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男性护肤意识不断觉醒,我国爽肤水消费群体不再局限于女性,男士专用爽肤水逐渐成为市场新增长点,各大品牌纷纷针对性推出适配男性肤质的控油、清爽型产品,此外,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地区消费者护肤理念逐步成熟,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带动爽肤水市场快速发展,据统计,2021年我国爽肤水销售额208.63亿元,同比增长2.98%,但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消费者信心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爽肤水市场需求有所萎缩,据统计,2024年我国爽肤水销售额178.65降至亿元,同比减少3.25%,其中,高端爽肤水约占55.47%,大众爽肤水约占44.53%。
上市企业:珀莱雅(603605)、贝泰妮(300957)、上海家化(600315)、上美股份(02145.HK)
相关企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娇韵诗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香奈儿(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百雀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欧诗漫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卡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欧玛化妆品有限公司、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苏州珍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新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嘉娜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禾一化妆品有限公司、梅州市白里透红化妆品有限公司、杭州提香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尊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御庆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她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爽肤水行业发展历程、爽肤水市场政策、爽肤水产业链图谱、爽肤水市场规模、爽肤水竞争格局、爽肤水发展趋势
一、概述
爽肤水是一种水质地护肤品,质地多为清爽透明液体,介于清洁产品和精华/乳液之间使用,能快速为肌肤补充水分,同时带走清洁残留,为后续护肤打开吸收通道。爽肤水的核心作用是补水保湿、二次清洁、调节肌肤酸碱度,因此,按功效不同,爽肤水可以分为保湿型爽肤水、清爽型爽肤水、舒缓型爽肤水、功效型爽肤水等类型。
我国爽肤水行业的发展紧扣国内护肤理念普及、市场开放与技术革新的步伐,从早期的基础清洁产品逐步成长为多元细分的成熟品类,近年来,我国爽肤水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出多重创新特征,在产品端,“成分党”崛起推动天然植物提取物、无添加等配方成为主流,同时微生态护肤、纳米包裹等新技术的应用,让产品功效更精准,像针对油敏肌的修护爽肤水、抗初老精华水等细分产品层出不穷;在渠道端,电商、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兴起,不仅让国内外品牌实现全域布局,还催生了众多新锐网红品牌,而线下门店则通过智能肤质检测等服务升级消费体验,另外,在环保理念和严格监管政策推动下,品牌纷纷采用可降解包装、替换装等,同时主动公开成分来源与功效依据,行业朝着合规化、绿色化、精细化的方向稳步前行。
二、市场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包括爽肤水在内的化妆品行业发展,相继发布《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关于正式实施化妆品电子注册证的公告》、《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企业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化妆品中非那雄胺等10种组分测定补充检验方法》、《化妆品原料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妆品检查管理办法》、《关于发布优化化妆品安全评估管理若干措施的公告》、《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对爽肤水生产、产品宣传、原材料成分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我国爽肤水行业往规范化、绿色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三、产业链
爽肤水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甘油、丙二醇、玻尿酸、神经酰胺、烟酰胺、芦荟、绿茶、积雪草等原材料供应商,玻璃瓶、可降解塑料瓶、泵头、喷头等包装材料供应商以及生产设备供应商;行业中游为爽肤水研发、生产等环节;行业下游主要包括百货商场专柜、美妆专卖店、药房、电商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及终端消费者,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爽肤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产品的质量、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作为产业链的终端,是爽肤水的最终消费对象,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直接影响爽肤水行业的产品研发、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从消费者男女比例来看,目前,我国爽肤水核心消费群体为女性,占比高达87.6%,但近年来,男性消费者占比明显提升,男性对清爽不黏腻、低味觉刺激的爽肤水接受度逐年提高。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爽肤水以18-35岁消费者为主,占比超68.3%,其中,18-25岁消费者占34.70%,主要由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群构成,是爽肤水市场的重要流量来源,该群体护肤意识强,格外关注成分安全,对无酒精、低刺激的柔和型爽肤水偏好度高,且容易受线上种草、联名款产品等影响,购买渠道集中在天猫、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26-35岁消费者占33.60%,以职场白领和已婚轻熟龄人群为主,此群体不仅重视产品温和性,还对爽肤水的复合功效需求突出,比如兼具舒缓泛红、提亮肤色等功能的产品,复购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前列。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爽肤水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男性护肤意识不断觉醒,我国爽肤水消费群体不再局限于女性,男士专用爽肤水逐渐成为市场新增长点,各大品牌纷纷针对性推出适配男性肤质的控油、清爽型产品,此外,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地区消费者护肤理念逐步成熟,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带动爽肤水市场快速发展,据统计,2021年我国爽肤水销售额208.63亿元,同比增长2.98%,但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消费者信心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爽肤水市场需求有所萎缩,据统计,2024年我国爽肤水销售额178.65降至亿元,同比减少3.25%,其中,高端爽肤水约占55.47%,大众爽肤水约占44.53%。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我国爽肤水行业内参与者众多,既有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国际知名企业,也有珀莱雅、百雀羚、贝泰妮、欧诗漫、上海家化等国内头部企业以及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和代工企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曾经,以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企业,凭借长期积累的品牌口碑和成熟的研发体系,主打科技成分与高端护肤理念,产品均价多集中在300-500元/100ml,目标客群锁定对品牌力和产品品质要求高的消费者,常通过百货专柜、高端美妆集合店等渠道强化高端形象,一直占据高端爽肤水市场的核心位置,但近年来,以珀莱雅、百雀羚、贝泰妮、欧诗漫、上海家化为代表的国内头部企业,凭借高性价比、贴合国内消费者肤质的配方以及精准营销,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了对国际品牌的逆袭,成为我国爽肤水行业的中坚力量。
2、代表国产企业分析
(1)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新国货化妆品产业平台,主要从事化妆品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主要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CORRECTORS”、“INSBAHA 原色波塔”、“惊时”、“优资莱”、“韩雅”等品牌,其中,珀莱雅,专注科技护肤,针对年轻白领女性群体,主价格区间 200-500 元,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销售;悦芙媞,定位“油皮护肤专家”,针对大学生等年轻女性群体,主价格区间 50-200 元,以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营业总收入已完成70.98亿元,毛利润52.31亿元,毛利率为73.69%。
(2)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主要包括面霜、护肤水、面膜、精华以及乳液等护肤品类产品和隔离霜、粉饼、BB 霜以及卸妆水等彩妆类产品。除护肤品和彩妆外,公司还从事皮肤护理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业务,主要包括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等专业用于微创术后屏障受损皮肤的保护和护理的医疗器械产品。公司企业拥有“薇诺娜(Winona)”、“薇诺娜宝贝(Winona Baby)”、“瑷科缦(AOXMED)”、“贝芙汀(Beforteen)”、“姬芮(Za)”、“泊美(PURE&MILD)”等多品牌。2025年上半年贝泰妮营业总收入已完成23.72亿元,其中,护肤品业务收入20.0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4.36%。
六、发展趋势
未来,爽肤水产品将彻底告别单一的补水、清洁定位,朝着更细分的肤质和场景延伸,除了针对敏感肌、油敏肌等特殊肤质的产品,还会涌现出适配熬夜、换季、长期待在空调房等特定场景的专项产品,甚至会结合不同地域气候特点,推出契合当地环境的本地化配方,实现更精准的护肤效果,此外,随着消费者对成分安全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无酒精、无香精、无防腐剂等“无添加”配方将成为主流,同时,天然植物萃取、生物发酵产物等温和原料的应用会更广泛,品牌会愈发重视原料的溯源体系建设,通过公开成分来源和检测报告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爽肤水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爽肤水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爽肤水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爽肤水行业销售渠道分析及建议,中国爽肤水行业投资机会透视和风险分析,研究总结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