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量子测量是量子技术的三大核心领域之一,量子测量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特性(如量子态的分立性、相干性和纠缠性)来探测物理量的技术。与传统传感器基于经典物理学原理不同,量子传感器借助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量子特性,具有超高精度、高灵敏度、超快响应速度等特点,其能够突破传统传感器的精度天花板,实现对物理量的极致精确测量,能在极短时间内对变化做出反应,满足高速动态测量需求,在高速运动物体轨迹监测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前沿科技的重要代表,量子测量技术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战略高地。从量子精密测量到量子网络构建,量子测量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量子测量市场规模约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北美、欧洲、中国量子测量规模分别占比38.9%、28.1%、18.0%。我国近年来在量子测量领域发展迅猛,利好政策持续出台,科研投入持续加大,成绩显著。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在量子传感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屡获成果,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原子钟已达国际先进水准。此外,已有部分企业敏锐布局量子传感器产业,积极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2024年中国量子测量产业规模增长至21.4亿元,同比增幅超30%。在投融资方面,2025年以来,中国市场已有多家量子测量企业获得融资,中科酷原在2025年2月、7月完成了2次融资,2025年5月,国测量子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河北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粤科金融、湖州经开集团。资本市场的加入,无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未来,量子传感器有望在更多领域大规模应用,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同时量子传感器的种类将不断丰富,未来5~10年内,有望基于新原理、新材料开发出更多类型的量子传感器,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量子传感器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为智能时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上市企业:国盾量子(688027)、科大国创(300520)、天奥电子(002935)
相关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国测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微伽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酷原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长沙量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科启迪光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星汉时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都同相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鲲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法拉第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未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量子测量产业链、量子测量市场规模、量子测量投融资情况、量子测量发展趋势
一、量子测量相关概述
量子测量,又称为量子传感,是量子技术的三大核心领域之一,是指利用量子特性实现的超高精度传感测量技术,其要义基于对中性原子、离子、光子等微观粒子系统的调控和观测,提升传感测量的性能。与传统传感器基于经典物理学原理不同,量子传感器借助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量子特性,具有超高精度、高灵敏度、超快响应速度等特点,其能够突破传统传感器的精度天花板,实现对物理量的极致精确测量,能在极短时间内对变化做出反应,满足高速动态测量需求,在高速运动物体轨迹监测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典型量子传感器有量子化学传感器、原子钟、量子重力仪、量子干涉仪、量子磁力计、量子温度等。
二、量子测量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量子测量产业链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感知层即通过量子传感设备对微观世界的变化进行探测和感知,如温度、压力、旋转、位置等,并获取相应的信息和数据。传输层作为数据传输通道,主要负责将量子传感设备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传输到平台层进行处理和储存。平台层主要负责量子传感设备的运行管理、数据处理、分析与存储。通过集中管控量子传感设备,实现统一的网络监控与运维管理;同时结合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处理和分析采集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与数据保障。应用层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和服务。例如,在导航、医疗、电力等领域,数据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被进一步加工和利用,以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量子测量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从应用领域来看,当前量子测量技术以军事国防应用为主(占比43.2%),民用(30.6%)与科研(26.2%)占比较低。在国防军事领域,这些高灵敏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物理量(如光、磁场和振动)的微小变化,为军队在威胁检测、态势感知和早期预警系统方面提供了重大升级。民用领域,量子测量技术在医疗、通信、能源、交通等领域均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民用领域应用占比将不断提升。
三、全球量子测量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作为前沿科技的重要代表,量子测量技术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战略高地。从量子精密测量到量子网络构建,量子测量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量子测量市场规模约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2、地区结构
欧美发达国家凭借深厚的科研积淀、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完善的创新生态,早早布局,在技术探索与应用拓展方面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果,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美国在量子技术研发上投入巨量资源,众多顶尖科研机构与企业踊跃参与,如加州理工学院、IBM等。在原子钟、量子磁力仪等关键技术上成果丰硕,并已率先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应用。欧洲侧重量子技术联合研发,通过欧盟框架计划力挺多个量子传感器研究项目,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方面优势突出。2024年北美、欧洲、中国量子测量规模分别占比38.9%、28.1%、18.0%。
3、融资情况
2021-2024年,全球量子测量领域融资活动呈波动态势,融资集中化趋势明显,美国在投融资方面优势显著。2024年全球量子测量产业领域虽融资数量有所减少,但融资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为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融资数量为11例,规模达3.6亿美元,同比增长51%。
四、中国量子测量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近年来在量子测量领域发展迅猛,利好政策持续出台,科研投入持续加大,成绩显著。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在量子传感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屡获成果,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原子钟已达国际先进水准。此外,已有部分企业敏锐布局量子传感器产业,积极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2024年中国量子测量产业规模增长至21.4亿元,同比增幅超30%。
2、融资情况
近年来,国内从事量子测量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业化水平也随之快速提升。2025年以来,中国市场已有多家量子测量企业获得融资,中科酷原在2025年2月、7月完成了2次融资,2025年5月,国测量子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河北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粤科金融、湖州经开集团。资本市场的加入,无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五、量子测量发展趋势
未来,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完善,量子传感器有望在更多领域大规模应用,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量子传感器的种类将不断丰富,未来5~10年内,有望基于新原理、新材料开发出更多类型的量子传感器,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量子传感器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为智能时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量子测量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量子测量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量子测量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七章,包含量子测量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潜力分析,中国量子测量行业代表性企业案例分析,中国量子测量行业趋势前景及发展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