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加工环节是小龙虾产业增值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小龙虾加工流通业,以加工流通带动养殖生产和餐饮消费,以养殖生产和餐饮消费促进加工流通,以加工流通业为“干”贯通产加销的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小龙虾行业迅速走红吸引资本的加速进入,加工产能大幅提升,加工量迅速增加。到2024年,全国小龙虾年加工量138.37万吨,同比下降1.3%,占小龙虾总产量的40.1%。主要系加工产能扩张速度远超市场需求,导致库存压力激增,企业经营压力加剧,生产节奏放缓。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传统小龙虾主产省,2024年,上述5省小龙虾加工量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95.4%。湖北小龙虾加工业遥遥领先,拥有小龙虾加工企业168家、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109家,年加工量93.96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67.90%。作为全国小龙虾核心产区,湖北省已形成覆盖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湖南、安徽小龙虾加工量位居第二、第三,分别为13.17万吨、12.35万吨。未来,随着小龙虾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创新,加工产品种类将愈发丰富,精深加工产品(如甲壳素、虾青素、医用产品、生物农药等)加速破局。同时,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下,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化加工设备加速普及。
上市企业:安井食品(603345)、国联水产(300094)、大湖股份(600257)、百洋股份(002696)、永辉超市(601933)
相关企业: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百洋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湖北楚虾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莱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监利市鑫满堂红食品有限公司、江西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荆州永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永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小龙虾加工、小龙虾养殖、小龙虾、水产品
一、小龙虾加工行业相关概述
小龙虾又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东北部和美国中南部,随后,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几乎遍布全球。克氏原螯虾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各种水体中生存。其对缺氧环境耐受能力强,甚至能在一些鱼类难以生存的水域中存活,常栖息于沟渠、坑塘、湖泊、水库、稻田等水域。小龙虾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物种;其蕴含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是优质水产美食之一。小龙虾加工产品主要包括冻品、预制菜和休闲食品,以及少量深加工品。传统加工产品主要为冻品,包括速冻整虾、虾仁、虾尾等。
小龙虾加工产业链整体较为简单,上游为小龙虾养殖,涉及小龙虾幼苗、饲料等,养殖后的小龙虾可直接销售给B端餐饮店及C端消费者,也可加工成冻品、预制菜等,再销售给B端/C端消费者。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小龙虾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二、小龙虾养殖行业现状
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逐渐形成了产业化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小龙虾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小龙虾养殖规模及产量稳步增长,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6年我国小龙虾产量不足100万吨,而到2024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3050万亩、产量344.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4%和9.1%,小龙虾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9.76%。
小龙虾养殖方式主要包括稻虾种养、池塘养殖、藕田和茭白田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稻虾种养为小龙虾主要养殖方式,2024年稻虾种养养殖面积为2600万亩,占比85.2%。其次池塘养殖面积为320万亩,占比10.5%。藕田和茭白田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模式占比较小。此外,地方积极创新养殖模式,探索出稻虾鳝、鳖虾鱼稻、池塘虾鳜轮养等模式,效益显著提升。
2024年,我国有27个省份开展小龙虾养殖,分布广泛,但集中度较高,全国小龙虾产量超10万吨的有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四川6个省份。其中湖北、安徽、湖南三地贡献了全国75.2%的产量,湖北省小龙虾产量达143.73万吨,占比41.7%,小龙虾产业是湖北省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安徽、湖南小龙虾产量分别为67.2万吨、48.22万吨,占比19.5%、14.0%。
近年来,各地将小龙虾产业作为重要的富民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通过科学布局、规划引领、金融支持、科技支撑、品牌建设等“政策组合拳”推动小龙虾产业升级,有力促进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2024年县市级产量来看,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超3万吨的县市区有26个,其中湖北11个、安徽6个、湖南5个、江苏2个、江西及山东各1个。湖北省的监利县、洪湖市、潜江市,江苏省的盱眙县及湖南省的南县为我国小龙虾生产前五地区,产量分别为18.24万吨、16.5万吨、15.72万吨、13万吨、12.05万吨。
三、小龙虾加工行业现状
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政策涵盖了产业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如湖北省在2021年出台了《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围绕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三产融合等方面,确定未来5年全省小龙虾发展六大目标,即:种业取得重大突破、养殖加快转型升级、加工保持国内领先、领军企业加快壮大、市场体系显著优化、品牌影响力提升。2024年,江西九江市发布了《九江市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扩大加工体量,创新特色产品。深入挖掘项目潜能,加强项目储备、申报和遴选,支持建设、引进和培育小龙虾加工企业,扩大加工体量,拓宽原料虾来源渠道,发展适配一产产能的加工能力;支持现有的加工企业增购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等设施设备,提升加工能力;结合发展趋势、客户倾向和地域文化,创新研发加工特色产品。
加工环节是小龙虾产业增值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小龙虾加工流通业,以加工流通带动养殖生产和餐饮消费,以养殖生产和餐饮消费促进加工流通,以加工流通业为“干”贯通产加销的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小龙虾行业迅速走红吸引资本加速进入,加工产能大幅提升,加工量迅速增加。2024年,全国小龙虾年加工量138.37万吨,同比下降1.3%,占小龙虾总产量的40.1%。主要系加工产能扩张速度远超市场需求,导致库存压力激增,企业经营压力加剧,生产节奏放缓。
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传统小龙虾主产省,2024年,上述5省小龙虾加工量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95.4%。湖北小龙虾加工业遥遥领先,拥有小龙虾加工企业168家、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109家,年加工量93.96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67.90%。作为全国小龙虾核心产区,湖北省已形成覆盖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湖南、安徽小龙虾加工量位居第二、第三,分别为13.17万吨、12.35万吨。
2023-2024年小龙虾加工企业的收购均价不断下滑,2022年小龙虾收购均价为11-13元/斤,2023年为7.5-8.5元/斤,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5.5-6.5元/斤。收购均价连续下跌,养殖户收益继续收窄的同时加工企业成本也进一步下滑,小龙虾加工企业经营效益提升。
从销售端来看,线下仍是小龙虾加工产品主要销售渠道,2024年占比96.7%。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线上渠道占比不断提升,占比由2023年的8.03%提升到了2024年的9.33%,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四、小龙虾加工行业未来趋势
未来,随着小龙虾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创新,加工产品种类将愈发丰富,精深加工产品(如甲壳素、虾青素、医用产品、生物农药等)加速破局。同时,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下,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化加工设备加速普及。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小龙虾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小龙虾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小龙虾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小龙虾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小龙虾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