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ITP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目药物治疗是ITP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国ITP药物治疗市场规模有所增长,2024年中国ITP药物治疗市场规模24亿元,较2023年增加2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ITP药物治疗市场规模约28亿元。近年来,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ITP患者的治疗选择也越来越丰富。其中,艾曲泊帕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ITP治疗中表现出优异的疗效结果,为ITP患者打开提供了更广阔的治疗前景。艾曲泊帕乙醇胺自上市后销量一路高涨。2019年,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乙类目录,后续多次在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续约。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在国内进入医保后开始快速放量。2023年全国医院内艾曲泊帕乙醇胺的销售额达到3.7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2.13亿元,全年约4.3亿元。
上市企业:恒瑞医药[600276]、奥赛康[002755]、三生国健[688336]、三生制药[01530]、和黄医药[00013]、科伦药业[002422.SZ]、远大医药[00512]、海正药业[600267]
相关企业:则正医药、正大天晴药业、齐鲁制药、山东京卫药业、常州制药、宏越科技、维健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赛诺菲、维健医药
关键词:ITP药物治疗路径、ITP药物治疗产业逻、ITP药物治疗市场规模、ITP药物市场竞争格局、ITP药物治疗发展趋势
一、ITP药物治疗行业治疗路径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由于机体内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和血小板生成减少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ITP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多与病毒感染相关,起病急但病程自限;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病程迁延反复。目前,ITP一线治疗仍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二线治疗药物包含有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等。
二、ITP药物治疗行业发展现状
ITP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群中,ITP发病率为5~10/10万,国外报道的成人ITP年发病率为(2~10)/10万,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育龄期女性略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由于ITP患者血小板的减少,极易引发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则会死亡。因此,ITP也是一种“致死性”疾病。2024年我国ITP发病人数达到13.04万人,预计2035年将达到13.73万人。
目药物治疗是ITP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国ITP药物治疗市场规模有所增长,2024年中国ITP药物治疗市场规模24亿元,较2023年增加2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ITP药物治疗市场规模约28亿元。随着临床对ITP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新型靶向药物为ITP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近年来,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ITP患者的治疗选择也越来越丰富。其中,艾曲泊帕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ITP治疗中表现出优异的疗效结果,为ITP患者打开提供了更广阔的治疗前景。艾曲泊帕乙醇胺自上市后销量一路高涨。2019年,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乙类目录,后续多次在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续约。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在国内进入医保后开始快速放量。据统计,2023年全国医院内艾曲泊帕乙醇胺的销售额达到3.7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2.13亿元,全年约4.3亿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ITP药物治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三、ITP药物治疗产业链
ITP药物治疗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活性药物成分(API)、化学原料、细胞培养基、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相关设备,以及CRO、CMO等;行业中游为ITP药物生产制造;行业下游为医疗服务与患者端,主要包括大型三甲医院、区域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等,其中三甲医院是ITP药物的主要使用场景,终端是ITP患者。
五、ITP药物治疗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ITP药物主要企业有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则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江苏奥康赛药业、正大天晴药业、齐鲁制药和四川科伦药业的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同时获批,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此外,国内还有山东京卫药业、远大医药、常州制药、宏越科技、浙江海正药业等药企,也申报了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具体如下:
六、ITP药物治疗发展趋势-海曲泊帕在ITP及其他相关疾病领域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随着对ITP研究的深入,ITP治疗已进入靶向与精准化时代,现有药物可满足多数患者需求,但难治性病例仍需突破。新兴疗法通过调控免疫关键节点(如FcRn、BTK、补体)展现潜力,未来需结合患者分层与联合策略优化疗效。临床实践中应权衡疗效、安全性及成本,推动多学科协作以实现个体化治疗目标。
未来,实现长期缓解是ITP治疗的最终目标,根据III期临床研究中索乐匹尼布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表现,可考虑继续探索联合索乐匹尼布与现有一线或二线治疗药物以进一步提高患者6个月持续应答率,以望助力实现ITP治疗目标,为患者成功停药创造条件。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海曲泊帕与激素等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以及将其治疗前移至一线,以期降低一线治疗后进展为R/RITP的风险,从而整体提升疾病的预后水平。此外,作为中国首个获批ITP与SAA双适应症的TPO-RA药物,海曲泊帕的实力不容小觑。未来,对于与ITP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相似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不良等,都值得去尝试探索,以进一步拓展其适应症范围,让更多患者能够从中获益。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ITP药物治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ITP药物治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ITP药物治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2021-2025年ITP药物治疗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 ITP药物治疗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6-2032年中国ITP药物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