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医保谈判砍掉8成虚高价格,能否进入医保目录,成为中成药品种能否存活的“生死符”[图]

    从医保谈判目录上来看,中成药的降幅是巨大的,远远高出西药的降幅。尽管中成药总体上存在总销售额锐减的趋势,但是对于所有中成药企业来说,能否进入医保目录,成为中成药品种能否存活的“生死符”

    2011年~2018年中成药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一直听闻中成药费用贵,但是中成药到底有多少暴利,是每家中成药企业的秘密。不过此轮医保谈判,很多中成药大降8成以上仍愿意进医保,可见这个行业有多少水分。

    2019年医保谈判落下帷幕,19个拟谈判的中成药中,共18个谈判成功,顺利进入国家医保。另外,2017年谈判成功的5个中成药在此轮续约谈判中也全部再次入围,使得2019年医保谈判取得成功的中成药品种数量达到23个,也让此次中药品种的谈判成功率达到了96%以上。

    2019医保谈判成功的中成药品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何中成药能挤出七八成水分?

    从医保谈判目录上来看,中成药的降幅是巨大的,远远高出西药的降幅。

    由上图可见,降幅在80%以上的中成药中,分别有于2011年上市的由成都百裕制药生产的银杏内酯注射液,降幅达到84.87%;于2010年上市的吉林万通药业的芪穹通络胶囊,降幅达81.30%;于2013年上市的上海凯宝的痰热清胶囊,降幅达80.45%;于2011年上市的天士力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降幅达80.27%。

    降幅在70%以上的中成药,分别有2002年上市的由吉林敖东延边药业生产的杜蛭丸,降幅达73.51%;2012年上市的由江苏康缘药业生产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萄胺注射液,降幅达70.35%。

    降幅在60%以内的中成药,分别有于2009年上市的由神威药业生产的芪黄通秘软胶囊,降幅达65.85%;于2010年上市的由江苏康缘药业生产的参乌益肾片,降幅达67.49%;于2009年上市的河北中唐药业生产的芪丹通络胶囊胶囊,降幅达60.00%;于2004年上市的由天津赛诺药业生产的注射用黄芪多糖,降幅达61.30%。

    如果说新进上市的中成药,由于临床研发成本还未摊薄,以及市场推广成本较高,进入医保谈判目录后可省去市场推广成本,具备大幅的降价空间。但2002年上市的由吉林敖东延边药业生产的杜蛭丸,也降了73.51%,这些年不知道医保白白支付了多少真金白银。

    不过,如果说中成药企业暴利,估计药企们自己也会喊冤,毕竟中成药的销售费用高企,是他们不得不承担的费用。

    比如,2018年年报中,单从销售费用占营收比排名来看,前50位的企业中,有25家为中药企业,包括龙津药业、大理药业等。其中,龙津药业2018年销售费用为2.43亿元,占比高达72.21%;其次为大理药业,2018年销售费用为2.71亿元,占比达67.48%。

    事实上,国家为了鼓励中医药发展,一般医院都有中药比,就是中成药和中药占医生所有开药量的百分比,据了解有的医院比值能达到70%。甚至达不到这个比值是要扣钱的,所以医生在看病时和西药搭配着多少会用点中成药。虽然中医西医都会开中成药,但中药方只有中医师才会开,西医们不懂望闻问切君臣佐使这套,也没背过中药学方剂学,但他们能看懂中成药的作用,因此西医开中成药的用药量就要比中医开的中药方量大很多。

    不过国家虽然有此规定,但是由于中成药品种种类众多,谁能在医院畅销,还要各凭本事。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品种就可以称为大品种,也有人将这一标准定在10亿元,据有关统计,我国有近万个中成药品种,但销售额过十亿元的大品种比较欠缺。

    如何让自己家的药品在近万个中成药品种中,成为医生的香饽饽,除了药效之外,恐怕很大一部分吸引力来自于药品提成。药闻社小编从一位医药代表出了解到,无论是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药企要给予医生的返点提成最高可达30%。

    这还只是单独给开药医生的提成,此外还有其他需要打通的环节,综合中药及中成药的各项销售成本,也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进医保也未必带来销量大增

    尽管中成药企业愿意以降价七八成的代价进入医保,但是是否能通过“以价换量”取得预期的销售额增长,恐怕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今年7月1日,国家医政医管局发布了通知,要求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出四点工作要求:制定省级和各医疗机构目录;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的临床应用;加强目录外药品的处方管理;加强药品临床使用监测和绩效考核。其中,第三点要求明确规定,除了中医类别的医师,其他医师需要经过中医药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并考核合格,才能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就是说,西医不能随便开具中成药处方了,需要在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辩证施治原则,才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制订此规则的背景是,70%的中成药是由西医所开具,临床上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象较为突出。有报道称,西医开出的中成药处方不合格使用率达到了40%。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三个月的处方里,中成药就占了38%,而且其中95%以上的中成药处方都是西医开的,囊括了医院所有科室,这还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

    为了规范临床中成药物的规范使用,避免西医对于中成药的滥用,制订此规则。但根据历来医改的原则,其最终目标应该包括减少中成药处方数,减少医保费用对于中成药的支出。如果不遵照此规定执行,导致的后果可能是超范围执业,如果造成不良后果,医方会被视为存在过错。

    医保目录或成中成药生死符

    尽管中成药总体上存在总销售额锐减的趋势,但是对于所有中成药企业来说,能否进入医保目录,成为中成药品种能否存活的生死符。

    对于中成药企业来说,这几年来,医保目录中中成药用药范围、以及辅助用药目录的限制,中成药的使用比例不断降低,再加上医管局对于西医开中成药的限制,使得中成药的使用比例更加降低。

    据悉,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对辅助用药、中药注射液等展开重点监控,并明确提出限用、停用。

    当前国家医保局,在药品的准入条件和使用管理方面,对只有安全性无显著有效性的“神药”坚定予以限制,确立价值导向的医保用药需求,“补缺、选优、支持创新、鼓励竞争”。

    不过,限制神药的发展,并不代表不鼓励中成药的发展。2016年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政策例会上表示,目标到2020年中医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2017年6月12日,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积极鼓励培养中药大品种和中药国际化。

    此外,据了解全国共有548个大品种入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7版)》,而目前我国中药品种批准文号有近六万个,大品种数量约占百分之一。

    国家医保部门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限制中成药的使用,另一方面又出台政策支持中药大品种的发展,而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里的少量中成药品种,或将成为中成药大品种的集中营,并逐步占领虽然已经萎缩但仍然巨大的中成药市场。

    从医保生死符的角度来看,此次中药品种谈判成功率如此之高,说明中药进医保的意愿极为强烈,也反映了国内制药行业的一些变化或特征。中药创新药的开发节奏在近些年明显放缓,市场供给侧的增量很小。自2016年以来,加快审评审批速度的国家药监局一共批准了大约130个新药,但是中药仅有4个。因此从上述表格中也可以看到,谈判成功(不包括续约谈判)的18个中药中,近70%(12个)是2010年之前批准上市的,所以此次中药类品种医保谈判,主要还是解决了老品种进医保的问题。 

本文采编:CY231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