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快评:2023年3月房地产数据点评:供应端推动市场复苏 城市间分化依然明显
2023 年3 月收官,百强房企销售拿地榜单、30 城商品房成交、300 城住宅用地成交等数据均已出炉。
啤酒专题:旺季即将来临 布局良机已至
2018 年以来啤酒二季度超额收益明显。在此前报告我们指出,啤酒销量与天气呈正相关。拟合月度气温和啤酒产量的数据发现,啤酒产量和气温变化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气温升高(降低)会明显拉动(抑制)啤酒消费。在股价表现上,啤酒板块也有明显的淡旺季区分。
国外研发出高红光子输出的纳米发光体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激光蒸发技术合成了高红光子输出的纳米发光材料,光子输出达到60%以上,具有节能、发光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生物和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结果发表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杂志上。
国外研发新型低通滤波器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提出一种基于泄漏同轴波导的新型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在通带区域具有最小的插入损耗,同时在阻带中实现了高衰减。不同于传统谐振滤波器,新型滤波器不存在寄生泄漏路径,阻带频率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或去除泄漏段可以获得特定的阻带衰减。该研究分析了中心同轴结构与泄漏孔之间的耦合。
国外成功演示用于深空探索任务的全尺寸旋转爆轰火箭发动机
近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进器开发工程师团队成功演示了NASA首台全尺寸旋转爆轰火箭发动机(RDRE),并验证了由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和工艺制成的发动机硬件可承受由爆炸产生的极端高温和高压环境。
国外新型稳定多孔材料可捕获并分离苯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研人员领导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稳定的多孔材料,可以捕获和分离苯。研究结果发表在《Chem》上。
国外合成兼具磁序和极性畸变的超导材料
日本大阪大学科研团队在由铕、金和铋组成的磁性半金属EuAuBi中,首次发现了同时具有磁序和极性结构畸变的超导性,并且发现了通过极低温物性测定和理论计算来实现特殊超导状态的可能性。
钠离子电池行业材料深度之二:储能高增长 聚阴离子化合物有望受益
电化学储能发展迅猛,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量达到249.5GWh,2021-2025年CAGR为80%。据中科海纳官网,相比锂电池,产业化的钠离子电池原材料具有成本优势,且在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上表现更为优异,我们预计在碳酸锂价格高位下钠离子电池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有望成为储能的重要补充。
国外发现储氢性能更好的金属氢化物超薄纳米片
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的科研人员合作创造了3-4纳米的金属氢化物超薄纳米片,可增加储氢能力。
国外发现一种酶可利用微量氢气产生电能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发现一种酶,可利用大气中的氢产生电能,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上。
国外开发出固态晶体生长技术
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需熔体加工即可生长单晶并同时控制其生长方向的新方法——固态晶体生长(SSCG)技术。
氢能行业跟踪报告之二:欧盟AFIR达成临时政治协议 关注氢气制备与压储环节
事件:据欧盟官网信息,3 月28 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代表就《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法规》(以下简称“AFIR”)达成临时政治协议,为替代燃料基础设施建设设定最低强制性目标:到2031 年,沿着TEN-T 核心交通网络,每200 公里至少部署一个加氢站(欧盟委员会2021 年7 月份提出议案为150 公里至少部署一个加氢站)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萤石和磷矿石供需有何共性?
萤石:主要成分是氟化钙,除应用于冶金、水泥、玻璃等传统行业外,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半导体、医疗等领域。萤石下游中氟化工占比高达52%,氢氟酸是萤石与氟化工产品的关键中间体,其主要用于制冷剂、氟化盐等氟化工领域,其中制冷剂占比达50%。
人工智能发展迈入新高地 迈瑞医疗积极布局“AI+医疗”
目前,AI技术在迈瑞医疗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产线中均有应用。作为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迈瑞医疗还牵手腾讯AI Lab共同研发了“全自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仪”(以下简称:阅片机),助力我国形态学检测发展,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国内机器人产业“硬件先行” 已有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从2014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机器人行业处于发展初期,预测未来机器人行业将呈现“硬件先行”的发展趋势。
亚洲经济体融合进程加快 中国仍是全球制造产业枢纽
2023年,在世界经济放缓和全球化遭遇碎片化风险的大背景下,亚洲经济体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5%,较2022年的4.2%有所提升,整体复苏步伐继续推进,区域生产、贸易、投资一体化和金融融合进程将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