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量、市场需求及企业格局分析[图]

    2020年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35.7%,市场预期46%,前值50%,受疫情影响2月景气度大幅下滑,但2019年11月-2020年1月PMI连续3个月重回荣枯线以上,显示宏观景气向上的趋势。具体看2020年1月制造业PMI,最终录得50%,符合市场预期,较2019年12月低0.2个百分点,符合春节扰动规律。近期新冠肺炎虽然爆发,但尚未对指数产生较大影响,总体来看1月份延续了2019年四季度的经济回稳态势。生产季节性下降,需求继续抬升。2020年1月生产指数下降1.9个百分点至51.3%,是1月份PMI的主要拖累项,新订单指数创去年4月份以来新高,指向需求稳定增长,新出口订单与进口指数双双滑落,分别下降1.6和0.9个百分点至48.7%和49.0%,亦符合春节扰动的正常规律。具体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持续扩张,高耗能行业继续收缩,制造业产业结构仍在优化之中。大型、中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下降但维持在临界值之上,小型企业回升1.4个百分点但处于收缩区间。小型企业已经持续一年多位于收缩区间,且疫情冲击下可能压力更大。

2020年1月制造业PMI延续回稳态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供需态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013.80台,同比增长15.30%,连续3个月单月产量增速为正(2019年10月和11月分别为1.70%和4.30%),2019年1-12月累计产量186943.40台,同比减少6.10%,2019年以来依然维持负增长状态,但累计增速降幅收窄。10-12月产量绝对值逐步增加,10-12月三个月单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保持在相当水平,数据来看,2019年Q4单月产量增速呈现加速趋势,行业回暖迹象进一步凸显。

    从日本工业机器人数据来看,2019Q1-Q4总出货台数分别为43089台(同比-24.15%)、42541台(同比-25.10%)、46161台(同比-10.60%)、43911台(同比-12.10%)。其中2019Q1-Q4对中国的销售额分别为360.22亿日元(同比-34.25%)、476.60亿日元(同比-26.00%)、542.99亿日元(同比-2.18%)、464.22亿日元(同比-9.69%),单季度来看降幅收窄明显。

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日本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出口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下游来看,不同细分行业发生积极变化,汽车行业逐步探底,5G等新技术的变化驱动3C产业开启新一轮换机周期和设备需求,一般工业的设备成熟达到“机器换人”的性价比要求。

    从销量角度来看,国内乘用车(用内燃机)累计增速在2018年进入负增长状态并持续至今,2019年1-12月累计增速为-9.75%,降幅趋势逐步企稳。同时,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累计增速在2018年年初达到低点后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1-12月出货量累计增速为-4.7%,2019年以来增速有明显回升。

    从投资角度来看,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亦从2018年进入连续下降区间,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则从2019年以来进入上升区间,主要是由于5G等新技术的发展带动行业的景气度上行。综合来看,预计在汽车行业逐步探底,5G发展推动3C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的趋势下,行业的资本开支及自动化需求会逐步加大。

国内乘用车及智能手机销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汽车及电子装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手机产量12月份同比转正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测2018年至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有望维持在14%以上的增速,到2021年出货量将达到56.89万台。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为整机市场规模的3倍,以均价19万元/台测算,到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整机与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4324亿元。若按照中国工业机器人占比35%计算,到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年复合增速达到14%,市场空间巨大。

全球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需求分析

-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万台)
29.4
38.1
38.4
43.8
49.9
56.9
全球整机制造市场规模(亿元)
559.2
723.1
729.6
831.7
948.2
1080.9
全球系统集成市场规模(亿元)
1677.5
2169.1
2188.8
2495.2
2844.6
3242.8
全球合计市场规模(亿元)
2236.7
2892.2
2918.4
3327
3792.8
4323.7
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市场测算(亿元)
782.8
1012.3
1021.4
1164.4
1327.5
1513.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高端核心零部件一度严重依赖进口,工业机器人主要市场被外企占据。三大零部件是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成本占比最大的环节:控制器、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三者分别占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的12%、22%、32%。

零件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产机器人自主化率不断提升,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促进行业发展。从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到系统集成整条产业链,外资仍然占有优势地位,国产企业以系统集成为基础,向核心零部件及本体领域延伸发力。

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企业

产业链
分领域
国外公司
国内公司
核心零部件
控制系统
发那科、库卡、ABB、安川电机、爱普生、科控、贝加莱等
固高科技、埃斯顿、埃夫特等
减速器
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住友等
绿的谐波、南通振康、双环传动、秦川机床等
伺服系统
安川、松下、三菱、西门子、台达等
汇川技术、埃斯顿、新时达等
整机制造
ABB、安川电机、发那科、库卡、那智、川崎、现代、柯马等
埃夫特、新松机器人、埃斯顿、广州数控、拓斯达、华中数控、钱江机器人、伯朗特等
系统集成
库卡、柯马、ABB、FFT等
埃夫特、新时达、广州明珞、华昌达、哈工智能、瑞松智能、埃斯顿、拓斯达、三丰智能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核心零部件是制约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来看,国产机器人的自主化率不断提升,整机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头部企业已经取得较大突破。

    减速器领域,外资企业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国产减速器企业在轻负载的谐波减速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其中苏州绿的谐波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国产突破,已经达到成熟稳定状态,而在重负载的RV减速器领域依然面临较大挑战。伺服系统领域,国产化率逐步提升,汇川技术、埃斯顿为国产龙头。控制器领域,国产控制器采用的硬件平台与国外品牌差距不大,差距体现在底层软件架构和核心控制算法,国内包括固高科技。

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

公司
减速器
伺服系统
伺服电机
控制系统
新松机器人
外购
外购
国产化替代中
国产化替代中
埃斯顿
外购
自产
自产
收购TRIO,国产化替中
拓斯达
外购
外购/自产
外购
外购
新时达
外购
自产
外购
少量自产
埃夫特
外购,小批量自产
外购/自产
外购
自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53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及供需形势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及供需形势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及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工业机器人行业投资风险预警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