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智慧医院行业外部驱动力、服务功能开通情况及市场展望分析[图]

    智慧医院包含三个层面,一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比如电子病历系统建设,2010年开始在医院大规模推广;二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比如解决患者就医时“三长一短”(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问题;三是面向医院管理者的智慧管理,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智慧医院定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智慧医院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一、智慧医院外部驱动力

    1.经济发展

    根据十二五期间的规划,2020年卫生总费用要达到GDP总量的6.5%-7%。若以占GDP比重的6.8%估算,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2018-2020年GDP增速预计的6.4%来计算,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将超过6.5万亿元。医院精细化管理带来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非公医疗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差异化、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2.社会现状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近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已有明显提升。但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慢性病高发的管理不善等现状的出现,现代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着社会环境带来了的巨大挑战,急需寻求创新模式,以解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衡、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分级诊疗、医联体及智慧化手段可提高接诊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医养结合医院是解决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3.技术进步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医院智慧化建设方面应用愈加频繁,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和实效,以求最大化地实现医院的效能。

    二、医院智慧服务功能开通情况

    智慧医院建设实际上就是医院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的过程。其建设路径和思路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是一致的,可分为信息化、在线化、智能化三个层级,分别对应智慧医院建设的三个层面。

    智慧管理本质上是新一代信息化,主要是医疗供应链、成本控制等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是医院在HIS/CIS/CDR等业务系统、临床系统的基础上,叠加医院管理工具,是面向医院内控的新一代信息化升级,强调标准化和流程化作业,保障医院日常工作的高效率运行。

    智慧服务的核心是医疗业务在线化,将面向患者的就医流程、以及医疗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预约挂号、在线支付、报告查询等是常见的在线化功能。

    智慧医疗的核心是诊疗场景智能化,主要是CDSS、A辅助诊断、A分诊、临床质量评价等场景的落地应用,旨在提升医生临床诊疗效率和水平,同时也是保证科室临床诊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智慧医院行业图谱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年是智慧医院的起点。2011年首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标志着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为后续的院内业务和数据交互、院内外互联、智能化应用落地打下了基础。至此之后,政策开始在不同层面发力,循序渐进的推进智慧医院进程。

智慧医院相关政策梳理

时间
颁布政策
颁布机构
主要内容
2011.11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
客观、科学评价各医疗机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状态、应用水平,有效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发展医院信息系
2015.03
《全国医疗卫生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
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
2015.0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
2017.0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到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届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2018.0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挥体系
2018.08
《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到2020年,三级医院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区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要达到4级以上,即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
2019.03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卫健委
建立适合国情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19年近60%的医院开通了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涵盖预约挂号、结果查询、费用支付轻问诊、药品送递、患者随访、慢病管理等。

2018-2019年医院智慧服务开通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19年医院智慧服务功能开通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智慧医院整体发展阶段来看,在线化、智能化升级基本同步。以2018年发布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为重要标志,政策从分级评价标准和具体建设进展要求两方面,直接推动医院智能化升级。

医院进行相关信息化认证或评级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级以上要求具备智能決策功能,同时对临床诊疗路径、合理用药、临床管理和科硏数据挖掘提岀了具体要求,极大的促进了医疗大数据、A在临床的应用落地。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结果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智慧医院未来市场发展展望

    1.信息化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底层基础

    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各层级医院基本完成了HS、LS、PACS、EMR等基础系统的搭建,当前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有两大趋势。

    1)加强各系统互联互通,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将持续进行。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自2012年就开始启动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从智慧医院建设角度出发,互联互通也是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建设的底层基础。2)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即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促进物联网、大数据、A等技术在后勤管理、医疗供应链管理、手术室管理等领域渗透,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

    2.智慧服务的本质是在线化,包含业务在线化和医疗服务在线化

    业务在线化是指预约挂号、费用支付、转诊等就医流程均能通过线上解决。比如,患者通过医院自建App或者其他挂号入口提前预约挂号,甚至是分时段预约,将候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费用支付无需去窗口排队;医联体间业务系统、临床系统实现对接,转诊流程在系统内操作,且患者电子病历信息互通,无需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等。

    医疗服务在线化是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业务。远程医疗实际上是将原本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者需要上级医院专家下基层才能够解决的医疗服务,用在线化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解决。互联网医院业务使医院触角得以延伸,能够在“院墙外”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允许有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在掌握患者初次就诊信息的情况下,在线开展部分慢性病、常见病的复诊、处方服务。

    3.智能化是实现智慧医疗的核心

    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大数据、A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以A医学影像和医疗大数据为代表的诊疗智能化应用开始在智慧医院建设中大展身手。基于对高质量临床级医学影像和电子病历文本数据的清洗、处理,以及对临床诊疗路径和医学指南的学习,A医学影像和医疗大数据相关产品陆续在影像阅片、CDSS、病历质控、科硏等领域

    当前阶段,智慧医疗已深入人心,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均已经在使用或者尝试部署智能化应用。智慧医疗建设需要把握两点。1)数据治理。当前医疗数据质量较低,数据准确率较低,且几乎全部的电子病历数据均为非结构化数据。智能化应用模型训练需要高质量的结构化数据,因此数据治理是智慧医疗的基础。2)医学理解。医学本身属于高知识壁垒行业,开发智能化应用模型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底层医学逻辑,比如症状与疾病诊断的对应关系,疾病交叉症状辨别等,都需要资深临床医生参与模型训练。

本文采编:CY353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