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纤维素乙醇也被称为第2代生物燃料乙醇,是继第1代、第1.5代生物燃料乙醇之后出现的一种技术。与前面两种生物燃料乙醇技术相比,纤维素乙醇以秸秆、林业边角料等含大量纤维素的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不需要专门种植,不仅可以节约耕地和水资源,还能节约粮食,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资源丰富等优点,是最重要的生物燃料之一。生物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中国是生物燃料乙醇重要生产地之一,2024年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量约360万吨,2025年产量有望达390万吨。由于技术、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生物燃料乙醇主要以玉米、小麦等原料为主,木薯、甜高粱等其他原料为辅。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进入本世纪后开始规模化发展,最早是粮食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到“十一五”时期才开始建设示范项目。目前,纤维素乙醇技术工艺路线已经基本打通,国内多家企业也陆续建设了纤维素乙醇示范项目,国投生物的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成功入选首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名单,维美德与中科润通(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纤维素乙醇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首批中欧能源合作典型案例名单(正在实施类)。但由于预处理和纤维素酶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技术经济性较差,运行情况并不理想,部分示范项目处于停运状态,行业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个人研究者围绕纤维素乙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申请了专利,为行业产业化进一步夯实技术根基。以“纤维素乙醇”为关键词搜索,截至2025年11月17日,中国纤维素乙醇相关专利公开数量为90项。尽管行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纤维素乙醇当前的市场竞争优势仍较弱,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原材料、经济性、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上市企业:中粮科技(000930)等
相关企业: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呼兰中丹建业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睿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润通(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纤维素乙醇发展历程、纤维素乙醇产业链、纤维素乙醇市场现状、纤维素乙醇重点项目、纤维素乙醇面临的挑战
一、纤维素乙醇行业相关概述
纤维素乙醇也被称为第2代生物燃料乙醇,是继第1代、第1.5代生物燃料乙醇之后出现的一种技术。与前面两种生物燃料乙醇技术相比,纤维素乙醇以秸秆、林业边角料等含大量纤维素的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不需要专门种植,不仅可以节约耕地和水资源,还能节约粮食,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资源丰富等优点,是最重要的生物燃料之一。
纤维素乙醇生产主要流程为:(1)预处理:从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木材等)中提取纤维素,去除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杂质;(2)水解:将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常用酸水解或酶水解方法);(3)发酵:葡萄糖在微生物(如酵母菌)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4)纯化:通过蒸馏等工艺分离提纯乙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纤维素乙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二、纤维素乙醇行业产业链
从纤维素乙醇产业链来看,上游为生产所需原材料及生产设备,原材料为秸秆、林业边角料等含大量纤维素的农林废弃物。中游为纤维素乙醇生产制造。下游为纤维素乙醇应用,纤维素乙醇通常被用作交通燃料,包括汽车燃油和航空燃料的组成部分;此外还可作为一种化工原料,用于生产乙胺、乙醛等产品。
秸秆作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副产物,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可提炼酒精、生物汽油、木焦油等能源、农药、食品原料、碳产品和饲料等,一定程度上秸秆综合利用价值较比粮食相差不是很大。我国是产粮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这也为纤维素乙醇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达10.05亿吨,可收集量8.54亿吨,其中玉米秸秆占比42%、水稻秸秆占28%。
三、纤维素乙醇行业市场现状
1、发展历程
全球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历史相对较短,大致可分为20世纪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后半叶、21世纪以来4个时间段,21世纪以来,美国、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开始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纤维素乙醇,推动了产业化进程。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进入本世纪后开始规模化发展,最早是粮食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到“十一五”时期才开始建设示范项目。
2、相关政策
自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纤维素乙醇就受到了各国的关注。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纷纷投入巨资开展相关的研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大了研发投入。我国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纤维素乙醇技术研发,发布了多项利好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按照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原则,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等非粮生物燃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将纤维素乙醇纳入鼓励类目录。
3、市场现状
生物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中国是生物燃料乙醇重要生产地之一,2024年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量约360万吨,2025年产量有望达390万吨。由于技术、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生物燃料乙醇主要以玉米、小麦等原料为主,木薯、甜高粱等其他原料为辅。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燃料乙醇项目的空间分布与原料分布密切相关。其中,玉米燃料乙醇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北、安徽、河南等玉米主产区;以木薯、甘蔗等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南等气温较高、气候潮湿地区。
目前,纤维素乙醇技术工艺路线已经基本打通,国内多家企业也陆续建设了纤维素乙醇示范项目,国投生物的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成功入选首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名单,维美德与中科润通(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纤维素乙醇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首批中欧能源合作典型案例名单(正在实施类)。但由于预处理和纤维素酶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技术经济性较差,运行情况并不理想,部分示范项目处于停运状态,行业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
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个人研究者围绕纤维素乙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申请了专利,为行业产业化进一步夯实技术根基。以“纤维素乙醇”为关键词搜索,截至2025年11月17日,中国纤维素乙醇相关专利公开数量为90项。
四、纤维素乙醇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无论是从原材料还是从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纤维素乙醇都代表了燃料乙醇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行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纤维素乙醇当前的市场竞争优势仍较弱,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原材料、经济性、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1)原材料收储运困难影响供应稳定性。目前,用于纤维素乙醇生产的木质纤维素主要是农作物秸秆,但秸秆种类多样、分布较散、体积和能量密度较低,且不容易存放,收获具有季节性,导致秸秆收储运容易受到季节、气候、地域和道路等因素限制,大规模利用秸秆需要长期做好防雨、防潮、防雷、防火等措施,秸秆的稳定供应也因此成为秸秆大规模能源化利用的瓶颈之一。与此同时,秸秆收储运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收储运费用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纤维素乙醇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同时也限制了秸秆的高效利用。2)经济性不足。与粮食燃料乙醇相比,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仍然较高,经济性较差。目前,纤维素乙醇成本约为6000-7000元/吨,粮食燃料乙醇成本约为4800-5000元/吨。考虑到纤维素乙醇与粮食燃料乙醇终端消纳并无区别,在成本远高于粮食燃料乙醇的情况下,纤维素乙醇缺乏市场竞争力,限制了大规模推广。3)替代能源技术进步将加大纤维素乙醇市场竞争。随着碳中和的推进,交通领域用能逐渐多元化、低碳化,纤维素乙醇将会面临来自其他替代能源技术的直接竞争。首先是第3代生物燃料乙醇,由于以微藻为主要原料,光合效率远高于陆生植物,生长周期短。同时,微藻生长过程中以CO2为主要碳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极大价值。如果该技术取得突破,将会比纤维素乙醇具有更大优势。其次是电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燃油车市场空间不断萎缩,将会影响到纤维素乙醇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纤维素乙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纤维素乙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纤维素乙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共九章,包含纤维素乙醇投资建议,中国纤维素乙醇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对中国纤维素乙醇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