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电解液添加剂是改善电解液性能、提升电池综合表现的关键添加物,虽占比仅5%-10%,却决定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安全边界。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带动电解液出货量从2019年的19.8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147万吨,2025年预计达167万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政策层面,国家出台多项文件支持技术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为添加剂行业筑牢政策基础。市场规模上,中国主导全球市场,2024年国内规模达71.89亿元,2025年因价格大涨有望突破85亿元,VC、FEC等核心产品量价齐升。细分市场中,VC、FEC分占42%、28%份额,但新型添加剂需求增速将超VC。需求端,动力、储能、消费电子“三足鼎立”,驱动行业持续增长。竞争格局上,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与垂直整合主导市场,华盛锂电、天赐材料等加速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未来,行业将向技术高端化、产业链一体化演进,适配新型电池场景的添加剂研发与国产替代成为核心方向。
上市企业:新宙邦(300037.SZ)、天赐材料(002709.SZ)、华盛锂电(688353.SH)、湖南裕能(301358.SZ)、万润新能(688275.SH)、永太科技(002326.SZ)、多氟多(002407.SZ)
相关企业:大连易昇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北圣泰锂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祝宏氟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大篆新材料有限公司、厦门首能科技有限公司、康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滁州华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博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普瑞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电池材料、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政策、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业链、电解液添加剂发展现状、电解液添加剂重点企业、电解液添加剂发展趋势
一、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相关概述
电解液添加剂是指为改善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提高阴极沉积质量或增强电池综合性能而加入电解液中的少量添加物。其核心作用是通过优化电解质体系的离子传输、界面稳定性、阻燃性、过充保护等特性,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及安全性。添加剂通常为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无机化合物,不直接参与电极反应,但能定向调控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相互作用,是电解液配方中成本占比低却影响显著的关键成分。
电解液添加剂依功能可分为成膜、阻燃、高低温改良、过充保护、导电及除水除酸六大类。它们通过协同作用,分别在电极界面成膜、降低可燃性、拓宽工作温域、提供过充保护、提升离子迁移效率及净化电解液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共同提升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二、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
电解液添加剂是优化电池性能、保障储能与动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材料。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电解液添加剂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规模实现快速扩张;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从产业规划、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回收利用等多维度提供支持与引导,为电解液添加剂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政策基础、拓宽发展空间。
三、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业链
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业链层级分明、协同紧密,上游以碳酸乙烯酯、氟化物、硼酸等基础化工原材料为主,石大胜华、海科新源等企业提供稳定供应,其价格与环保政策直接影响行业成本;中游是核心制造环节,企业聚焦成膜、阻燃、过充保护等功能型添加剂的研发生产,VC、FEC为主流产品,华盛锂电、新宙邦旗下瀚康化工等头部企业主导市场,技术创新与规模化产能是核心竞争力;下游通过电解液厂商衔接锂电池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消费电子电池等终端领域,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全产业链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电解液添加剂作为决定电解液及锂电池综合性能的核心功能组分,其市场需求与下游锂电池产业的发展紧密联动。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光储能及家用储能等应用场景的全面爆发,锂电池行业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从750GWh跃升至117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9%。2025年1-9月,国内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达1121.9GWh,同比增长51.4%;累计销量为1067.2GWh,同比增长55.8%,产销量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行业呈现强劲扩张态势。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电解液添加剂以电解液为直接载体,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与消费电子电池三大领域,整体呈现“动力主导、储能爆发、消费稳增”的格局。2024年,动力电池产量达826GWh,同比增长超22%,持续担当市场的基本盘和核心支柱;储能电池则以260GWh的产量实现约41%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最强引擎;消费电池产量为84GWh,市场趋于饱和,增长趋于平稳。这一清晰的下游格局为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提供了明确的需求导向与持续的发展动力。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四、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电解液添加剂作为电解液性能的“基因密码”,虽仅占电解液总量的5%-10%,却通过调控成膜稳定性、离子传导效率及界面兼容性等核心机制,直接决定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安全边界,成为高端电解液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竞争要素。当前,伴随新能源产业规模化扩张,国内电解液行业对添加剂的需求正加速向复合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演进:一方面,常规添加剂国产化进程显著,VC、FEC等成膜添加剂国产化率已突破90%,可充分满足中低端电解液生产需求;另一方面,高端场景对添加剂提出严苛要求,如4.8V高电压体系需耐高压添加剂抑制电解液分解,半固态电池需界面改性添加剂优化固液接触,目前该类产品国产化率仅约50%,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电解液出货量从19.8万吨激增至14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49.32%,预计2025年将达167万吨,行业爆发式增长为电解液添加剂企业提供了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的双重机遇。
中国在全球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市场规模伴随下游动力电池与储能产业的强劲需求持续扩容,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已达约71.89亿元。进入2025年,行业迎来强劲的价格上涨周期,关键添加剂如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因供需格局紧张,成为产业链中价格弹性最显著的环节之一。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以来VC部分报价达到约5.7万元/吨,较前期低点上涨超23%;FEC涨幅更为突出。在储能等领域需求爆发及硅碳负极技术推广的驱动下,核心添加剂价格预计将保持强势,推动行业整体进入“量价齐升”的高景气阶段,预计2025年中国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5亿元。
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VC以约4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2024年对应市场规模约30.2亿元;FEC作为提升硅碳负极电池循环性能的关键添加剂,凭借约28%的份额位居第二,市场规模约20.13亿元;其他添加剂如1,3-丙烷磺内酯等共同占据剩余约30%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镍三元正极、硅基负极等先进电池技术加速商业化,FEC以及各类新型含硫、含磷添加剂因其能有效提升电池界面稳定性和安全性,在2025年的需求增速预计将超越VC,驱动行业产品结构持续向高性能、高附加值方向优化升级。
五、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企业布局情况
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已形成高集中度、技术驱动与垂直整合并存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协同主导市场发展。华盛锂电作为全球VC添加剂龙头,凭借垂直整合关键中间体带来的显著成本优势,在稳固现有产能的同时,正积极规划数万吨级的产能扩张,并切入三星SDI等国际供应链。天赐材料和新宙邦等电解液巨头则通过垂直一体化整合强化竞争力,天赐材料在自供VC和LiFSI新型锂盐产能上全球领先,并布局固态电解质等下一代技术;新宙邦则依托高端添加剂专利壁垒和高达40%的VC/FEC市占率,深耕海外高端客户市场。此外,海科新源等企业通过释放湖北基地等新增产能,构建“溶剂+添加剂”一体化解决方案与全国协同的供应链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六、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未来将沿着技术高端化、竞争格局集中化、产业链一体化的方向演进,新型多功能添加剂研发与国产化替代加速推进,适配高电压、硅基负极、固态电池等场景的产品成为技术攻关核心,同时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原料与中间体环节构建成本壁垒,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差异化需求牵引产品结构向定制化、高附加值升级,而全球化布局与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强化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技术迭代:新型多功能添加剂成核心突破方向
随着锂电池向高电压、高比能、长循环、高安全方向升级,常规添加剂已难以满足性能需求,新型多功能添加剂成为行业技术攻关核心。硫酸乙烯酯、二氟磷酸锂等品类凭借差异化功能,在提升电池高低温适应性、抑制副反应等方面表现突出,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同时,适配硅基负极、固态电池的专用添加剂研发加速,推动添加剂体系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协同演进。国内企业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在高纯度提纯、杂质控制等关键工艺上不断突破,加速新型添加剂国产化替代进程,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竞争聚焦:产业链一体化与差异化布局并行
行业竞争从单纯产能比拼转向全产业链协同与差异化优势构建。头部企业积极推进“原料-中间体-添加剂”垂直整合,通过掌控核心原料供应,降低成本波动风险,强化竞争壁垒。同时,部分企业聚焦细分赛道,在高端含氟添加剂、特殊功能型产品等领域形成差异化布局,避开同质化竞争。此外,电解液龙头企业的配套产能与专业添加剂厂商的技术深耕形成互补,行业竞争格局更趋多元,具备全产业链适配能力与细分领域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占据更有利地位。
3、市场升级:终端需求牵引产品结构高端化
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场景化需求差异,推动电解液添加剂市场向高端化、定制化升级。新能源汽车的快充、长续航需求,储能场景的长循环、高安全要求,促使电池企业针对性提出添加剂性能指标,倒逼上游企业开展定制化研发。消费电子电池则聚焦小型化、低功耗场景,对添加剂的精细化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终端市场的细分需求牵引行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化、功能化添加剂占比逐步提升,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产品附加值与市场集中度同步提高。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6-2032年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