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的机械部件,有着“工业关节”之称。根据运动元件摩擦形式的不同,轴承可大致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这两种。而调心球轴承则是滚动轴承的细分产品。调心球轴承具有自动调心性能,能够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这种特性使得调心球轴承在轴受力弯曲或倾斜时仍能正常工作,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支承座孔不能严格保证同轴度的部件中。此外,调心球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这使得它在重载和冲击负荷的工况下表现出色。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与新兴产业的崛起,叠加下游需求的不断释放,中国调心球轴承市场发展迅速。据统计,2024年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52.24亿元。未来,在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和高端装备制造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下,调心球轴承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相关上市企业:万向钱潮(000559)、五洲新春(603667)、新强联(300850)、中信特钢(000708)、河钢股份(000709)、中钢国际(000928)、华菱钢铁(000932)、铜陵有色(000630)、江西铜业(600362)、长安汽车(000625)等。
相关企业:人本股份有限公司、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慈兴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环驰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调心球轴承、市场规模、轴承、产量、钢材、汽车、进口量、出口量、进口金额、出口金额
一、调心球轴承行业概述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分类方式众多,按承载方向或公称接触角不同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按产品结构和运动方式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按能否调心分为调心轴承和非调心轴承(刚性轴承);按滚动体的列数分为单列轴承、双列轴承、多列轴承;按部件能否分离分为可分离轴承和不可分离轴承;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微型轴承、小型轴承、中小型轴承和大型轴承。
调心球轴承是二条滚道的内圈和滚道为球面的外圈之间,装配有圆球状滚珠的轴承。其特点是外圈滚道呈球面形,具有自动调心性,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但其内、外圈相对倾斜度不得超过3度。调心球轴承有圆柱孔调心球轴承和圆锥孔调心球轴承两种结构,其中,圆柱孔调心球轴承由轴承外圈、双排滚珠和轴承内圈组成。外圈滚道采用球面形设计,内圈滚道设有两个圆弧凹槽,形成双列滚动体结构以实现自动调心功能。圆锥孔调心球轴承具有圆柱孔调心球轴承的特色(但内孔为圆锥孔(惯例锥度1:12))。圆锥孔调心球轴承装置在锥形轴上可微调轴承的游隙。
二、调心球轴承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1950-1970年的萌芽期、1980-1990年的初步发展期、2000-2010年的快速发展期以及2010年至今的转型升级期。1951年,中国在苏联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哈尔滨轴承厂(HRB)、瓦房店轴承厂(ZWZ)等第一批轴承企业,开始生产调心球轴承。技术落后,产品精度和寿命较低,主要用于农业机械和简单工业设备。1980年代,中国从日本(NSK、NTN)、瑞典(SKF)、德国(FAG)等企业引进先进轴承制造技术,提升调心球轴承的精度和寿命。进入21世纪,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涌现出人本集团(C&U)、万向钱潮、天马轴承(TMB)等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加剧。2010年以来,部分企业(如瓦轴、LYC、人本)开始研发高精度、长寿命调心球轴承,应用于风电、高铁、精密机床等领域。
三、调心球轴承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调心球轴承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供应,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铜材、合成树脂等。产业链中游为调心球轴承的生产制造。在下游,调心球轴承凭借其承载力高、抗冲击力强、旋转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设备、矿山开采、精密仪表、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在汽车制造领域,调心球轴承主要用于变速箱、传动轴、轮毂单元等关键部件的支撑与旋转;在钢铁冶金行业,调心球轴承被广泛应用于轧机、连铸机、高炉设备等重型机械的传动系统;在通用机械设备中,调心球轴承是各类泵体、压缩机、减速机等设备的核心支承元件;在矿山开采领域,调心球轴承被用于破碎机、球磨机、输送设备等大型机械的承载部位;在精密仪表制造中,调心球轴承为精密测量仪器和光学设备提供高精度旋转支撑;在风力发电领域,调心球轴承则是风机主轴、偏航系统和变桨系统的重要功能部件,保障机组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作为调心球轴承的核心材料,钢材凭借其优异的高硬度和耐磨特性,为轴承产品提供了关键的高负荷承载能力和长寿命保障。中国钢材行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不仅确立了全球最大钢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领先地位,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生产的持续复苏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钢材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推动我国钢材产量实现平稳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的10.46亿吨增长至14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25%。2025年1-5月,中国钢材产量为6.06亿吨,同比增长5.2%。未来,在钢材产量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下,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汽车行业是调心球轴承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政策等,地方层面也开展了灵活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对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强。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汽车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市场的庞大需求为汽车产量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2025年1-5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未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汽车用调心球轴承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四、调心球轴承行业发展现状
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的机械部件,有着“工业关节”之称。根据运动元件摩擦形式的不同,轴承可大致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这两种。而调心球轴承则是滚动轴承的细分产品。调心球轴承具有自动调心性能,能够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这种特性使得调心球轴承在轴受力弯曲或倾斜时仍能正常工作,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支承座孔不能严格保证同轴度的部件中。此外,调心球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这使得它在重载和冲击负荷的工况下表现出色。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与新兴产业的崛起,叠加下游需求的不断释放,中国调心球轴承市场发展迅速。据统计,2024年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52.24亿元。未来,在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和高端装备制造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下,调心球轴承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中国作为滚动轴承技术的发源地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建立起全球领先的轴承产业体系。早在1916年,我国就在上海、瓦房店、哈尔滨、洛阳等地建立了首批轴承制造基地,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民营轴承企业的快速崛起,中国轴承行业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式发展,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并畅销全球市场。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调心球滚珠轴承以出口为主。2024年中国调心球滚珠轴承进口量为1230.6万套;进口金额为1.98亿元,出口量为3252.04万套;出口金额为4.71亿元。2025年1-5月,中国调心球滚珠轴承进口量为488.27万套;进口金额为0.83亿元,进口量为1297.84万套;进口金额为1.66亿元。
五、调心球轴承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调心球轴承行业呈现明显的梯队化特征,其中第一梯队由国际轴承巨头主导,包括瑞典SKF、德国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日本NSK、Koyo、NTN、Minebea、NACHI以及美国铁姆肯(TIMKEN)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第二梯队则主要由国内领先轴承企业构成,如人本股份、洛阳轴承、哈轴集团、万向钱潮、瓦轴集团、五洲新春、慈兴集团、环驰轴承、新强联等具备一定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的本土厂商;此外还存在大量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构成第三梯队,这些企业在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开展差异化竞争。这种多层次的竞争格局既体现了行业的高度集中性,也反映出不同企业在技术积累、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1、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创业50多年来,专门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及制造,并为汽车零部件模块化提供系统化、协同化的解决方案。专业生产万向节、传动轴、等速驱动轴、轮毂单元、轴承、制动器、汽车电子、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燃油箱及后处理系统等零部件及总成。万向节及轮毂单元产品居全球领先;传动轴、等速驱动轴、轴承等产品居国内领先。为奔驰、宝马、丰田、大众、通用、福特、一汽、上汽、广汽、中国重汽等重点用户长期稳定供货。据统计,2024年万向钱潮机械制造营业收入为104.9亿元,同比增长3.13%。
2、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耕精密制造技术二十多年,为国内少数涵盖精密锻造、制管、冷成形、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的轴承、精密零部件全产业链企业。基于轴承和精密零部件产业链,公司在核心技术关联的基础上,实现产品多元化,从传统行业精密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风电滚子、具身智能机器人执行器核心零部件方面转型,逐步进入了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硬件建设的新赛道。公司主要产品为轴承、精密机械零部件、汽车安全系统和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以及近年新切入的丝杠产品。数据显示,2024年五洲新春轴承行业营业收入为17.92亿元,同比增长0.17%。
六、调心球轴承行业发展趋势
1、高精度化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精密机床等下游领域对轴承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调心球轴承的高精度化成为必然趋势。现代工业对轴承的旋转精度、游隙控制及动态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企业优化设计工艺、提升加工设备水平,并采用更精密的检测技术。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高精度调心球轴承能有效降低振动噪声,提升传动效率。未来,国内调心球轴承企业需加强材料科学、热处理工艺及超精加工技术的研发,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品牌在精度指标上的差距,以适应高端市场的需求。
2、高可靠化
在风电、轨道交通、重型机械等严苛工况下,调心球轴承的可靠性和长寿命至关重要。行业正通过优化材料配方、改进密封结构及润滑技术来提升轴承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环境适应性。例如,采用特殊合金钢和先进表面处理技术可显著延长轴承在高速、重载或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同时,基于失效分析的可靠性设计方法逐步普及,推动轴承产品从“满足标准”向“零缺陷”目标迈进。未来,随着国产轴承在可靠性测试与验证体系上的完善,其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3、高智能化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推进正促使调心球轴承向智能化方向演进。通过集成传感器、嵌入监测系统,智能轴承可实时采集振动、温度、载荷等运行数据,实现故障预警与健康管理。例如,在风力发电机组中,智能调心球轴承能帮助运维人员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此外,数字化设计仿真和智能产线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轴承的制造效率与一致性。未来,随着5G、AI技术与轴承产品的深度融合,智能化将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推动轴承从传统机械部件向智能终端转变。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调心球轴承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布局状况研究,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调心球轴承行业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