行业的构成


二、外卖行业发展历程


外卖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外卖服务主要由一些小型家庭餐馆提供。顾客通过电话订购外卖,并等待送餐员将餐食送到家。这种外卖服务的范围和传递速度受限于当地的餐馆和人力资源。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外卖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公司开始开发在线订餐平台,顾客可以通过该平台浏览餐馆菜单、下订单并付款。这种服务使订餐更加便捷,并且扩大了外卖服务的范围。2008年,美国企业家扎克伯格创立的Facebook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激发了对于社交媒体和分享经济的热议。同年,在中国创立的饿了么成为国内首个提供在线外卖服务的平台。饿了么的推广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外卖的便利性和市场潜力。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外卖服务更加便捷。2010年代初期,一些外卖平台推出了移动应用程序,顾客可以通过这些应用随时随地订购外卖。这种移动应用的使用方便性和个性化特点使外卖服务进一步普及,并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外卖行业发展历程


三、外卖行业产业链


外卖行业产业链上游涵盖了各类商户和外卖骑手,商户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提供餐饮服务的各类餐厅、生鲜食品商家、鲜花店铺、超市及日用品零售商等,这些商户构成了外卖服务的商品供给基础。产业链中游由专业的外卖平台企业构成,通过技术平台整合商户资源,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产业链下游为消费者,主要分为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两大类,其中,个人消费者群体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特征,涵盖了城市上班族、在校学生以及家庭消费者等不同社会群体,这些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共同推动了外卖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外卖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外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四、外卖行业发展背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烟酒支出整体上均呈现出增长趋势。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8227元,同比增长5.3%。其中,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为8411元,同比增长5.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2025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681元,同比增长5.2%。其中,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2420元,同比增长2.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5%。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食品烟酒类支出的显著提升,反映出居民消费能力的整体增强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在此背景下,外卖行业凭借其便捷高效的配送服务,正日益成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重要渠道——从一日三餐到各类生活用品,外卖平台实现了“足不出户、万物到家”的消费场景。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居民对外卖服务的需求规模将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外卖行业的发展空间也将随之拓展。

2015-2025年一季度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烟酒支出


五、外卖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和小康层次,消费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比重逐步加大,居民的餐饮消费逐渐从一日三餐的刚需升级到感受餐饮文化以及社交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餐饮收入逐年攀升,2019年中国餐饮收入为4.67万亿元,同比增长9.3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餐饮收入大幅下滑。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部署出台,各地积极开展“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餐饮市场逐渐恢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为5.62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4%。2025年一季度,中国餐饮行业收入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5%。餐饮业的快速增长为外卖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许多餐饮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双主场”的模式,挖掘餐饮消费潜能,外卖服务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帮助企业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2015-2025年一季度中国餐饮行业收入统计情况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8.6%。网络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网上订餐由于其独有的便捷性和直观性,更能够轻而易举地被现代人认同和接受。互联网上诞生出这种便捷的订餐形式,也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全新体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网上订餐还起到了帮助推进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进程的作用,网上订餐的形式,同时也在帮助加速电子商务应用的步伐。从网上外卖用户规模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较2023年增加4777万人,占整体网民的53.4%。

2015-2024年中国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及网上外卖用户规模

注:2019年统计时间为上半年


经过多年发展,外卖已经从餐饮美食外溢到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美妆、母婴产品等全品类的配送,外卖配送时间也从午高峰、晚高峰向全时段扩展,外卖已逐渐成为全时段、跨品类的消费场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和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外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日益成为推动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012.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34%,行业渗透率从2017年的7.6%增长至2024年的28%。在当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催化下,外卖成为都市白领、高校学生等群体的日常刚需。未来,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和即时配送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国外卖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遇。

2017-2024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及渗透率


六、外卖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外卖行业已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竞争格局,头部平台与垂直领域服务商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市场生态。美团外卖作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业务,凭借其全面的美食搜索与配送服务,以及超市百货、生鲜商品的一站式购买功能,稳居行业领先地位。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饿了么平台作为2008年创立的行业先驱,已从单纯的在线外卖拓展为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的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展现出强大的业务延展性。京东集团通过整合“京东到家”与达达配送资源,于2025年正式推出京东外卖,聚焦连锁品牌市场,其成熟的物流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垂直细分领域,国际餐饮巨头展现出差异化竞争优势,金拱门(中国)的麦乐送专注麦当劳品牌产品的专业配送,百胜中国则通过KFC宅急送和必胜宅急送双品牌战略,分别覆盖肯德基和必胜客的外送市场,其中必胜宅急送更创新性地采用“只设店面、不设就餐区”的纯外送模式,打造专业化西式美食外送服务。当前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综合平台与垂直服务商并存、全国性企业与区域特色平台共生的特点,各企业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在不同细分领域展开差异化竞争,共同推动着中国外卖行业向更加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外卖行业代表企业及相关介绍


1、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美团外卖是美团旗下,由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外卖软件,于2013年12月19日正式上线。2024年9月9日,美团外卖海外版Keeta在沙特阿拉伯上线。美团外卖提供附近美食的搜索与配送服务。该平台支持超市百货以及生鲜商品的下单购买。用户可通过手机简单操作,实现快速订餐。美团外卖的手机下单系统设计简捷易用,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订单。在订单处理过程中,美团外卖提供催单与退款服务。用户可轻松进行催单,若需退款,流程也简便。此外,美团外卖支持在线支付功能,并提供多种优惠活动。外卖业务方面,2024年美团即时配送日订单量峰值在立秋当日达9800万单。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2024年美团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5%。从配送服务收入来看,2024年美团配送服务收入为980.65亿元,同比增长19.31%。

2021-2024年美团配送服务收入


2、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网络零售企业,公司秉承“客户为先”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供应商和卖家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便捷的服务、实惠的价格,致力于打造一个受广大用户信赖、喜欢的优质网购入口。2025年2月,京东正式上线京东外卖,京东外卖是京东创立的订餐平台,聚焦连锁品牌。2025年3月,京东外卖发布最新数据,自2月11日正式上线以来,业务范围迅速扩大,已覆盖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成都、杭州、郑州、重庆等全国126个城市,入驻品质堂食餐厅门店数突破30万家。数据显示,2024年京东集团营业收入为11588.19亿元,同比增长6.84%。

2020-2024年京东集团营业收入


七、外卖行业发展趋势


1、“懒人经济”推动外卖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现代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或学习等填满,考虑到时间成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卖解决一日三餐,甚至日常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等采购需求。年轻人是外卖用户的主要消费群体,许多年轻人在离家独自生活前,都有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为其解决一日三餐、生活购物等问题,他们一旦独自生活后,就会发现生活的琐碎,比起在偌大的超市逛数小时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在厨房忙碌一小时做出的那一两碗可能会“翻车”的菜,他们更愿意躺在沙发上,动动手指、刷刷屏幕,半个小时后就会送到家门口的外卖购物。另外,不会做饭、不喜欢出门、社恐等原因都会让年轻人选择外卖来解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琐碎的购物需求。


2、配送技术持续升级、无接触配送不断推广


随着疫情的出现,使得外卖行业也迎来了一次革新。因为疫情防控,部门居民不能出门购物,被动选择外卖消费,也就推动了无接触配送的出现。无接触配送可以在保障疫情防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及时地为居民解决日常饮食生活等需求。除此之外,为减轻外卖送餐员负担、提高配送效率等,一些无人配送车也相继落地。


3、外卖配送向全时段、全品类发展,配送产品日渐多元化


在外卖产业发展初期,配送产品以餐饮美食为主,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外卖服务的便捷,外卖购物需求也从餐饮美食向日常生活用品、医药用品、节日祝福礼品等全品类扩展,外卖配送产品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外卖产业为商家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商家收益增多,自然愿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经济的发展,使得外卖配送向全时段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外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外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外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外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共八章,包含外卖骑手工作的主要发展特征,我国外卖行业发展的新特征与发展趋势,中国外卖行业模式及发展前景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