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稳定剂是抑制或减缓由光氧化作用引起的高分子材料发生降解的助剂。主要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化学纤维、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及其他特殊材料。光稳定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四类:1)自由基捕获剂:能够有效捕获和清除获高分子材料由于光老化而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从而减少了高聚物中的活性自由基,主要是受阻胺类(HALS)光稳定剂;2)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且具有耐光稳定性高的有机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按化学结构分为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三嗪类和水杨酸酯类;3)淬灭剂;4)光屏蔽剂。
光稳定剂主要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光稳定剂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光稳定剂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光稳定剂消费量约6.57万吨;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西欧、美国和中国,这三个地区的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以上。从消费增速来看,欧美地区的消费增速维持在2-3%,中国和印度是光稳定剂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和6%。
2018年全球光稳定剂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全球光稳定剂需求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光稳定剂消费占比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从消费增速来看,欧美地区的消费增速较为稳定,保持在2-3%;中国和印度是光稳定剂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和6%。
全球光稳定剂主要地区消费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跨国巨头主导抗氧化剂全球市场。巴斯夫、Addivant(现名SI)、松原集团等海外化工巨头进入行业时间早,凭借技术、规模上的优势以及与国际大型高分子材料制造商长期合作关系,在全球抗氧化剂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巴斯夫占据全球光稳定剂最大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国内石化行业、合成树脂以及塑料加工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光稳定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我国炼化一体化项目快速发展,2020年前我国累积将新增炼油能力1.09亿吨,2020年后累计新增炼油能力2.37亿吨,千万吨级以上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大都配套有乙烯装置,对应下游产品以聚乙烯、聚丙烯为主,这将带助剂行业的需求。
近两年,乙烷裂解制乙烯和丙烷脱氢制取丙烯项目纷纷上马,国内煤制烯烃项目也将逐步投产,这都会将带动高分子助剂行业的需求。预计2021年之前,我国将新增聚乙烯产能1167万吨,聚丙烯产能1535万吨,根据测算,这将带动光稳定剂新增需求1.35万吨。
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增量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光稳定剂的添加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于受阻胺类产品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是宿迁联盛和振兴化工;而在紫外线吸收剂领域,帝盛集团光稳定剂产品种类丰富,生产的品种有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等,在产能规模和品种数量上占领先地位。
中国光稳定剂产能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光稳定剂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光稳定剂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光稳定剂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2025-2031年中国光稳定剂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建议,2025-2031年中国光稳定剂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