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解读北京市重点“小巨人”申报条件,包括2000万元以上“三新一强”推进计划及资金分配规则,对比重点与普通“小巨人”政策差异,并分析政策对北京打造全球科创高地及全国产业链安全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新一强、北京经信局、中央财政
一、申报对象、要求与流程
聚焦高精尖产业,严控申报门槛。北京市2025年重点“小巨人”申报面向工信部认定的有效期内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求未上市且未获上一轮中央财政支持。企业需围绕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未来产业方向制定“三新一强”推进计划,投资总额超2000万元,实施期不超过三年。申报材料包括企业信息表、推进计划书及审计报告等20项佐证,需在4月30日前通过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填报并提交纸质材料。
分阶段审核与动态资金管理。市级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推荐至工信部,中央财政按每家企业三年600万元切块奖补,首期拨付50%,剩余资金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发放。推进计划原则上不可调整,确需变更的需经市经信局与财政局审批,未达标企业将收回资金或终止拨付。
二、重点与普通“小巨人”政策差异
更高资金支持与更严使用约束,重点“小巨人”可获中央财政三年600万元定向奖补,其中95%资金由企业自主用于“三新一强”建设,5%用于政府组织的管理诊断等赋能服务。相较普通“小巨人”,其申报门槛更高,需提交产业链协同合同、国际标准认证及合并财务报表社保证明,且投资总额和绩效目标需量化可考核。
更聚焦战略领域与绩效挂钩,政策要求企业围绕原创技术突破、高精尖产品转化及产业链强链补链制定计划,资金分配与绩效评价严格绑定。普通“小巨人”无中央财政直接奖补,资金使用灵活度更高,而重点“小巨人”需接受年度绩效评价,未完成目标则终止剩余资金拨付。
三、政策联动与战略价值
北京科创高地与产业链韧性双提升。该政策通过重点“小巨人”培育强化本地高精尖产业与未来产业布局,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助力北京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引导企业深度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提升京津冀高端制造集群竞争力,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全国产业链安全与示范效应,北京经验为全国专精特新政策提供“强链补链”样板,通过输出技术标准与协同创新模式,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抗风险能力。政策实施将加速破解“卡脖子”难题,支撑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区域创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智研咨询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服务是专为中小企业打造的,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技术示范企业申报、孵化、培育的一站式服务。智研咨询专精特新申报服务包含:行业地位证明、品牌实力证明、销售实力证明、技术领先证明、销量排名证明、市场占有率证明、市场份额证明、经济效益评估等。智研咨询凭借15年产业研究经验、自主研发数据库、质量领先保障、精密准确的研究方法、权威资质等领先优势,实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只为让您的企业更进一步!
智研,为您的申请保驾护航,让您高枕无忧,是您专精特新申报的不二选择。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专精特新栏目。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专精特新申报服务、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