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母婴护理是家政服务领域的新兴细分行业,聚焦于母亲产褥期及新生儿阶段的全周期照护,其核心是通过专业医学护理与育儿技能结合,为产妇提供产后恢复、心理支持、营养膳食及健康监测服务,同时为新生儿实施日常照料、疾病预防与早期潜能开发。中国母婴护理行业正处于消费升级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尽管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902万,创历史新低,但行业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在新生代父母消费理念升级的推动下,行业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增长特征:一方面,高端化、智能化产品需求激增,有机洗护用品和智能监测设备年增速超过25%;另一方面,专业化服务市场快速扩张,月子中心和产后康复服务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000亿元。作为行业核心细分市场,母婴护理师(月嫂)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持证人员400万,缺口仍达100-200万,部分城市出现"1名育婴员10个家庭抢"现象。预计2025年持证人员将增至450-500万,但具备婴幼儿照护、早期教育及营养保健等复合技能的专业人才仍将紧缺。行业未来发展将受益于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和政策支持强化,持续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演进。
相关企业:优艾贝(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馨月汇母婴专护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禧月阁母婴护理有限公司、悦子阁(上海)健康服务有限公司、仕馨孕育护理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知爱母婴专护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母婴友好(武汉)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贝康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婴室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母婴护理、母婴护理行业政策、母婴护理发展现状、母婴护理细分市场、母婴护理行业竞争格局、母婴护理发展趋势
一、母婴护理行业相关概述
母婴护理是家政服务领域的新兴细分行业,聚焦于母亲产褥期及新生儿阶段的全周期照护,其核心是通过专业医学护理与育儿技能结合,为产妇提供产后恢复、心理支持、营养膳食及健康监测服务,同时为新生儿实施日常照料、疾病预防与早期潜能开发。服务内容分为三大类:生活护理涵盖月子餐制作、哺乳指导、婴儿喂养等基础事务;专业护理侧重产妇伤口护理、乳房保健及新生儿黄疸监测、常见病处理等健康管理;潜能开发则通过婴儿抚触、游泳等早期干预促进神经发育。与普通家政不同,该服务需由具备医学背景且通过系统考核的专业人员(如月嫂、母婴护士)提供,强调安全性与科学性的双重保障。
二、中国母婴护理行业产业链
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涵盖上游原材料与设备供应、中游产品制造与服务提供、下游渠道销售与终端消费三大环节。上游环节主要为母婴护理产品生产提供核心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成本结构。中游环节包括母婴护理产品生产和专业服务提供,市场呈现“外资主导+本土崛起”格局。下游为销售渠道与终端消费,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精准触达新生代父母群体,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细化育儿需求。
三、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近年来,母婴护理作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家通过系统性政策布局,先后出台《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关于命名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的通知》《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等纲领性文件,从安全保障、服务示范、社会支持等多维度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同时,配套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指南(试行)》《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试行)》等细则,构建起覆盖服务标准、价格调控、专业指导的全链条政策框架。2025年3月正式实施的《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更成为行业里程碑,该标准首次以国家标准形式对服务机构资质、人员技能、服务流程及质量评价进行分级规范,不仅填补了母婴护理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空白,更通过量化指标和动态改进机制推动服务从“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尽管中国人口发展步入深度转型期,整体出生率延续下行态势,但“二孩”“三孩”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区域性生育激励措施形成共振效应,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达954万人,人口出生率回升至6.77‰,较2023年提高0.38个千分点,新生儿规模连续两年企稳于950万量级区间,为母婴护理行业提供基础需求。
随着90后、95后新生代父母成为母婴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与精细化护理需求的升级正推动行业结构性变革。从母婴护理产品看,数据显示:2024年,淘天、抖音、京东三大平台总销售额达185.53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抖音以69.31亿元销售额和52.52%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引擎,展现强劲爆发力;淘天与京东合计销售额116.22亿元,虽增速放缓至5.29%,但依然维持稳健增长。新生代父母既注重育儿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又追求护理服务的个性化与专业化,推动母婴护理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专业"双轮驱动转型。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四、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母婴护理行业正处于消费升级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尽管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902万,创历史新低,但行业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在新生代父母消费理念升级的推动下,行业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增长特征:一方面,高端化、智能化产品需求激增,有机洗护用品和智能监测设备年增速超过25%;另一方面,专业化服务市场快速扩张,月子中心和产后康复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000亿元,2023-2025年CAGR约14.75%。
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已构建起“产品+服务”双轮驱动的成熟产业生态,市场结构呈现明显的7:3配比特征。在产品端(约占70%市场份额),婴童洗护用品以55%的占比成为绝对主力品类,其中高端有机洗护产品增速尤为亮眼;服务端(约占30%市场份额)则以月子中心为引领者,占据服务板块40%的份额,其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持续提升。
母婴护理师是母婴护理行业的重要细分市场之一。随着三孩政策落地和科学育儿理念普及,母婴护理师(月嫂)成为家政服务行业的核心刚需。近年来,随着母婴护理行业规范化发展,持证从业人员数量逐步增长,但仍远低于市场需求。2024年全国持证母婴护理人员约400万人(包括月嫂、育婴师、产后康复师等),较2020年的250万人增长60%,但仍面临100-200万人的巨大缺口。这一缺口在"龙宝宝"生育潮(2024年)背景下进一步扩大,部分城市甚至出现"1名育婴员10个家庭抢"的现象。未来,随着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预计2025年持证人员将增至450-500万人,但复合型人才(如兼具婴幼儿照护、早教、营养保健技能)仍将供不应求。
全国家政服务行业正面临严峻的用工短缺问题。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家政服务行业岗位空缺率高达37.8%,较2024年同期上升6.3个百分点。分岗位来看,月嫂岗位供需失衡最为突出,空缺率高达48.7%;育婴师紧随其后,空缺率达43.2%;普通保姆岗位空缺率相对较低,但仍达到32.5%。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平均招聘周期已从2024年的15天大幅延长至2025年的27天,反映出用人单位招聘难度持续加大
五、中国母婴护理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已形成"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多层次竞争格局。在产品制造领域,国际品牌如强生、贝亲和艾维诺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端洗护及纸尿裤市场30%以上的份额,而本土品牌红色小象、戴可思等通过分龄护肤和特色成分(如金盏花提取物)实现差异化突围。专业服务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圣贝拉以39亿港元估值冲击港股IPO,主打"高端酒店+AI护理"的轻资产模式;爱帝宫虽面临财务危机,但曾以31%的深圳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区域性品牌如喜喜月子则通过标准化服务在下沉市场寻求增长。整体来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科技创新和精准服务能力成为竞争关键。
六、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母婴护理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变革,呈现三大核心发展趋势:一是服务模式向"医疗+教育"复合型全周期健康管理升级,产后康复渗透率达78%,早教市场增速12%;二是智能化转型加速,AIoT和区块链技术深度应用,推动健康监测、供应链管理和消费体验全面升级;三是规范化发展与市场拓展同步推进,政策驱动行业标准化,下沉市场保持20%以上增速。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全周期健康管理成为核心价值增长点
中国母婴护理行业正加速构建覆盖孕前、孕期、产后及婴幼儿成长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头部机构通过整合三甲医院专家、营养师等优质资源,创新推出“1+N对1”定制化护理模式,带动单店年均营收突破2000万元。产后康复细分领域实现78%的高渗透率,早教市场保持12%的稳健增长,社区嵌入式早教机构已覆盖80%新建社区。行业服务模式正从单一走向多元,“医疗+教育”合型服务生态逐步形成,推动全周期健康管理成为最具价值的核心赛道。
2、智能化技术深度赋能行业升级
AIoT等前沿技术正在重塑母婴护理服务生态:智能婴儿床可实时监测12项健康指标并自动对接医疗平台,AI育儿助手基于百万级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方案,使决策效率提升60%。在企业运营层面,头部品牌通过全渠道数据互通实现库存周转率降低30%,会员复购率达85%以上。区块链溯源技术已覆盖80%的供应链环节,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全流程信息,这一创新推动高端有机奶粉市占率提升至45%,显著增强了行业透明度与消费信任。
3、规范化发展与市场拓展并进
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推进,2025年《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的实施,建立起从一星级到金牌级的月嫂服务分级体系。下沉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三四线城市保持20%以上的增速,预计到2028年全国将建成5万个村级母婴服务站,下沉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30%。同时,跨境合作项目如东盟“澜湄婴童护理走廊”的建设,以及可降解包装等绿色产品的普及,正在为行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推动中国母婴护理服务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母婴护理行业重点企业发展调研,2025-2031年中国母婴护理市场预测及发展建议,母婴护理行业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