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政策、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低空经济万亿蓝海领航,应急装备行业前景广阔[图]

内容概要: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正通过"低空+"模式实现多领域深度融合,其中"低空+应急"和"低空+消防"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智能装备的应用场景持续创新突破:无人机集群已实现灾情实时勘测、精准物资投送和智能指挥调度等全流程应用。我国已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的无人机应急响应体系,单次任务可调度500架无人机协同作业。目前,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上市企业:中航科工(02357.HK)、中直股份(600038.SH)、纵横股份(688070.SH)、莱斯信息(688631.SH)


相关企业: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德奥直升机有限公司、北京首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链、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发展现状、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市场格局、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一、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相关概述


低空应急救援装备是指利用低空空域(通常指地面至1000米高度)运行的飞行器及配套设备,针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事故灾难(如火灾、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场景,执行快速响应、人员搜救、物资投送、通信中继等任务的专用技术装备。其核心目标是突破地理限制,提升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可按多维度分类:从飞行器类型看,涵盖无人机、直升机及eVTOL;按功能模块划分,包含侦察预警类、救援执行类、通信保障类与医疗支持类;从应用阶段区分,则有事前预防类、事中处置类与事后重建类,各类型装备协同配合,为应急救援提供全流程、多场景保障。

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分类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链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产业链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上游涵盖钢材、铝合金、高分子材料等原材料供应,以及芯片、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为装备提供基础支撑;中游聚焦无人机、直升机、eVTOL等航空器制造,以及配套地面控制站、起降设施与维修服务,实现装备集成与生产;下游拓展至物流配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多元化应用场景,通过与政府、企业及终端用户深度对接,推动装备在实战中的规模化应用。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产业链图谱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发展背景


我国将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近年来密集出台顶层政策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以《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代表的国家级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三化"发展路径:通过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突破,推动新型航空装备在2027年前实现应急救援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并规划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低空经济产业生态。这一战略部署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将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例如,重庆、安徽、江西、湖北、江苏、广东、四川等地均出台了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或管理办法,从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产业集聚等方面进行规划,为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我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相关政策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在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4年作为"低空经济元年",标志着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成为最具潜力的细分赛道。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在政策支持持续加码、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多重利好下,低空经济将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据民航局预估,低空经济行业规模将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1.5万亿元,2035年将突破3.5万亿元大关,展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2023-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万亿元)


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正通过"低空+"模式实现多领域深度融合,其中"低空+应急"和"低空+消防"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智能装备的应用场景持续创新突破:无人机集群已实现灾情实时勘测、精准物资投送和智能指挥调度等全流程应用。我国已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的无人机应急响应体系,单次任务可调度500架无人机协同作业。据应急管理部试点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采用无人机群协同灭火后,救援效率提升达300%。2024年中国低空应急装备市场规模约87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近四分之一。根据《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规划,到2030年将建成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现代通用航空产业体系,形成覆盖"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三级无人机物流网络"和"低空作业网络"的新型基础设施,推动通用航空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最终培育出万亿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相关政策推动下,预计2025年,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市场规模将冲破千亿门槛。

2024-2030年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从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看,我国低空经济治理体系正加速完善。2024年1月,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该平台作为国家级监管中枢,实现了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管理三大核心功能——全国统一的登记备案系统、适飞空域信息可视化查询、飞行活动全流程线上审批,通过数字化手段显著提升了监管效率和飞行安全水平。在地方层面,江苏、广东等先行省份正积极推进省市级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协同的低空治理网络。


根据《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规划蓝图,到2027年将实现三大突破:一是航空应急救援和物流配送能力完成规模化部署,响应效率提升50%以上;二是城市空中交通(UAM)开启商业化运营,建成3-5个示范城市网络;三是培育20个以上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打造10个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形成涵盖整机制造、运营服务、数据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迈向高质量应用发展阶段。

2024年中国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相关项目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进步,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其中,大疆、亿航、中航无人机等头部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如飞控系统、自动驾驶)和全产业链布局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梯队的成都纵横、峰飞航空、科比特等企业聚焦垂直领域(如消防无人机、eVTOL急救),通过差异化产品争夺细分市场。第三梯队则以区域中小型企业为主,依赖地方采购和配套服务。行业整体呈现“头部引领、中小活跃”的竞争格局,随着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壁垒和资本运作持续扩大竞争优势,市场集中度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企业竞争格局


目前,行业企业布局呈现“东部集聚、中西拓展”的区域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形成无人机制造、航空救援服务等产业集群;中西部企业则结合地理优势,重点发展山地救援、森林防火等场景化装备。业务布局上,企业从单一装备供应向“装备+服务+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延伸,如搭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平台、提供灾情实时监测服务。同时,头部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通过技术输出与本地化合作,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标准与装备“走出去”。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企业按技术路线布局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未来,智能化、生态化、国际化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1、智能化


未来,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将深度融合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灾情智能分析、路径自主规划及装备协同作业,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与救援效能。同时,自主飞行能力增强及人机协同创新(如AR/VR辅助决策)将进一步优化救援流程,适应复杂多变的任务环境。目前,百度Apollo“救援大脑”系统已实现灾害态势的自主演化预测与装备集群的自主调度,为山地滑坡、城市内涝等复杂场景提供全域智能覆盖。


2、生态化


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正加速构建"四位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在纵向维度,通过深度整合"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条,推动模块化、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快速迭代;在横向维度,着力完善适航认证体系、数据交互协议等标准化建设,优化空域资源动态调配机制。行业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大规模应用新能源动力系统(如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占比已达35%)和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率超60%)。以腾讯智慧应急平台为例,其已实现全国23000余架异构飞行器的智能组网,依托日均10PB级的灾害数据处理能力,构建了覆盖灾情预警、资源调度、行动评估的全周期救援闭环,将应急响应效率提升400%。


3、国际化


中国低空应急救援产业正实施"技术标准双输出"战略:一方面,通过主导ISO、ICAO等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航认证体系(如CAAC无人机审定标准)成为全球通用规范;另一方面,采取"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模式,重点开拓东南亚洪涝灾害、非洲荒漠救援等特色场景市场。资本层面,吸引全球产业基金(如软银愿景基金)参与产业链投资;技术层面,在慕尼黑、新加坡设立联合研发中心。目前,大疆应急救援装备已服务全球56个国家,参与土耳其地震、亚马逊雨林火灾等300余次国际行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方案正成为国际低空救援的标杆,海外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79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年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年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年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十章,包括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相关概述、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运行环境(PEST)分析、全球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运营态势、世界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细分市场运行形势分析、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经营情况分析、我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细分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投资机会、低空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