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对肉类、蛋奶等产品需求的扩大,中国畜牧业总体发展良好,2019年上半年受国家经济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部分畜牧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如下图所示。
2019年上半年中国畜牧业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通过回收禽畜养殖排放的垃圾,能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利用方法主要包括退耕还林、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生产有机肥料、再生饲料等。养殖废物总量巨大,包括多种类型,可概括为:
养殖垃圾主要类别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生物法与物化法结合的处理模式是目前国内外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的主要技术,许多新型工艺被应用到了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中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工艺虽然处理效果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能耗大、费用高、工艺复杂、造成二次污染等。对比来看,光生物反应生态处理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具经济和环保价值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具体的同类技术对比情况见下表:
国内外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技术对比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尤其是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的水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物是水污染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畜禽养殖污染物的防治工程,制订了一系列的行业相关政策,主要法规政策如下:
养殖废弃物处置行业主要法规政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养殖垃圾处理市场格局预测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据农业部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畜禽粪便年产量约为41.21亿吨,其中畜禽直接排泄量19.7亿吨,养殖过程污水排放产量21.51亿吨。
2010-2018年中国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亿吨)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中国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结构(按形态)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0-2018年畜禽养殖污染物细分总量(亿吨)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畜禽养殖污染物细分量结构(按养殖来源)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的养殖企业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养殖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关系到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我国农村能源应用以煤炭为主,利用沼气可以为农村提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沼气利用废能,可保护农村环境。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我国土壤特性恶化,养殖垃圾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资源,可以改善土壤问题,实现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
我国畜禽污染治理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较于国外发展较慢,产业链仍不够完善,无大型专业企业,人才较为匮乏。产业链不完善和人才缺乏制约了我国畜禽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发展情况如下:
养殖垃圾处理行业主要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上半年养殖垃圾处理行业主要企业总营收(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公报、智研咨询整理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养殖污染依然形势严峻,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养殖污染浓度高、成分复杂,治理技术工艺研发起步较晚,缺少数据经验;第二,养殖业市场波动大,养殖户盈利情况不稳定,在环保投入上的意愿和支付能力都较差;第三,因为养殖户缺乏专业的环保知识技术和不愿承担长期的高昂的运营成本,导致很多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后根本没有运行,自然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上述二三个问题,部分龙头企业研发出了“自给付费”型合同环境服务模式,该模式探索了对养殖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并长期服务的业务模式,以合同的形式约定服务范围和期限,由公司提供从污染治理方案设计、实施到建成后的长期托管运营全流程的专业化服务,确保达到环境治理效果,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资源化技术和产业整合,达到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的运营成本趋于自平衡的新模式,并产业化以形成区域性的长效机制。
相比传统的“方案设计——工程建设——交付业主”这样简单的环保工程污染治理模式,公司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自给付费”型合同环境服务模式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用以承担部分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费用,具有传统污染治理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