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电子级树脂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支撑,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与高速发展。作为覆铜板、半导体封装等领域的基材,其技术门槛远高于传统树脂,需满足ppm级纯度、超低介电损耗(Df)等严苛标准。受益于新能源革命、半导体国产化及6G/AI算力升级,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达27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400亿元,其中高频高速树脂占比将超35%,形成“环氧稳量、特种增量”的双轮驱动格局。需求端,覆铜板(占电子树脂消费超60%)产量2025年将达11.7亿平方米,AI服务器带动高端PCB需求激增,单机用量为传统服务器3-5倍,推动电子树脂向低介电、高耐热方向迭代。竞争格局上,本土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加速国产替代,圣泉集团、东材科技等在PPO、PTFE等领域打破外资垄断,同时头部企业聚焦绿色转型(生物基材料)与生态协同(“材料+解决方案”模式),并借助“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未来,行业将沿技术高端化、低碳化、全球化路径演进,力争2030年高端市场国产化率超50%,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上市企业:圣泉集团(605589.SH)、东材科技(601208.SH)、同宇新材(301630.SZ)、昊华科技(600378.SH)、彤程新材(603650.SH)、生益科技(600183.SH)
相关企业:惠州市帕克威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滔(江苏)化工有限公司、安徽众博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裕丰威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子级树脂、电子级树脂发展政策、电子级树脂行业产业链、电子级树脂发展现状、电子级树脂行业竞争格局、电子级树脂发展趋势
一、电子级树脂行业相关概述
电子级树脂(又称电子树脂)是一类专为电子信息产业设计的特种工程塑料,其核心特性在于满足电子设备对材料纯度、介电性能(Dk/Df值)、热膨胀系数(CTE)、耐湿热性等严苛要求。其功能涵盖绝缘、粘接、信号传输支持及结构支撑,是覆铜板(CCL)、半导体封装、光刻胶、显示面板等领域的核心材料。与传统工业用树脂相比,电子级树脂在分子量分布、离子杂质含量、介电性能、热稳定性等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其杂质含量通常控制在ppm(百万分之一)级别甚至更低。
电子级树脂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多元化的分类体系,主要包括化学结构分类、功能特性分类和应用领域分类三大方式。从应用领域看,电子级树脂的主要应用包括制作覆铜板(CCL)、半导体封装材料、印制电路板油墨、电子胶等。其中,覆铜板制造是电子级树脂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电子级树脂总消费量的比例超过60%。作为集成电路的硬件载体,印制电路板(PCB)承载着连接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数字及模拟信号传输等核心功能,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而电子级树脂则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材料之一。
二、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发展政策
电子级树脂作为PCB制造的核心基础材料及算力基础设施的"隐形芯片",其性能直接决定5G基站、AI服务器等高端装备的信号传输效率与可靠性。近年来,我国通过《“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政策,为电子级树脂突破介电常数Dk<2.5、介电损耗Df<0.001等关键技术指标提供指引,推动行业向高频高速化、绿色低碳化方向升级,助力我国在全球电子材料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
三、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产业链
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产业链上游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基础原料供应为主,包括双酚A、环氧氯丙烷等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中游生产成本;中游为电子树脂的合成、改性及加工环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突破高频高速树脂(如PPO、PCH、PTFE)的配方与工艺瓶颈,满足下游对低介电损耗(Df≤0.005)、高耐热性(Tg≥280℃)的性能需求;下游覆盖覆铜板、半导体封装、5G通信、AI算力硬件等高端应用领域,其中覆铜板占电子树脂需求的60%以上,受益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需求驱动,对低介电常数、高耐热性树脂需求持续提升,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国产化方向升级。
从需求结构来看,覆铜板是电子树脂最大的应用领域,消费占比超过60%。作为电子工业基础材料的核心环节,覆铜板行业在AI算力升级、5G/6G通信建设加速、汽车电子渗透率提高以及先进封装技术持续突破等多重动力驱动下,正迎来量价齐升的发展新周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国,2024年全球覆铜板市场规模达到127亿美元,其中中国产量占比超过70%。2024年中国覆铜板产量约达10.9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1.7亿平方米,延续稳健增长态势,为电子级树脂带来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
PCB(印制电路板)是现代电子设备中的核心组件,承担着机械支撑、电气连接、信号传输和散热管理等关键功能。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高端PCB产品迎来显著增量。其中,AI服务器对高性能多层板、HDI板(高密度互连板)及高频高速板的需求尤为旺盛,其单机覆铜板用量达到传统服务器的3–5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PCB行业市场规模已攀升至约3469.02亿元。在库存逐步去化、下游需求持续回暖以及AI服务器等智算基础设施快速建设的推动下,行业正步入强劲复苏周期。据统计,2024至2025年间,国内PCB龙头企业规划中的扩产总投资规模已超过300亿元,这为电子级树脂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机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四、全球及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电子级树脂是用于电子工业领域的一类高性能合成树脂,具备极高纯度及特定的电学、力学与热学性能。作为制造PCB的三大主材之一,它在覆铜板成本中约占20%–30%,间接占PCB总成本的8%–12%,其性能直接决定PCB的信号传输效率和整体可靠性。随着AI技术爆发推动高频高速PCB需求激增,传统环氧树脂因介电损耗较高(Df>0.01)已难以满足要求,而如PPO、碳氢树脂、PTFE等新型树脂凭借低介电常数(Dk<3.0)和超低损耗特性(Df<0.002)成为主流迭代方向,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在此背景下,全球电子级树脂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市场规模8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40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8.3%。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与消费市场,中国电子级树脂需求持续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70亿元。在新能源革命、半导体国产化及高端制造升级(6G基站/AI服务器用高频树脂需求激增)的三重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环氧树脂向PTFE/LCP等特种树脂的技术迭代。据测算,随着800G/1.6T光模块、HDI板及类载板(SLP)等新型PCB在算力基础设施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至40%,电子级树脂作为核心基材的市场空间将同步扩容,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或将达到400亿元,其中高频高速树脂占比将超35%(较2022年提升20个百分点),形成环氧树脂稳量、特种树脂增量的双轮驱动格局。
五、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呈现出“高端依赖进口,中低端本土竞争,国产替代加速”的典型特点。高端应用的高频高速树脂、LCP(液晶聚合物)、PTFE(聚四氟乙烯)等高度依赖进口。国际企业如杜邦、巴斯夫、三菱化学、日本化药等凭借先进技术和全球化布局,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半导体封装、高频高速覆铜板等关键领域掌握核心专利。在政策支持下游需求拉动下,本土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逐步向高端领域渗透,竞争格局处于快速动态变化中。国内企业如圣泉集团、同宇新材等通过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加速追赶,在通用树脂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在电子级环氧树脂、高频高速树脂等细分市场逐步打破外资垄断,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重点企业正通过技术突破、产能扩张与产业链整合抢占高端市场:东材科技布局全品类特种树脂,圣泉集团垄断国内电子级PPO供应,宏昌电子依托成本优势向高频环氧树脂升级,昊华科技攻关PTFE树脂实现5G通信国产化替代,世名科技卡位光模块树脂细分赛道,中化国际、万华化学则通过并购与技术跨界拓展半导体封装、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企业普遍聚焦低介电损耗(Df≤0.005)、高耐热(Tg≥280℃)材料研发,同时加速生物基、水性化等绿色转型,并通过联合下游验证(周期1-2年)、差异化扩产(避免低端过剩)及国际化布局(海外建厂/并购)提升竞争力,目标2025-2030年实现高端市场国产化率突破50%。
六、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未来将呈现技术高端化、绿色低碳化与生态全球化三大趋势:技术上聚焦6G、AI算力等需求,加速突破低介电、超低损耗特种树脂及功能化材料(如导电聚合物),并通过AI算法、数字孪生提升研发与生产效率;绿色转型方面,生物基树脂、化学回收技术将大规模应用,推动产业链低碳化,同时满足国际环保法规要求;生态构建上,行业将深化上下游协同创新,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材料+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并借助“一带一路”拓展全球市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逐步实现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的跨越,重塑全球电子材料产业竞争格局。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技术迭代驱动高端化突破,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
未来五年,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将聚焦高频高速、功能化与智能化三大技术方向,加速突破“卡脖子”瓶颈。随着6G通信、AI算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爆发,低介电常数(Dk<2.5)、超低损耗(Df<0.001)的特种树脂(如PTFE、碳氢树脂)将成为主流,满足毫米波天线、高速服务器等场景对信号传输效率的极致要求。同时,导电聚合物、磁性树脂等新型功能材料将拓展应用边界,推动树脂从结构支撑向智能传感、能量存储等多元化功能升级。此外,AI算法优化固化剂配比、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生产过程等智能化手段,将显著提升产品批次稳定性与研发效率,助力国内企业缩小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抢占全球高端市场话语权。
2、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并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环保政策趋严与“双碳”目标驱动下,电子级树脂行业将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生物基树脂、可降解材料占比持续提升,例如以植物油、木质素为原料的环氧树脂逐步替代传统石油基产品,减少碳排放;化学回收技术商业化进程加快,废旧覆铜板中的树脂通过裂解、再聚合实现闭环利用,目标回收率突破80%。同时,行业将深化清洁生产改造,通过等离子除胶渣、无铅无卤化工艺等降低废水排放与有害物质使用,满足欧盟REACH法规、中国《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国际环保标准。绿色转型不仅能帮助企业规避贸易壁垒,更将催生新的增长点,如低碳树脂在光伏封装、储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3、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化布局深化,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未来,电子级树脂行业将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协同竞争。上游核心原料(如双酚A、环氧氯丙烷)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中游企业通过“黑灯工厂”、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下游客户定制化需求推动“材料+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模式普及。例如,树脂企业与PCB厂商联合开发高频覆铜板,缩短产品验证周期;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研发轻量化电池壳体材料,提升综合性能。国际化方面,国内企业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东南亚、中东市场,通过海外建厂、并购等方式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同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如IEC、IPC标准),提升中国树脂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逐步从“跟跑”转向“并跑”乃至“领跑”。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5-2031年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透视,中国电子级树脂行业研究总结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